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业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近1GWh!此地工商储黄金期来了
行家说储能· 2025-08-01 17:59
该项目预计2025年11月30日投运竣工,计划9月30日前实现首批单元投产,总建设工期预计120天。二期将增建至 400MW/1000MWh ,采用220kV变电 站接入,并新建风电、光伏发电、智慧充换电等相关绿色能源项目,最终在广元形成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模式的区域微电网。 当前,在政策、市场及机制三重变革叠加下,四川迎来工商业储能投资的黄金期。据悉截至5月,四川省备案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已超过200个。另据行家说 储能不完全统计,今年四川各类工商业储能项目(中标/开工/在建/投运)容量已近1GWh。 ▋ 428.4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工 据今日西南网站消息,7月30日鹏辉能源&四川中孚—— 107.12MW/428.48MWh 绿色水电率铝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工。 图为:广元市发改委、广元市经信局、广元经开区、广元剑阁县、广元发展集团、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华能四川新能源、河南中孚实业股份、广州鹏辉能源、博眉启明星铝业、阿坝铝厂、广元弘 昌晟铝业、四川泽丰电力等有关单位到场参与。 该项目由鹏辉能源与国内绿色水电铝整体搬迁先河开创者、中孚实业旗下子公司四川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双方将合作开发电解铝行业 ...
重要合作!比亚迪、京东方放大招
行家说储能· 2025-07-28 18:25
比亚迪储能合作 - 比亚迪储能与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CCS武汉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绿色船舶技术标准创新[2][5]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电池动力船舶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聚焦新型动力电池安全测试认证、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创新及行业标准制定[5] - CCS武汉所是中国新能源船舶规范法规的主要起草机构,也是全球海事规则的重要参与者[4] 京东方能源合作 - 京东方能源与成都高新发展、川投能源签署战略协议,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及虚拟电厂领域[6][7] - 先期项目将开发四川地区新型电化学储能及虚拟电厂,目标成为该地区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10] - 项目通过虚拟电厂调度实现削峰填谷、应急备用,提升园区能源稳定性并降低用电成本[10] 行业动态 - 两起合作均于7月25日签署,反映储能行业在船舶标准与工商储应用场景的快速拓展[1][6] - 合作模式均强调技术、市场与资本资源的整合,凸显行业协同发展趋势[5][7]
收入增6倍,为何这家工商储企业却难换利润?
行家说储能· 2025-07-22 19:12
行家说储能 尽管新型储能行业增速具有确定性,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产业市场化转型拐点、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部分企业正持续承压。 据悉,2023-2024年江苏北人的 储能业务营收分别为1179.06万元和8772.16万元,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43.99%, 这主要是由于上一年度储能业务收 入基数较小所致。 | | | | 产品分类 | 2024 年 | 占储能业务收入比% | 2023 年 | 占储能业务收入比% | | --- | --- | --- | --- | --- | | 储能系统销售 | 6,571.99 | 74.92 | 973.72 | 82.58 | | 合同能源管理 | 2,200.17 | 25.08 | 205.34 | 17.42 | | 合计 | 8.772.16 | 100.00 | 1.179.06 | 100.00 | 对于储能业务未达预期的原因,江苏北人表示:一是 行业发展快速过热、竞争加剧;二是设备价格大幅下滑,毛利率持续下跌;三是工商业储能各级政府标 准不断升级,项目成本不断攀升,落地项目数量和效率双降等因素影响;四是终端客户的用电量低于预期 ...
