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中介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中介公司近期频现上市动作
金融时报· 2025-06-04 15:24
保险中介上市热潮 - 2024年成为保险中介上市大年,已有12家机构传出IPO消息,其中6家成功上市,包括元保保险经纪和小雨伞保险经纪母公司手回集团分别在纳斯达克和港交所挂牌 [1] - 行业打破长期沉寂,自2007年泛华保险上市后,2020年起慧择、天睿祥、水滴等相继上市,2023年车车科技借壳SPAC登陆纳斯达克,2024年有家保险、致保科技等4家成功上市 [1] - 剩余5家机构处于IPO等待期,包括拟赴美上市的恒光保险、i云保及向港交所提交申请的轻松健康集团等 [2] 上市核心动因 - 资本退出压力是主因之一,2015年前后成立的保险科技企业面临风投5-7年回收期,当前进入退出窗口,需通过上市兑现对赌协议 [2] - 行业盈利模式单一,收入过度依赖销售佣金,企业希望通过上市融资突破瓶颈,提升品牌价值并布局市场战略 [2]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已上市企业需突破传统佣金模式,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服务价值以应对市场洗牌 [3] - 未上市机构需在严格监管下提升实力并解决盈利问题,才能通过审核 [3]
手回集团较招股价跌近三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07:11
上市进程与股价表现 - 手回集团历经三次递表、两次折戟后于5月30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并完成IPO,发行2435.84万股新股,发售价8.08港元/股(发行区间上限),募资总额1.97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破发,开盘价7.50港元/股(较发行价跌7%),收盘报6.61港元/股(跌幅18.19%),市值15亿港元,随后两个交易日继续下跌至5.71港元/股(较发行价累计跌近30%),总市值缩水至13亿港元 [2] 业务结构与市场份额 - 旗下拥有三大平台:"小雨伞"(C端直销,2024年收入占比21.3%)、"咔嚓保"(代理人分销,收入占比15.9%)、"牛保100"(B端合作,收入占比62.8%),B端渠道贡献超六成收入 [3][4] - 2023年在中国线上长期人身险市场份额达7.3%,位列行业第二 [3] - 收入结构单一,99%以上依赖保险交易佣金,技术服务收入不足1% [6] 财务数据与行业影响 - 营收波动显著:2022年8.06亿元→2023年16.34亿元(同比+102.7%)→2024年13.87亿元(同比-15.1%) [5] - 净利润由2022年盈利1.31亿元转为2023年亏损3.56亿元、2024年亏损1.3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4.92亿元 [5] - "报行合一"政策导致长期寿险首年佣金率从2022年34.6%降至2024年21.5%,长期寿险收入占比从50%降至33.8%,短期险种占比提升至22.2%但佣金率更低 [5] 募资用途与对赌压力 - 募资约60%用于优化销售网络与研发,其余补充流动性及并购,但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6.6%降至2024年3.7% [7] - A轮至C轮投资者协议包含撤资权条款,若未在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递表后18个月内上市,需按本金+利息或150%本金等条件回购股份,2024年末现金储备仅1.13亿元 [7] 公司治理与行业挑战 - 2020年管理层内讧事件曝光治理风险,创始人徐瀚控诉CEO光耀"篡权"后离职创立竞品,光耀现持股29.68% [8] - 子公司曾因返利、违规销售等被罚,2020年小雨伞保险被罚12万元,2023年创信保险销售被罚5万元 [8] - 面临蚂蚁保、腾讯微保等流量巨头挤压,以及保险公司"去中介化"趋势 [9]
手回IPO,天崩开局
搜狐财经· 2025-05-31 00:07
IPO表现 - 公司以8.08港元开盘但首日大跌18%收于6.61港元破发率在2025年港股新股中排名第四 [1][2] - 全天最高价为7.5港元最低价6.61港元振幅达11.01%成交总额1.54亿港元换手率9.42% [2] - 发行市值18亿港元较C轮融资估值12亿元仍有四成增值但首日后市值缩水至15亿港元 [5][9]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人身险中介机构2023年市场份额7.3%首年保费排名第二 [3] - 旗下拥有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三大平台业务模式为连接保险公司与客户不承担承保风险 [3] - 2023年长期人身险市场龙头份额45.5%为公司规模的6倍 [3] 财务数据 - 营收从2022年8.1亿元增至2024年13.9亿元但净利润由盈转亏主因金融工具账面价值变动亏损 [3] - 经调整净利润2022-2024年分别为7500万元、2.53亿元、2.42亿元呈增长趋势 [4] - 毛利率从2022年34.8%波动至2024年38.1% [4] 股东结构 - 前三大股东为Little Blue Light(29.68%)、歌斐资产(14.06%)和北京雨澄(13.05%) [6] - 歌斐资产通过C轮7600万元投资持股13.08%经重组后上市前持股14.06% [7] - 早期投资者信天创投以437.64万元获13%股权当时公司估值不足1亿元 [6] 融资背景 - IPO前累计融资超1.42亿元资方包括红杉、经纬等对赌条款要求2025年9月末前上市 [4] - C轮投后估值12亿元IPO发行市值较之溢价40%但首日破发后收益率缩水至约20%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