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租房新规落地“满月” 住房租赁市场有了哪些新变化?
央视网· 2025-10-16 16:57
政策实施与市场反应 - 《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正式施行,落地一个月后正逐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生积极变化,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1] - 条例的出台实施大幅提升了租房客户的安全感,客户普遍注重条例在门店的落实情况 [3] - 市场普遍认为条例针对隔断房、虚假房源、房屋设施陈旧及环境不达标等长期问题提出了治理要求,帮助各地有效解决乱象 [9] 租赁服务优化与创新 - 各地住房租赁服务持续优化,实现线上线下都能办、房东租客都能办、企业机构批量办、合同网签自动办 [5] - 针对租赁合同备案不够便捷的问题,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推出“承租人单方备案”和“企业批量备案”等创新功能 [5] - 针对押金难退的租赁纠纷重灾区,条例要求合同必须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为租户筑牢权益防护网 [7] 企业服务规范化 - 条例将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作为核心目标之一,通过政策工具引导行业升级 [10] - 条例施行后,各地租赁企业及中介服务进一步规范化,服务内容愈发细致周到,如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主动向租户说明收费明细 [10] - 条例明确了房地产中介在从业人员管理、房源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职责,使日常服务有章可循,中介门店将条例主要内容张贴在醒目位置 [12] 监管强化与机制建设 - 条例实施满月以来,相关监管变得更加有力,各地陆续出台具体政策,推动市场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15] - 西安强化数据端与资金端的双重监管,多家租赁企业进驻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租户可在平台上查验房源和企业资质并完成合同网签备案 [15] - 北京拟将个人转租10套(间)住房及以上纳入行业监管,青岛全面规范房源信息发布并实行房源核验码制度,济南逐步建立租金监管与监测功能以转向事前风险预防 [17]
住房租赁新规“满月”,租客“痛点”缓解了吗?
新华网财经· 2025-10-16 09:22
市场规范与租客权益保障 - 条例要求租赁合同必须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以解决押金难退这一租赁纠纷重灾区[1] - 条例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促使不合规房源清退[4] - 新规对租赁房源质量及信息发布做出明确要求,房源真实性显著提升,合规房源占比提高[6] 行业竞争格局与企业行为变化 - 条例划定了行业红线并指明高品质发展赛道,推动企业提升服务品质,如郑州城发安居有限公司对公寓舒适度和安全性进行全面升级[8] - 新规要求发布房源前必须核验权属信息并取得房源核验码,确保房源真实可靠,防止虚假低价房源信息扰乱市场[9] - 通过企业登记备案和信用评价等制度将各类经营主体纳入监管,促使不规范主体出清,为市场化专业化租赁企业创造优势[9] 监管措施与市场配套发展 - 各地推出配套政策,如北京拟将个人转租10套(间)住房及以上纳入监管,青岛实行房源核验码制度[11] - 租赁服务持续优化,如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推出承租人单方备案和企业批量备案等功能,今年9月备案量达8.4万件,环比增长16.8%,同比增长45%[11] - 部分城市逐步建立租金监管与监测功能,从事后纠纷处理转向事前风险预防,防止不合理收费和卷款跑路等情况发生[11]
财经聚焦丨条例施行“满月” 住房租赁行业有哪些新变化?
新华社· 2025-10-14 22:21
行业监管与规范化 - 条例精准发力,要求租赁合同必须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为租户筑牢权益防护网 [2] - 条例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推动违规隔断房、群租房大量清退 [4] - 各地推出配套政策,如北京拟将个人转租10套(间)住房及以上纳入监管,青岛实行房源核验码制度,确保房源真实可靠 [7][8] 市场秩序与竞争格局 - 新规通过企业登记备案、信用评价等制度将各类经营主体纳入监管,促使不规范的经营主体逐步出清 [7] - 市场竞争更有序,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诚信经营者赢得市场 [7] - 过去靠发布虚假、低价房源信息扰乱市场的不规范出租方,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7] 服务质量与产品升级 - 行业提升服务品质,如郑州城发安居有限公司对照新规对公寓舒适度和安全性进行全面升级,采用绿色无醛墙板、低能耗品牌家电 [5][6] - 中介服务更加规范,经纪人挂牌上岗,服务项目明码标价,发布房源前必须核验权属信息并实地查看 [7] - 在监管督促下,房源真实性显著提升,合规房源占比提高 [4] 租赁服务与效率提升 - 租赁服务持续优化,如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推出承租人单方备案、企业批量备案等创新功能,实现线上线下都能办 [8] - 租赁合同网签备案量显著提升,今年9月备案8.4万件,环比增长16.8%,同比增长45% [8] - 济南市正逐步建立租金监管与监测功能,从事后纠纷处理转向事前风险预防 [8]
条例施行“满月” 住房租赁行业有哪些新变化?
