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陪照护服务

搜索文档
山东7月1日起执行免陪照护服务政府指导价
大众日报· 2025-07-01 08:59
政策实施与定价 - 山东省自7月1日起执行免陪照护服务政府指导价 同时照护两名及以上患者收费150元/日 一对一照护价格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 [2] - 目标到2025年底 全省所有公立三级医院全面提供免陪照护服务 [2] - 优先在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住院患者占比较高且需求较大的重点科室推广 如老年医学科 骨科 神经内科等 [4] 服务模式与特点 - 免陪照护服务由专业医疗护理员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生活照护 包括陪伴关心 下床活动 预防跌倒等 区别于传统护工的日常护理 [3] - 服务形式包括"一对一"和"一对多" 患者入院时可自愿选择 整个过程坚持自愿原则 [4] - 针对特殊需求患者 如失能老人 护理员需通过细微表情和动作判断需求 面临昼夜颠倒等实际挑战 [7] 专业培训与质控 - 护理员上岗前需完成150小时院前理论+实践培训 并通过院内考试 合格率要求100% [5] - 培训内容涵盖清洁照护 饮食照护 睡眠照护等基础技能 以及专科病种照护要点 如鼻饲管护理 沟通技巧等 [6] - 医院采用"双轨制"培训体系 公共培训和科室培训并行 既保证标准化 又满足个性化需求 [7]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护理员管理从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 医院全程参与培训 考核和质量监管 [6] - 服务仅适用于特级 一级护理患者 当患者转为二级护理时需调整 增加了护理衔接复杂性 [8] - 医院计划引入弹性排班制等灵活方式 应对"一对一"照护中的实际问题 [7]
医院出手“代子女尽孝”,年轻人终于能喘口气了?
虎嗅· 2025-06-11 20:10
行业背景 - 中国面临"四二一"家庭结构带来的养老困局,年轻人需兼顾工作与照料住院老人,压力巨大[1][3] - 护工市场存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价格高昂问题,一线城市1对1护工收费达300-500元/天[19][21] - 60岁及以上老年痴呆患者约1507万,预计2030年将达2220万,专业照护需求迫切[26][27] 政策动态 - 国家卫健委2024年5月推出《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由医护人员替代家属承担生活照护[4][5] - 服务模式起源于2017年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现已在浙江、福建、广东等11省市试点[8][9] - 政策要求试点医院护士与床位比不低于0.6:1,显著高于当前全国医护比1:1.18的水平[13][44] 商业模式 - 采用医院与第三方陪护公司合作模式,护理员需接受120小时培训并持证上岗[33][34] - 收费分三档:一对三140元/天、一对二180元/天、一对一280元/天,较市场价低约50%[38][39][57] - 广东尝试通过"惠民保"和长期护理险报销费用,但全国尚未纳入医保[51][52] 运营细节 - 服务覆盖老年医学科、骨科、神经科等重点科室,针对术后康复及失能患者[43] - 护理员负责基础生活护理,护士承担医疗操作及病情监测,形成分级服务体系[35][36] - 建立护理日志、视频监控、投诉更换机制保障服务质量[47][48] 市场影响 - 试点案例显示患者住院15天可节省费用超70%(2700元 vs 1万元),褥疮发生率降低50%[58][59] - 规范化管理将改变护工"野生"状态,提升职业保障与社会认可度[54][55] - 双职工家庭可显著减少时间与经济成本,缓解"请假陪护"难题[56][57] 实施挑战 - 护理员医学判断能力有限,仍需护士介入,工作强度大[73][76] - 每月4000元费用对普通家庭仍属负担,医保未覆盖制约普及[69][70] - 传统孝道观念与医疗纠纷风险构成文化及法律障碍[64][66]
创新服务接地气 “一老一小”情系民生百姓可感可及
央视网· 2025-06-04 11:49
学前教育法实施与托育服务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 [1] - 国家卫健委2024年9月数据显示 超30%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 但全国实际入托率仅7.86% [3] - 上海市静安区推出"萌芽工程" 依托幼儿园资源开设6个月至3岁小月龄托班 分设"萌萌班"(6-12个月)、"芽芽班"(12-18个月)、"泡泡班"(18-24个月)、"点点班"(2-3岁) [5][7] - 托育机构采用家长渐进式入园陪伴模式 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婴幼儿适应从家庭到集中照护的过渡 [7][8] 托育行业人才供需与培训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 行业人才缺口近100万人 [11] -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涵盖心理发展、早期活动指导、疾病预防与急救等 [12] - 北京市昌平区开展托育从业人员专项培训 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操技能 [11]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推进 - 国家3部门发布试点方案 优先在老龄化程度深的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一级护理需求高的科室试点 [13][15] - 医疗护理员取代传统护工概念 需经医院专业培训 与医护团队配合度更高 [18] - 广东省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一对三"服务140元/日 "一对一"最高280元/日 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21][22] - 试点地区费用普遍下降 但暂未纳入医保 [21]
