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宝安全隐患
icon
搜索文档
这款神器,正在悄悄“背刺”年轻人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19:32
核心观点 - 移动电源行业头部品牌罗马仕、安克创新因产品燃爆隐患紧急召回大量产品,涉及罗马仕49 17万台和安克创新71万台 [1][4] - 小米、绿联、倍思等品牌多款移动电源被发现3C认证异常,或与安全检测不合格、产品一致性问题相关 [1][4] -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险集中爆发,高校检测显示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自燃概率超行业均值300% [3] - 行业不合格率持续攀升,2023年国家抽检88批次移动电源过充电保护等项目不合格率达37 5% [1][1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 46亿美元占全球30%以上,预计2029年增至10 87亿美元 [13] - 低价竞争导致质量隐患,优质电芯成本超50元,百元内售价产品难以兼顾安全与性价比 [14] - 2020-2023年网售充电宝抽检不合格率从19 8%升至44 4%,安全性能持续恶化 [14] - 快充技术、高能量密度电池推动普及,但技术迭代可能放大安全风险 [13] 企业动态 - 罗马仕连续11年双十一销量冠军,年出货量超5000万件,但召回事件导致公司停工停产 [9][10] - 安克创新2024年营收247 1亿元同比增41 14%,净利润21 14亿元同比增30 93% [9] - 涉事企业供应链问题集中,安普瑞斯电芯原材料问题或波及小米、绿联、倍思等多个品牌 [11] - 罗马仕高管频繁变更,法定代表人三个月内两次更换,公司称正聚焦产业链自检 [11] 监管与标准 - 工信部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意见,拟加严过充电、针刺等测试要求 [14] - 新标准将规范关键材料和生产工艺,引入锂枝晶析出测试评估老化后安全性 [14] - 21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检测显示其自燃风险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3]
从60块到300块的都在召回,全网担忧「我的充电宝要扔吗」
36氪· 2025-06-27 23:05
行业监管动态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无3C认证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登机 涉及罗马仕、安克等品牌[9][10] -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3C认证的充电宝将全面禁售 导致大量旧款产品面临安检淘汰[12]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安普瑞斯多项3C认证 波及小米、绿联、倍思等品牌产品[65] 品牌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制造的49.17万台三款型号充电宝[17][19] - 安克创新召回71万余件七款型号充电宝 因供应商违规更换电芯原材料[26][28] - 召回产品售价区间覆盖60-300元 涉及行业头部企业拳头产品[8][21] 供应链问题溯源 - 安普瑞斯作为核心电芯供应商 为罗马仕、安克等提供占市场30%的软包电池[61][62] - 外包代工厂违规替换电池隔膜材料 导致正负极绝缘失效风险[64] - 该供应商2023年锂电池产量超1亿只 技术涉及硅纳米线负极等前沿领域[61][62] 市场影响表现 - 罗马仕全平台下架所有充电宝产品 天猫搜索结果显示空白[34] - 顺丰自6月23日起拒收所有锂电池类产品 阻断召回物流通道[47] - 消费者处理方式包括盐水浸泡等非常规手段 存在环保隐患[50][53] 行业结构性问题 - 充电宝行业追求快充技术导致电芯能量密度要求过高[66] - 供应链利润分配失衡 代工厂通过材料替换压缩成本[64][66] - 品牌方重外观设计轻核心部件监管 质检体系存在漏洞[67]
事关“罗马仕充电器” 至少有21所高校发布通知!公司回应:已建立对话机制 正联合推进产品共检方案论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08:09
公司事件概述 - 深圳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器被多所高校反映存在爆炸风险,至少21所高校发布排查通知或安全提示[1][3] - 公司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对涉事批次产品全面复检,并与21所高校建立对话机制推进共检方案[8] - 公司声明产品均通过3C认证及国际安全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但已主动召回491745台存在过热风险的移动电源[11][14] 公司经营状况 - 移动电源国内电商渠道市占率第一,年出货量超5000万件,海外市场在东亚、东南亚、南非等地销量领先[8][10] - 拥有318项专利(含11项发明专利),布局9大产品线,2023-2024上半年菲律宾市场销售额达2亿元[8][10] - 办公区域显示正常运营状态,设有产品策划、品牌视觉等专业分区,员工日常工作按计划推进[5][6][10][15] 行业技术背景 - 充电宝安全问题多与电芯品质相关,行业存在A/B/C品电芯分级,C品电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18] - 消费电池领域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倾向将优质电芯用于手机,次级电芯用于充电宝等产品[19] - 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品质管控压力,锂电技术研发重心偏向新能源车和储能领域[18] 市场反应与沟通 - 北京市教委否认发布禁用通知,律师建议公司应更全面回应高校通知以增强公信力[12] - 公司开通涉事产品优先服务通道,计划举办技术开放日并组建用户安全监督委员会[8] - 真锂研究院指出电池鼓包必须更换,极端情况下过热可能引发燃烧风险[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