6月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创2025新高!湖南、山东、安徽领衔
新型储能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33GW/5.63GWh,同比-65%/-66%,环比-71%/-72%,主要因新能源"抢装"导致并网高潮前移至5月31日前[1] - 二季度新增装机仍保持增长,达12.61GW/30.82GWh,同比+24%/+27%,高于历年同期水平[1] 用户侧储能市场表现 - 6月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328.6MW/841.4MWh,同比+22%/+43%,环比+77%/+55%,显著优于整体市场[4] - 工商业场景主导用户侧市场,新增装机322.3MW/828.6MWh,同比+25%/+47%,百兆瓦时级项目数量创上半年新高[6] - 技术路线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占比超99%),全钒液流电池和飞轮储能各有一个项目投运[6] 区域分布特征 - 湖南新增装机占比超30%,山东、安徽、浙江等华东地区合计占比55%,反映中东部电力供需紧张催生储能需求[10] - 浙江新增项目数量最多(占全国1/5),广东、四川项目数量占比均超10%[10] - 山东和湖南峰谷价差涨幅最大,分别达+6.9%和+3.7%[10] 政策驱动因素 - 浙江、安徽等地推出需求响应补贴政策,如温州对工商业用户响应补贴补足至4元/kWh,宁波前湾新区给予1元/千瓦时顶峰补贴[11] - 安徽备案项目同比增长超150%,浙江备案310余个项目(同比+14%),江苏、广东备案量同比下降[14] 长期市场展望 - CNESA预测用户侧储能装机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5.8%,电力保供需求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7] - "十四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趋紧,电力缺口逐年扩大将进一步刺激用户侧储能发展[17]
增18.91%!2025年上半年储能新公司近5万家
行家说储能· 2025-07-21 19:01
储能行业公司注册动态 - 2025年1-6月新注册储能相关公司达48920家,同比增长18.91%,平均日增270家,累计超35万家[1][7][8] - 华能国际成立全资储能科技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业务涵盖储能技术服务、充电站等[1] - 中国能建间接全资持股青海青储储能科技公司,业务包含储能技术服务、风电服务等[2] - 海泰新能联合成立哈尔滨裕耀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涉及光伏设备制造及储能技术服务[3] - 赣锋锂业通过子公司全资控股深圳赫力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业务覆盖储能及风电技术服务[4][5] 储能公司结构分析 - 新增公司中储能设备相关企业占比83.09%(41191家),同比增长15.19%,储能制造企业1588家,同比增2.78%[8] - 民营企业占比93.71%(38603家),国有企业973家同比减少,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共307家占0.75%[15] - 注册资本分布:100万元以内占39.72%(16156家),100-200万元占26.17%(10645家),5000万元以上仅2.69%(1094家)[15] 区域发展特征 - 广东和江苏新增储能公司均超5000家,河南(2396家)、浙江(2383家)、河北(2274家)、安徽(2260家)紧随其后[12] - 河南增速达64.90%居首,河北增速60.03%次之[13] - 4月新增量达峰值10048家,5月环比下降至7881家,6月回升至8526家[8][10] 行业运行状态 - 全行业12.77%企业(45141家)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2025年上半年新增异常企业648家[8] - 储能设备公司4月新增8360家峰值,2月同比增速83.41%最高,5月环比下滑21.44%[10]
拓邦股份交付印度MWh级液冷储能项目
快讯· 2025-07-16 13:07
公司动态 - 拓邦股份为客户定制1MW/2.236MWh液冷储能集装箱系统 已在惠州启运并将于印度哈里亚纳邦工厂并网投运 [1] - 该项目为兆瓦时级(MWh)工商业储能系统 标志着公司在海外大容量工商业储能领域布局取得关键突破 [1] 市场拓展 - 项目落地印度市场 将支撑公司在南亚区域的业务深耕 [1]
抢滩欧洲!又有2企工商业储能新动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7-15 19:32
中企在欧洲工商业储能市场布局加快 - 永泰数能和零探智能分别在瑞士和瑞典落地工商业储能项目,标志着中企加快布局欧洲储能市场 [1] 永泰数能瑞士光储一体项目 - 永泰数能向瑞士批量交付智能化光储一体项目,首批在数十个农场和工厂配备20多台设备,包括50kW/103kWh光储一体机和100kW/215kWh风冷工商业储能系统 [2][3] - 该方案提升光伏消纳能力,冬季弱光环境下发电量增长25%,并通过能量时移策略提高光伏利用率和收益 [3] - 系统具备毫秒级并离网切换能力,可充当备用电源,确保极端天气下72小时持续供电,解决瑞士高电价和光伏供电不连续问题 [4] - 公司采用"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策略,已在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多地落地储能项目,并与国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5] - 瑞士因冰川消融导致水电季节性短缺,暴风雪使电网年均断电超72小时,加上碳关税政策,推动高耗能企业部署储能系统 [6] 零探智能瑞典储能系统落地 - 零探智能在瑞典三地并网三套储能系统,总规模达1.8MW/1.982MWh,包括2套400kW/466kWh和1套1MW/1.116MWh系统,全面接入瑞典电力交易市场 [7] - 系统部署于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和商业综合体,具备亚秒级响应能力,可快速完成频率调节,满足FFR与FCR-D技术要求 [9] -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部署,系统承担削峰填谷、备用电源和光伏消纳等多重作用 [9] - 相比传统扩容方式(需上百万欧元投入和12个月周期),储能系统在3个月内完成部署,降低系统成本与风险 [10] 北欧储能市场前景 - BloombergNEF预测,北欧储能市场2030年前将累计部署超4GW/10GWh储能系统,瑞典因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完善和电力零碳转型加速,成为增长最快市场之一 [10] - 瑞典电网面临变电站容量饱和和输电线路负荷限制等瓶颈,储能系统成为高效解决方案 [10]
