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领域

搜索文档
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2:57
投资概况 - 公司参与设立新能源产业基金"天津众源博通新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总规模9,600万元,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8,150.4万元,占比84.9% [2][4] - 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新能源产业及储能领域相关项目,旨在挖掘创新技术和高增长潜力标的 [4][26] - 基金存续期6年(含4年投资期+2年退出期),可经全体合伙人协商延长 [14][19] 合作方结构 - 普通合伙人/基金管理人为博通创投,注册资本1,000万元,已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编号P1029316),实控人李小平持股36% [8][9] - 另一有限合伙人为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86万元,实控人王佳良,主营能源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11][12] - 合作方与公司无关联关系,均非失信被执行人 [9][10][12][13] 基金运作机制 -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5人组成(公司推荐1名、北京泓慧推荐1名、博通创投推荐3名),决议需全票通过 [16][30][31] - 管理费标准:投资期1%/年,退出期0.4%/年,延长期免收 [23] - 收益分配采用"先回本后分利"原则,优先返还有限合伙人实缴出资,超额收益部分普通合伙人提取1%-3%分成 [38] - 退出方式包括上市、并购、转让、回购等,执行事务合伙人可灵活选择最优方案 [33] 资金安排与风控 - 首期出资为认缴规模的30%(约2,880万元),后续按项目进度分期缴付 [18][20] - 闲置资金仅可投资银行存款、国债等低风险资产,明确禁止股票期货、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 [26][27] - 基金不得举债或对外担保,普通合伙人需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8][41] 公司战略影响 - 投资目的为抓住新能源发展机遇,通过产融结合提升综合竞争力,但主营业务仍聚焦预应力材料及轨道交通混凝土制品 [43] - 使用自有资金投资,预计不会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3]
美晨科技(300237) - 300237美晨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3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1] - 参与方式为投资者网上提问 [1] - 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下午15:00 - 16:30 [1] - 地点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财务总监刘增伟和董事会秘书李炜刚 [1] 业务合作与产品情况 - 未明确回应是否与小米汽车接触及提供产品,称以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内容为准 [1] - 为部分军用汽车提供流体输送系统、悬架减震系统等产品,相关产品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低 [4] - 酒类业务未产业化且暂无进一步发展计划 [4] 储能业务进展 - 基于自身核心技术与市场洞察布局储能领域,已有产品批量供货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专业团队,优化产品性能 [1] 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 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正按流程推进,出售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审批流程复杂 [2][4] - 2025年公司管理层挖掘战略投资者助力发展,但寻找合适战投有不确定性 [2] 营收增长与经营措施 - 强化科技创新,在国标行标制定、发明专利授予等方面布局 [3] - 推动传统产品迭代、新兴产品集聚、未来产业布局,拓展新赛道,推进海外市场布局,优化客户结构,实行精细化管理 [3] - 剥离赛石园林剩余所有资产(股权) [3] - 挖掘战略投资者助力上市公司发展 [3] 立案调查进展 - 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立案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有进展会及时披露 [4]
荣亿精密(873223)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13 19:4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18%,其中 3C 类精密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 16,221.71 万元,同比增长 4.9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56.29%;汽车类精密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 9,086.06 万元,同比增长 39.7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1.53%,较上年提升 5.31% [4]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8,273.69 万元,同比增长 29.96%,连续第 7 个季度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创单季营收新高 [4]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增长受汽车类精密零部件、3C 类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共同驱动,汽车类量产项目加速,产能提升,产品销售额增加;3C 类受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影响,产品销售额增长 [4] 净利润亏损原因及预期 - 2023 年、2024 年净利润亏损主要与业务转型升级、产能建设、人员扩张等因素有关,未来随着汽车业务产能逐渐释放,有望改善盈利状况 [5] - 产能建设方面,2023 年厂房、设备转固,2024 年折旧等固定成本增加,综合毛利下降;2024 年持续引进研发团队,研发费用增长;员工总数连续增加,职工薪酬支出增加 [6] 2025 年业务布局与预期 - 核心客户聚焦与行业影响力强化,如注塑、冲压、车削机加工、新能源类产品分别聚焦不同客户;业务领域拓展与多元化布局,探索新兴市场、升级服务模式;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深化,突破关键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 [6] - 优化市场布局,加强客户开发,提升内部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目标 [6] 各业务领域发展情况 3C 精密零部件业务 - 2024 年全球 PC 出货量达 2.55 亿台,同比增长 3.8%,公司 3C 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93%,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平均水平,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6]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 产品结构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生产高压电力传输组件、电控系统精密结构件等,在通用汽车零部件领域有多元化产品开发能力,形成技术融合型产品矩阵 [8] - 客户阵容包括艾姆勒、安费诺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及蔚来等汽车主机厂,2024 年成功拓展巴斯巴、舜驱动力、恒富等新客户,汽车类业务收入较大增长,2024 年销售收入 9,086.06 万元,同比增长 39.70% [9] - 未来依据新能源市场走势和客户拓展情况审慎决策是否加大投资,目前无具体并购计划,未来不排除通过并购补强技术或市场资源,当前聚焦现有产能释放和客户订单交付 [7] 储能领域业务 - 为远景能源等客户提供储能柜铜排、电机连接铜排等产品,与远景能源围绕储能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 [9] 产能扩张与智能化改造进展 - 2024 年“年产 3 亿件精密零部件智能工厂”全面投产后,对高精度 CNC/NC 数控、冲压、注塑、新能源生产线进行优化升级 [10] - 组建自动化部门,自主研发设计非标自动化设备,实施机械替代人工,自动化覆盖各生产检测环节;组建模具部,实现模具设计加工一体化,提升定制化模具生产速度和质量 [10] - 未来继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投入,打造高端紧固件行业离散型智能工厂,实现大规模定制柔性化智能制造新模式,构建运营生产管控体系 [10] 未来业务规划 - 在 3C、汽车领域发展基础上,探索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发展第三增长曲线,实现服务模式升级,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向“产品 + 解决方案”转型 [11] 核心产品与业绩贡献 - 核心产品包括紧固件、连接件、结构件等,广泛应用于汽车、3C、储能及通讯设备等行业 [12] - 汽车类产品对业绩贡献最为显著,2024 年销售收入 9086 万元,同比增长 39.70%,占公司总营收比例提升至 31.53%,成为新的增长引擎;3C 领域是稳定业务板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