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

搜索文档
好看又好用!新时代家庭保险配置指南助您“心安为家”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51
2025年9月19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在京正式发布,为新时期中国家庭科学配置保险提供指南。据介绍,本次白皮书由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 限公司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益普索(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研究,中国保险 学会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有关专家全程给予学术指导。发布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组专 家,与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多家行业机构的专家及企业代表 近400人共同参会。 在宏观环境与利率变动等新形势下,受传统观念与社会快速变化的双重影响,许多家庭难以清晰识别、 表述自身日益增长且不断分化的保障需求。随着行业转型深入,保险保障愈发被视为以家庭风险的核心 管理工具。本次发布的白皮书紧扣当前民众需求的变化与趋势,通过对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和民众认知的 深入剖析,精准定位现阶段家庭保障需求,致力于为消费者厘清保障目标,为保险业转型提供思路,为 保险市场供需匹配提供助力,让白皮书成为一本真正"好用"的家庭风险保障指南。 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在会上表示,时值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谨以此白皮书致敬每一个为美好生活而 ...
众安在线20250918
2025-09-18 22:41
众安在线 20250918 摘要 众安在线 2024 年国内财产险市场排名第八,是增速最快的新兴财险公 司,未来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灵敏反应推出新产品,尤其是在健 康险和宠物险领域发力,以实现业务增长。 2025 年上半年,众安在线综合成本率改善至 95.6%,接近国内领先水 平,公司有信心维持这一水平,并在保持高于行业保费增速的同时,夯 实承保利润。 中安银行自 2020 年开业以来,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数字银行,2025 年 上半年实现盈利 1 亿元,计划推出更多财富管理产品,全年有望实现盈 利目标。 众安在线 2025 年上半年健康险业务在众民保的带动下保费增速达 35%,全年综合成本率预计与上半年持平,盈利水平稳健,全年健康险 预计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2025 年上半年,众安在线自营渠道保费占比达 22%,未来计划提升至 30%,通过多种渠道直接销售产品,并利用 AI 技术提高用户留存率。 Q&A 众安在线在未来一年的战略重点是什么?公司主要考核哪些指标? 众安在线的战略重点包括两个主要板块:境内的互联网财险业务和香港的数字 银行业务。尽管在国内互联网财险领域拥有 20%至 25%的市场份额,但相对 ...
全产业链淘金!险企抢滩布局健康管理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9-18 21:13
大健康领域无疑是保险行业转型的一大"风口",各大险企纷纷布局。9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 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进军健康管理产业的保险公司并非人保健康一家。头部险企早已在"保险+健 康管理"赛道深耕,一场围绕健康服务生态构建的行业竞争正全面铺开。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加速,行业竞争正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保险保障+健康评估+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较量。不过,数据 共享与隐私保护平衡、成本与效益匹配等难题,仍为险企的"健康淘金路"设下考验。 健康管理子公司落子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金融监管总局曾表示,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通过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 发展、促进疾病康复,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提升健康水平,丰富健康保险业务内涵,促进健康服务资源的合理使用,优化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将支持保险行业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更好融合发展的同时,积极研究拓宽可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保险产品范围的可行性和路 径。而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无疑是保险 ...
赔付“快跑”之下 保险业转型要抓关键
金融时报· 2025-09-17 10:00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74万亿元,同比增长 5.04%,赔付支出1.35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与此同时,从2021年至2024年间的行业赔付数据来看, 除2022年外,其他3年赔付支出增幅均大幅超过保费收入增幅。由此可见,这种"保费稳增、赔付快 跑"的态势,已成为保险业发展轨迹中不容忽视的显著特征,既体现出行业功能的不断深化,也暗藏着 转型期的潜在挑战。 从负债端看,一是保险业在快速扩张阶段推出了大量长期保单,如年金险、重疾险等保险产品,随 着保单周期推进与被保险人年龄增长,逐步进入集中给付阶段,带动赔付规模攀升。二是人身险公司主 动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推出健康险产品,如城市商业医疗保险对赔付率有明确要求,导致赔付规模增 加。从外部因素方面看,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导致医疗检出率提高、医疗费用上升,重疾险、医 疗险等产品理赔增加。同时,近两年自然灾害频次与损失较此前增加,进一步加大财产险公司的赔付压 力。 从行业价值维度来看,赔付增速的领先实则是保险业回归保险保障本质的直观体现。保险的核心功 能在于风险转移与损失补偿,赔付金额的增加意味着当消费者面临疾病、意 ...