新华社· 2025-10-14 21:28
市场规范与租客权益保障 - 条例精准发力租赁纠纷“重灾区”,要求合同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为租户筑牢权益“防护网” [2] - 新规重拳出击整治市场乱象,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2][3] - 新规清晰界定租赁双方权利义务,监管督促下违规隔断房、群租房大量清退,房源真实性显著提升,合规房源占比提高 [4] 行业竞争格局与企业行为变化 - 条例推动行业提升服务品质,划定了“红线”并指明高品质发展“赛道”,促使企业对公寓舒适度和安全性进行全面升级 [5] - 新规有助于营造规范、公平的行业环境,通过企业登记备案、信用评价等制度将各类经营主体纳入监管,不规范的经营主体逐步出清 [5][6] - 新规促使租赁企业和中介服务更加规范,过去靠发布虚假、低价房源信息扰乱市场的不规范出租方生存空间被压缩,诚信经营者赢得市场 [6] 监管措施与市场配套发展 - 各地推出配套政策,如北京拟将个人转租10套(间)住房及以上纳入监管,青岛全面规范房源信息发布并实行房源核验码制度 [7] - 租赁服务持续优化,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推出创新功能,全市住房租赁合同备案量显著提升,今年9月备案8.4万件,环比增长16.8%,同比增长45% [7] - 租金安全受到重视,济南市正逐步建立租金监管与监测功能,从事后纠纷处理转向事前风险预防 [7]
财经聚焦丨条例施行“满月”,住房租赁行业有哪些新变化?
新华网· 2025-10-14 19:26
市场规范与秩序改善 - 条例精准发力押金管理痛点,要求合同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为租户筑牢权益防护网 [2] - 新规重拳出击整治市场乱象,明确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4] - 新规清晰界定租赁双方权利义务,减少争议并使纠纷处理有法可依,房源真实性显著提升,合规房源占比提高 [5] - 租赁合同网签备案量显著提升,以成都市为例,今年9月备案8.4万件,环比增长16.8%,同比增长45% [10]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 条例推动行业提升服务品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为优质企业指明高品质发展赛道 [6][7] - 新规有助于营造规范公平的行业环境,通过企业登记备案、信用评价等制度将各类主体纳入监管,不规范的经营主体逐步出清 [9] - 市场竞争更趋有序,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诚信经营者赢得市场,优质房源获青睐 [9] 监管措施与服务升级 - 各地推出配套政策,如北京拟将个人转租10套(间)住房及以上纳入监管,青岛实行房源核验码制度全面规范信息发布 [10] - 租赁服务持续优化,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推出承租人单方备案、企业批量备案等创新功能,提升办理便捷性 [10] - 监管从事后纠纷处理转向事前风险预防,济南市正逐步建立租金监管与监测功能,防止不合理收费和卷款跑路等情况 [10]
国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新规将施行 让租房不再是麻烦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21:34
新规发布与实施 - 国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住房租赁条例》于近日发布,并将于9月15日起施行 [2] - 条例旨在针对性治理租房市场的各种乱象,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供支撑 [2][7] 市场现状与问题 - 中国城镇租房人口超过2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达40%以上 [4] - 市场面临问题包括: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租赁双方合法权益保障不充分;供给主体以个人为主,专业化机构主体发展不足;经纪机构在房源信息发布、费用收取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监督管理仍需强化 [5][6] 新规对出租住房的规范 - 针对“串串房”,条例明确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8] - 针对“隔断房”,条例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8] - 针对虚假房源,条例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的房源信息须真实、准确、完整,违者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9] 新规对租赁环节的规范 - 在租赁前阶段,条例细化了押金规定,要求合同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禁止无正当理由扣减 [11] - 在租赁后阶段,条例明确出租人需经承租人同意或依法可进入出租房屋,强化了承租人对租赁空间的控制权 [11] - 条例也规范租客行为,禁止损坏消防设施、改动承重结构、私拉乱接管线等,以保障房东权益 [12] 市场监管与行业影响 - 监管部门将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信息,通过管理服务平台开展服务 [14] - 新规加强全流程监管,短期内可能使部分依赖“隔断房”、“资金池”的中小租赁企业因合规成本上升而退出市场,房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15] - 长期看,将推动租金透明化、提升居住安全感,促进租赁市场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发展,激励市场主体投资住房租赁,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存量运营转型 [15]
《住房租赁条例》传递多重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7-24 01:18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观点 - 《住房租赁条例》共7章50条,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是住房租赁领域的里程碑文件 [1] - 条例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规范市场行为,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1] - 条例剑指存量时代,加力盘活存量市场,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1][2] - 条例重拳整治住房租赁乱象,构建系统性监管框架,提高违法成本 [2][3] 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住房租赁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一环,需求真实且连续,没有非理性行为 [1] - 条例规范市场行为,有利于市场化、专业化租赁企业健康发展 [1] - 健全住房租赁法治保障体系,为"租购同权"铺路 [1] 盘活存量市场 - 房地产供求关系进入存量时代,部分城市出现结构性供大于求 [1] - 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用于租赁,监管"二房东"行为 [2] - 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 [2] - 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整合政策资源、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的企业或成主导者 [2] - 举措有助于拓宽REITs产品资产来源,推动"市场化+政策性"双轮驱动住房供给体系 [2] 整治住房租赁乱象 - 禁止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要求人均居住面积符合市级政府标准 [3] - 强化租住双方权益保障,约束出租人擅自进入房间、暴力驱赶租客等行为 [3] - 针对租赁企业及中介机构不规范行为,设立"资金监管账户",虚假房源发布者最高罚10万元 [3] - 举措有利于清理"灰色供给房"、强化经纪机构责任边界、推动行业向"机构化、平台化"转型 [3] 条例总体影响 - 推动"租购并举"住房体系,吸引资本规范参与,保障租户合法权益 [3] - 标志住房租赁市场迈入制度化、法治化发展轨道,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国务院出台条例 住房租赁市场迎来发展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13:25
