低空技术与工程

搜索文档
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育见·新专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4 06:20
低空经济行业概述 - 低空经济定义为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航空器为载体,通过载人、载货等多场景飞行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 [8] - 核心产品包括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飞行器,以及低空智联网、能源配套系统等基础设施 [9] - 应用场景从传统农业植保、环境监测、电力巡检拓展至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交通、旅游观光等新兴领域 [9] - 行业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10]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 [7] - 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7] -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7]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设置 - 教育部2025年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首批6所高校开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 [7][11] - 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下的交叉工程类,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1] - 专业特色体现在应用场景更新(城市空中交通等民生领域)、知识体系更新(融合飞行器设计、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培养目标更新(侧重实践型人才) [12] - 北航实践学分占比近30%,学时超40%,采用"课堂学习+项目实践"工学交替模式 [12][13] 人才培养模式 - 采用跨学院办学模式,例如北航由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联合无人系统研究院、飞行学院等共同建设 [13][14] - 北邮依托未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联合办学 [14] - 北理工聚焦低空飞行器设计研发和低空交通空管领域 [14] - 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例如北航与中国商飞等企业共建实践平台 [13][14] 就业与发展前景 - 毕业生可进入四类领域:研发端(无人机/eVTOL企业)、运营端(物流/电力巡检平台)、监管端(民航局/空管局)、创新端(科研院所/科技企业) [15] - 深造路径包括报考飞行器设计、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等传统学科,或低空技术新兴学科 [16] - 鼓励"沿途下蛋"模式,支持学生在学期间创业推动技术产业化 [16] - 适合具有数理基础、工程实践热情、跨学科思维和服务国家战略使命感的学生报考 [17]
专业上“新”了丨低空技术与工程:蓄势起飞的“未来科技显眼包”
搜狐财经· 2025-06-11 22:38
专业新增背景 - 2025年高考结束后家长和考生关注志愿填报与专业选择 教育部今年新增29种高校招生专业 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工智能加入成为趋势 [1] - 系列报道《专业上"新"了》聚焦新专业特点及带来的新赛道机遇 首个介绍专业为低空技术与工程 [1] 专业定位与特点 - 低空技术与工程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专业 定位为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科技领域 被称为"六边形战士+未来科技显眼包"组合体 [4] - 该专业是教育部通过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绿色通道"设立 具有显著未来潜力 [10] 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 - 2025年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课程涵盖低空飞行器设计 控制技术 通感遥智能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 移动机器人开发 低空交通管理等 [6] - 多领域交叉知识体系 应用场景广泛 提供大量实践机会 助力学生接触科技前沿 [8] 就业前景 - 毕业生可进入航空航天系统从事飞行器研发 设计 测试及维护工作 [10] - 智慧城市空中交通调度 物流 农业 环境等领域将涌现新职业机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