AI机器人半年调用量达4.5亿次,外滩大会:科技正重塑保险生态
扬子晚报网· 2025-09-11 23:31
AI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应用现状 - AI技术正加速从技术探索迈向产业落地 金融行业成为AI技术应用主战场[2] - AI驱动深远的行业结构性变革 商业价值核心体现在通过AI直接交付业务成果[2] - 保险行业作为AI应用高潜领域 正在经历全流程智能化重塑[2] 众安保险AI技术应用成果 - 自主研发AI中台"众有灵犀"覆盖保险业务全流程需求[5] - AI中台上活跃机器约110个 上半年累计调用量达4.5亿次[5] - 健康险理赔端AI覆盖七大关键场景 智能识别通过率提升至90%[5] - 最快15秒完成结案 车险理赔全流程数字化闭环较传统模式时效缩短近40%[5] 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体验 - 宠物险融合NFC技术提升服务便捷性 提供宠物数字身份证[5] - 车险推出"一键视频理赔"平台 实现远程视频一站式理赔服务[5] - 最快25分钟完成赔付 实现"秒接秒赔秒到账"极致化体验[5] - 保险业创新赛点迈向"体验制胜" 关注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创新[3][6] 行业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 AI全面融入承保、理赔、营销、客户服务等核心环节[2] -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构建宠物及主人数字身份资产[5] - 技术创新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并显著优化客户体验[2] - 保险服务在保持确定性的同时更具个性化和想象力[2]
非银金融债指南针系列之三:财险行业评分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西部证券· 2025-09-10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财产保险行业业务经营和监管政策梳理,搭建评分模型对截至2025年9月3日有存量次级债的11家财险公司风险排序,为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推荐风险收益比高的债券标的;通过多维指标分析财险行业信用风险,为投资提供帮助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险公司业务经营现状 - 财险与人身险在保障对象、保额确定等七大维度有差异,信用分析框架不同 [15][16] - 保险业务关注原保险保费收入规模及增长率、保费收入结构等,行业保费收入占比维持30%左右,增速放缓,险种多元化程度高可分散风险;赔付率衡量赔付风险,需甄别过低情况;渠道多元化及控制力分析与人身险类似 [17][21][23] - 投资业务资产占比低于人身险但仍处较高区间,财务投资收益率下降,综合投资收益率上升;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随保费增长,投资结构上债券投资占比增、银行存款占比降 [24][27] 财险公司财务层面关注要点 - 综合成本率不能准确衡量人身险盈利水平,财险用其衡量承保端盈利能力;流动性监管指标、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关注要点和人身险类似 [31] 财险行业监管要点与合规处罚情况 - 监管政策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涉及车险转型、农业保险发展等;互联网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等也有相关政策 [30][35][36] - 监管评级关注风险综合评级和《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中的监管评级 [38] - 财险公司受处罚次数高于其他险企,行政处罚以罚款为主,大型机构罚单金额普遍更高 [39][43] 财产保险行业信用分析核心指标与模型构建 - 从公司治理、经营实力、财务表现和风险管理四大维度构建信用分析评分模型,选取有代表性核心指标作为评分标准 [50] - 公司治理方面,财险公司股东背景以央国企为主,通过相关指标判断治理结构稳定性和股东信用风险 [52][53] - 经营层面,头部效应明显,保险业务收入和总资产规模相关性强,市场集中度高,业务分散程度和赔付率、投资业务风险分化较大 [55][58][62] - 财务层面,英大财险整体盈利能力相对更强,通过相关指标衡量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 [67] - 风险管理方面,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安全垫厚,多数样本险企风险评级在A级以上,合规管控良好 [69][72] - 调整项方面,中国财险、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信用风险指标良好,平安产险风险管理水平占优 [75] - 采用最小 - 最大归一化方法打分,样本公司3年期中债估值收益率和信用得分负相关性强,验证评分结果 [77][78] 保险公司主体投资价值判断 - 根据打分结果将保险公司分为低风险主体和高性价比主体,分别对应打分70分以上和50 - 70分区间 [5][79] - 70分以上主体包括中国财险、太保产险和英大财险,风险低,适合追求稳定收益、寻求底仓配置资产的投资者 [5][82] - 50 - 70分主体阳光财险位于趋势线偏上方,风险相对可控,适合对绝对收益有要求且负债端稳定的投资者 [5][90]
86家财险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榜出炉!