住房租赁市场现状 - 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规模接近4000万人,占比接近50% [1] - 住房租赁已成为当前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意义 - 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为市场提供明确制度框架 [1] - 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堪称住房制度改革重要里程碑 [1] 权益保护规范 - 禁止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划定安全底线 [2] - 规范出租和承租行为,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2] - 承租人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改变住房用途或拆改结构 [2] - 体现权利义务对等性,推动租赁关系稳定 [3] 租金监测机制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 [4] - 提高市场透明度,便于政府掌握动态并稳定租金 [4] - 为遏制哄抬租金、引导市场预期提供制度保障 [4] - 有望重塑"数据驱动"的租赁治理新格局 [5] 租赁企业规范 - 企业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房源信息,需提供完整真实信息 [6][7] - 将遏制虚假房源、哄抬租金、租金贷乱象等问题 [7] - 全国TOP30租赁企业累计开业房源135.9万间,机构化率仍较低 [7] 房源供给政策 - 鼓励居民家庭自有房源出租,支持企业盘活老旧厂房等资产用于租赁 [8] - 政府将通过规划、土地、财政等方式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 [8] - "非居改租"面临改造成本高、消防报批难等问题,配套政策需完善 [8] - 未来供给将形成"政府保障+市场主体"双轨制,机构化运营成趋势 [8]
事关住房租赁 两部门七问七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1 19:58
法规出台背景与总体思路 -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有效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 [1] - 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旨在规范和引导住房租赁市场,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供支撑 [2] - 总体思路聚焦市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增强制度针对性,明确行政管理定位,并坚持规范与引导并重 [3][4] 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 - 用于出租的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规定和强制性标准,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标准 [5] - 出租人和承租人需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且合同应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5] - 合同需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解除合同需通知承租人并留出合理腾退时间,不得采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腾退 [5][6] 住房租赁企业规范与引导 - 国家将完善政策措施以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 [6] - 住房租赁企业需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并向房产管理部门报送开业信息 [7] - 企业需确保房源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建立住房租赁档案,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按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 [7] - 自然人转租住房若经营规模达到规定标准,将适用住房租赁企业的相关规定 [6] 住房租赁经纪机构规范 - 住房租赁经纪机构需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并将从业人员名单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8] - 发布房源信息前需核对并记录委托人身份及住房权属信息,实地查看房源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对收费服务项目明码标价 [8] - 经纪机构需遵守关于住房租赁企业在信息报送、信息公示、房源发布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8] 市场监督管理强化措施 -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住房租赁合同及经纪服务合同的示范文本 [8] -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需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8] - 房产管理部门需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开展管理与服务,并与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10] - 住房租赁相关行业组织需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10] 法规实施保障工作 - 将加大宣传解读力度,确保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准确理解并严格执行《条例》 [10] -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将及时出台配套规定,细化制度措施以增强可操作性 [10] - 将加强统筹协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地方政府统筹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以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