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行业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突发!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原董事长终身禁业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13:46
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 华夏人寿因多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包括报送虚假报告、客户信息不真实、产品宣传材料不合规、虚假列支费用、违规虚增偿付能力、违规运用资金造成重大损失等[3] - 23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共计232万元,12人被撤销任职资格,8人被禁止进入保险业1年至终身不等,其中前董事长李飞和董秘彭晓东被终身禁入[3] - 华夏人寿作为"明天系"旗下公司于2020年被托管,2023年其保险业务由新成立的瑞众人寿整体受让[3] - 华夏久盈资管多名责任人员此前已被处罚266万元,5人被终身禁入保险业[4] - 同属"明天系"的天安财险和天安人寿已于今年6月被吊销业务许可证[5] 大地财险被处罚 - 大地财险因未按规定使用保险条款费率、给予投保人额外利益、财务业务数据不准确、客户信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罚款473万元,江西分公司被罚20万元[7][8] - 18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共计115万元[8] - 公司表示问题源于2022-2023年3月期间的检查发现,已进行整改且处罚未造成重大影响[9] 国元农业保险被处罚 - 国元保险因报送数据不准确、未按规定使用保险条款费率、未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等问题被罚款340万元[9][10] - 9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共计54万元[10]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安徽省首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注册资本23.14亿元[10]
华安财险连续12季评C级,长期盈利临考,一季度罚超100万,董事长缺位六年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49
行业背景 - 财险行业进入新周期,市场关注点从增速转向基础稳定性 [2] - 监管趋严,偿付能力等评估指标细化,行业分化加剧 [2] - 头部机构凭借资本、科技与平台优势巩固护城河,中小险企面临结构优化与资源配置挑战 [2] 华安财险财务表现 -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12个季度处于C类(2022Q1至2024Q4),主要问题为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 [4] - 2024年营业收入164.66亿元,同比下降7.4%(2023年177.76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51.45亿元,已赚保费158.35亿元,均呈收缩态势 [5][7] - 投资收益4.81亿元,同比增长102.3%(2023年2.38亿元),联营与合营企业贡献5300万元 [8][7] - 净利润1.05亿元,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11.72亿元),主要因营业支出压缩至163.4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减少4.92亿元,业务及管理费减少7.54亿元 [8][9] 合规与内控问题 - 2025Q1累计罚款超100万元,广东分公司因未备案保险费率被罚23.59万元 [11][12] - 下属机构番禺支公司、花都支公司等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被罚30万元、25万元等 [13][14] - 2024年累计罚款超200万元,总公司因数据不真实、违规使用未备案条款费率被罚100万元 [15][16] - 宁波、河南等分支机构因虚构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问题被罚 [17] 管理层与治理挑战 - 董事长职位空缺六年,影响战略推进与治理协调 [18] - 2024年原总裁童清离任,高管频繁变动,副总裁从五人减至一人 [21][24] - 战略方向包括聚焦主业、区域深耕、数字化风控,但治理波动影响执行连贯性 [24] - 2025Q1提出增资扩股、完善治理等目标,但长期治理体系仍需系统性重构 [24][25]
吊销业务许可证!2家险企+35人被罚!
券商中国· 2025-06-14 14:55
公司处罚情况 - 天安财险和天安人寿因公司治理不真实、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被金融监管总局吊销业务许可证 [2][4][6] - 天安财险16名责任人被处罚,包括警告并罚款253万元、撤销任职资格及禁业处罚,其中4人被终身禁业,4人被禁业10年,2人被禁业5年 [7] - 天安人寿19名责任人被处罚,包括警告并罚款99万元及禁业处罚,其中3人被终身禁业,1人被禁业10年,1人被禁业5年,4人被禁业3年 [8] 违法违规行为 - 天安财险存在公司治理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未经许可履职、违规通过信托/存款/理财/股权基金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提供虚假报告等问题 [4] - 天安人寿存在公司治理报告不真实、董事尽职报告不实、薪酬管理报告不实、高管无资格履职、违规担保及贷款、通过关联交易向实际控制人输送利益等问题 [4] 风险化解进展 - 天安财险保险业务由申能财险受让,申能财险2024年5月开业,注册资本100亿元,股东包括申能投资管理、上海国际集团等8家单位 [9] - 天安人寿保单负债及资产由中汇人寿承接,中汇人寿2023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332亿元,中央汇金公司和保险保障基金分别持股80%和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