证券日报· 2025-09-05 20:31
行业整体表现 - 86家财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527.18亿元 [1] - 剔除2家新成立公司后,84家财险公司净利润同比上涨32.2% [1] - 78家公司实现盈利,合计盈利529.05亿元;8家公司亏损,合计亏损1.87亿元 [1] 头部公司盈利情况 - 人保财险以243.76亿元净利润位居行业第一 [4][5] - 平安财险以103.66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二 [4][5] - 太保财险(57.33亿元)、国寿财险(24.28亿元)、英大财险(10.53亿元)和大地财险(10.13亿元)净利润均超10亿元 [4][5] 盈利驱动因素 - 车险承保端成本优化导致综合成本率下降 [10] - 大灾赔付数额减少及投资端改善 [10] - 净利润前十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约为94%,且均低于100% [10][11] 综合成本率表现 - 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均为94% [11] - 英大财险综合成本率79%为最低,鼎和财险84%次之 [11] - 太保财险、众安在线和太平财险综合成本率均为96% [11]
友邦保险集团管理层详解下阶段投资与策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6: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4%至28.38亿美元 [1] - 18个市场中有13个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 [1]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57.7% [1]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中国内地被定位为最重要市场且潜力巨大 [1] - 自2019年以来新增9个地区 目前共在14个地区运营 [2] - 计划每年新增1-2个省级机构以扩大市场覆盖 [2] - 2022年投资120.33亿元人民币入股中邮保险成为第二大股东 [2] - 2024年6月参与中邮保险增资 使其注册资本达326.43亿元跃居寿险行业第四 [2] - 获得监管部门批复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3] 产品与投资策略 - 负债端将长期储蓄业务重心转向分红型及多元化产品 [4] - 推动长期储蓄 健康险 重疾险 税优保险均衡发展 [4] - 资产端秉持"耐心资本"理念坚持长期价值投资 [4] - 强调资产配置与负债端高度联动 [4] - 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可实现保险公司 客户 资本市场三赢 [4] 渠道发展战略 - 坚持差异化银保合作模式 选择理念契合的银行深度合作 [5] - 专注深耕高收入及高净值客群市场 [5] - 利用专业服务能力帮助银行实现差异化竞争 [5] - "报行合一"政策使银保市场更规范健康 与公司布局战略吻合 [6] - 看重银行渠道的高端客户资源基础与未来发展潜力 [6]
承保盈利改善 多元业务齐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03 08:50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市险企财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6078.99亿元,承保利润232.27亿元 [1] - 人保财险保费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平安产险保费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太保产险保费1127.60亿元同比增长0.9% [1] - 行业综合成本率持续优化,人保财险整体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创十年新低,平安产险95.2%同比优化2.6%,太保产险96.3%同比下降0.8% [7] 车险业务 - 人保财险车险收入1502.76亿元同比增长3.5%,平安产险1086.11亿元同比增长3.6%,太保产险536.06亿元同比增长2.8% [4] - 家用车险占比持续提升,人保财险家用车险占比73.4%同比增1%,太保产险家用车险占比同比提升1.4% [4] - 车险成本控制显效,人保财险车险综合费用率21.1%同比下降4.1%,综合成本率94.2%同比下降2.2%;平安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太保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8% [4] 新能源车险 - 平安产险承保新能源车575万辆同比增长49.3%,新能源车险保费217亿元同比增长46.2%且实现承保盈利 [4] - 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105.96亿元占车险比例19.8%,实现承保盈利 [5] - 新能源车家用车综合成本率相对理想,商用车综合成本率超100%,但整体已进入盈利空间 [5] 非车险业务 - 非车险业务快速增长,人保财险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309.75亿元同比增长25.1% [6] - 平安产险健康险保费123.62亿元同比增长22.5%,意外险保费72.42亿元同比增长25.6% [6]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第四季度落地,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改善盈利状况 [6] 业务结构优化 - 财险公司持续加强渠道专业化建设,提高新车业务获取能力 [4] - 通过线上化、精准化风控管理有效控制赔付成本 [4] - 加速布局非车险业务改善业务结构,行业盈利水平预计进一步改善 [7]
中报含金量高 中国太保管理层:高质量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9:45
核心财务表现 -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0%,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同比增长3.5% [1] - 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0%,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内含价值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管理资产规模达3772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 [1] 寿险业务发展 - 寿险业务坚持价值主线,新业务价值和价值率持续提升,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高 [2] - 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达10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占比进一步提升 [12] - 个险队伍规模企稳,核心人力产能提升,银保渠道价值贡献稳步增长 [2] 产险业务表现 - 产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同比增长0.9%,承保利润35.50亿元,同比增长30.9% [12] - 车险保费收入536.06亿元,同比增长2.8%,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12] - 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19.8%,家用车险综合成本率理想,商用车险超100% [12][13] 投资管理策略 - 权益资产配置坚持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优化投资组合结构 [14] - 固定收益资产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延展久期,布局ABS、REITs等创新型资产 [14] - 推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黄金投资等新业务试点,提升资金运营综合效能 [14] 人工智能应用 - AI坐席覆盖近一半客户服务总量,健康险理赔自动化率达16%,责任认定准确率99% [7] - 健康险个险平均赔付时效缩短至两分钟,车险风控工具累计检出风险金额超千万 [6][7] - 大模型调用量快速增长,AI助力额外减损超1亿元,推动降本增效 [6] 康养战略升级 - "大健康"升级为"大康养",强化健康保险与养老金融协同发展 [8] - 聚焦机构养老、居家照护、线上医疗及线下医院,推动服务由"全"向"专"升级 [8] - 围绕"防-诊-疗-复-养"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场景化运营增加客户触点 [8] 可持续发展举措 - 深化资负联动机制,长期投资收益率持续覆盖负债成本 [4] - 持有多张保单的个人客户数量持续增加,消保评价保持行业领先 [4] - ESG理念融入投资全过程,寻求气候变化相关长期投资机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