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结构调整

搜索文档
健康险市场持续回暖 离万亿元保费目标还有多远
金融时报· 2025-06-05 10:26
健康险市场回暖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健康险保费收入达3782亿元 同比增长4.85% 显著高于保险业整体不足1%的增速 [1] - 专业健康险公司表现更强劲 五家公司合计保险业务收入386.45亿元 同比增速超过12% [1] - 涵盖院外购药保障的医疗险产品咨询量占比超6成 客户咨询量从日均3-5人增至10余人 [1] 健康险公司业绩表现 - 五家健康险公司2025年一季度合计净利润31.17亿元 同比增长103.86% 实现翻番 [2] - 人保健康保险业务收入280.69亿元(同比+14.4%) 净利润24.3亿元(同比+134.56%) 领跑行业 [2] - 平安健康险保费收入62.56亿元(同比+6.11%) 但净利润5.82亿元(同比-12.21%) [2] - 复星联合健康和瑞华保险均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瑞华保险保费收入2.79亿元(同比-23.98%) [2] 增长驱动因素 - 需求端:居民健康风险意识提升 低利率环境下保障型产品更受青睐 [3] - 供给端:保险公司为应对利差损风险 加大健康险业务布局 [3] - 政策支持:医保局推动数字赋能商业保险 加速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 [3] 行业发展瓶颈 - 健康险保费收入连续三年未破万亿(2022年8653亿/2023年9035亿/2024年9774亿) 距2025年2万亿目标差距显著 [3]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 医疗体系协同不足 控费机制不健全 数据基础薄弱等短板 [3] 产品结构变化 - 医疗险2018-2023年保费从1866亿增至4337亿 年均复合增长率18.37% 占比从34%提升至48% [6] - 2024年医疗险增速逾10% 超过健康险整体8.2%增速 占比约44% 首次超越重疾险成为第一大险种 [6] - 头部公司医疗险占比突出:人保健康医疗险保费占比55.3% 平安健康险前五大产品均为医疗险 [6] 行业转型方向 - 需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优化产品定价 [7] - 加强医疗服务机构合作 实现"医疗+保险"深度融合 [7] - 提升服务网络和品质建设 解决客户感知度低 使用率不足问题 [7] 市场机遇 - 医保支付DRG/DIP改革深化 凸显高价值医疗需求与供给矛盾 为中高端医疗险创造发展空间 [5] -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 基本医保未覆盖的高端医疗需求为商业健康险提供增量市场 [4]
拓宽健康险发展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5-16 06:21
惠民保发展现状 - 上海"沪惠保"首日参保人数突破400万人次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惠民保项目 [1] - 2024年前三季度健康险保费收入8225.18亿元 同比增长8.56% [2] - 惠民保发展模式经受住时间检验逐步成型 传统商业健康保险保持平稳发展 [2] 健康保险行业机遇 - 2011-2023年卫生总费用增速平均高出GDP增速2.5个百分点 2023年占比达7.2% [1] - 政府卫生支出与基本医保支出难以同步增长 为健康险创造发展空间 [1] - 国家政策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1] 产品结构调整方向 - 百万医疗险向次标体市场拓展 高端医疗险强化健康管理融合 [2] - 重疾险面临渠道困境和寿险产品替代挑战 发展受限 [2] - 医疗保险将走向大众普惠与高端化并行的双轨发展模式 [2] 行业挑战与建议 - 慢病管理存在产品吸引力不足 客户触达效率低 产业融合不足等问题 [3] - 建议放宽承保限制 促进医疗与保险数据共享 推动多方产业融合 [3] - 商业健康险存在产品同质化 医疗协同不足 科技应用滞后等短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