阳光电源落子!陕西工商业储能的冷门机会
行家说储能· 2025-07-14 18:34
陕西用户侧储能发展现状 - 陕西作为西北工业基地,能源地位日益重要,用户侧储能随用电负荷攀升而快速发展[1] - 1-5月备案用户侧储能项目38个,总规模46.129MW/126.209MWh,投资额12.1126亿元,备案容量达去年全年的73.8%[10] - 典型项目包括蓝晓科技0.875MW/1.799MWh智慧储能项目(阳光电源技术)、陕西燃气1.5MW/3MWh项目等[2][11] 重点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 - 蓝晓科技项目采用阳光电源PowerStack 255CS一体机,全天候效率88%(高于行业2-4%),初始投资节省5-10%,年放电87.45万度,节省电费数十万元[3][5][6] - 铜川某园区13MW/30.16MWh电站、斯瑞智慧绿能工厂(陕西最大用户侧光储项目)等大型项目已投运[14] - 备案项目功率覆盖0.115MW-20MW,单项目投资额从30万元至3.425亿元不等,应用场景含工业园区、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厂等[13][15] 政策驱动与商业模式转型 - 陕西出台新型储能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用户侧储能发展,重点覆盖高新技术产业群、大数据中心等场景[7] - 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引入4小时午间谷电,5kW光伏+10kWh储能系统年收益可达2100元(回收期8年),但峰谷价差收窄影响套利经济性[7][8] - 行业转向需量管理、虚拟电厂等多元模式,陕西已出台虚拟电厂建设方案推动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交易[9] 企业动态与技术应用 - 阳光电源、大秦数能等企业参与陕西储能项目建设,阳光电源户外储能一体机实现效率与成本双优化[2][6][14] - 备案项目涉及西电集团、陕西交控等国企及凯迪西北橡胶等工业企业,显示工商业用户参与度提升[11][13][15] - 技术路线以光储充一体化为主,最大单项目规模达80MWh(咸阳天成航材示范项目)[15]
又一100MWh级项目!江苏工商业储能“向大而行”
行家说储能· 2025-07-04 19:43
江苏用户侧储能项目动态 - 江苏敬业钢铁50MW/100.3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工,采用诺德智慧能源投资的液冷储能系统,年充放电量不低于6280万kWh,预计年分成收益约600万元 [1][3] - 诺德智慧能源在江苏、河南、安徽、广东等地投资的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已相继投运 [4] - 江苏上半年用户侧储能项目备案总规模达12.923GW/28.809GWh,容量超过去年全年备案量(27GWh),其中百兆瓦时以上项目84个 [7][11] 项目技术及收益特征 - 敬业钢铁项目采用2.5MW/5.015MWh液冷储能系统电池舱,配备三级消防系统和智能化能量管理平台 [3] - 通过分时电价管理,项目可平抑用电负荷波动,提高电网稳定性,同时实现客户年收益分成 [3] 江苏市场备案趋势 - 上半年备案数量1220个,但4月后因电价政策调整(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优化)导致备案量下滑,投资者转向观望 [10] - 尽管数量下滑,5月备案总容量达6.938GWh(年内峰值),6月为4.927GWh,显示大容量项目占比提升 [10] - 2-4小时储能时长仍是市场主流,百兆瓦时以上项目占比显著提升(84个 vs 去年74个) [7][11] 头部项目规模及分布 - 最大单体项目为丹阳市310MW/930MWh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项目,其次为句容市黄梅片区270MW/810MWh项目 [11][12] - 镇江市集中多个大容量项目(如357MW/714MWh、270MW/810MWh等),占备案总量主导地位 [12][13] - 其他区域如淮安(290MW/580MWh)、泰州(180MW/540MWh)、徐州(255MW/510MWh)亦有百兆瓦时级项目落地 [12][13] 企业项目进展 - 中创新航合肥基地(31MW/93MWh)、江门基地(15MW/3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已并网 [5] - 蜂巢能源常州(18.75MW/50.32MWh)、盐城(17.5MW/46.96MWh)项目即将并网 [5] - 岷山环能17.25MW/33.5MWh项目已并网 [5]
招商证券:欧洲工商储有望迎来需求爆发 国内一体化方案优势显著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7:41
工商储行业前景 - 工商储作为灵活性资源在电力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欧美成熟的电力市场为其提供了畅通的盈利模式 [1][2] - 当前欧洲工商储装机远低于户储(户储累计装机33GWh,工商储仅1.6GWh),但随着产业链价格下行、针对性政策支持及动态电价普及,其经济性拐点已到来 [1][3] - 根据BNEF预测,2025年欧洲工商储新增装机将达到1.3GWh,同比大幅提升87% [3] 欧美工商储市场 - 工商储系统在电力系统中不仅作为光伏配套、电力保供,还在能量、容量及辅助服务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2] - 欧美成熟的电力市场为工商储提供了足够收入来源,盈利模式已基本畅通 [2] - 欧洲工商业电价较居民电价更低,因此工商储经济性要求更高,但动态电价普及为工商业用户配套工商储提供了充足动力 [3] 国内企业竞争优势 - 国内企业推出的一体化方案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部署、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强等优势 [1][4] - 一体化方案将核心系统高度集成于单柜,提升能量密度并实现模块化快速部署,显著降低占地与安装调试成本 [4] - 国内企业相关产品已成熟,在安全性与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