年底前山东三级公立医院提供免陪照护服务
大众日报· 2025-06-04 09:15
政策规划 - 山东省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所有公立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 [1] - 目标到2027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免陪照护服务 [1] - 优先在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住院患者占比较高且需求大的重点科室推广 [2] 服务内容 - 免陪照护服务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生活照护 [1] - 服务内容包括清洁照护、饮食照护、睡眠照护、排泄照护和移动照护 [2] - 服务基于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且自愿选择 [1] 实施措施 - 将医疗护理员纳入省级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项目指导目录 [1] - 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1] - 医疗机构不得因聘用医疗护理员缩减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 [1] 配套机制 - 建立免陪照护服务规范和监测评价机制 [1] - 加快医疗护理员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1] - 加强护士配置并完善保障机制 [1]
“免陪照护服务”为老龄化社会输入温暖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08:47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计划自2025年6月至2027年6月在综合医改重点省份和老龄化程度较深城市的三级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 [1] - 试点医院选择标准包括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免陪照护服务需求较大、工作基础较好 [1] - 免陪照护服务指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基础上,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 [1] 服务内容与规范 - 医疗护理员需具备清洁照护、饮食照护、睡眠照护、排泄照护、移动照护等服务能力 [1] - 医院需对医疗护理员进行聘用把关、培训和服务监督,确保服务质量 [2] - 已出台《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等文件,为服务职业化、规范化提供支撑 [2] 市场需求与影响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老年患者在住院患者中占比较高 [2] - 许多老年患者子女忙于工作或人在异地,对免陪照护服务有刚性需求 [2] - 服务将改变"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局面,使患者家属能安心工作 [3] 定价机制 - 国家医保局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3] - 广东已出台地方限价标准,"一对三"服务最高限价为140元/日 [3] - 其他地方也将尽快出台指导价标准 [3]
做好免陪照护,还要走好哪几步?(新视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3 06:50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旨在通过专业护理替代家属陪护,减轻家庭负担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3] - 服务模式要求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由医院提供生活照护服务,重点在老年医学科、神经科、骨科等病区先行试点 [2] - 试点医院需加强护士配备,在人力不足时可引入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但明确禁止其替代医疗专业技术工作 [2] 服务实施细节 - 护理人员需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为失能、半失能及行动受限患者提供规范化生活照护,包括翻身防褥疮、病情观察等专业服务 [4] - 医院对医疗护理员实施统一培训管理,重点保障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能力和高度责任心 [5] - 方案强调需建立严格培训考核机制,确保每名护理人员技能达标,避免出现"无人照护"风险 [5] 社会效益分析 - 该服务可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痛点,让家属从体力劳动中解放,专注于情感陪伴和情绪价值传递 [3][5] - 通过责任明确划分,推动医疗基础护理职能回归医院体系,改善患者康复环境并减少医患矛盾 [5] - 实施后有望减少家属因陪护导致的工作收入损失,避免"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亲情消耗现象 [5] 潜在实施挑战 - 服务定价需考虑普惠性,避免因成本过高成为"奢侈品",建议通过医保覆盖和分层服务实现普及 [6] - 医院需强化责任意识,不能因免陪服务降低护理质量,需持续加强团队管理和人员补充 [6] - 政策落地需平衡专业能力建设与费用控制,确保服务兼具专业性和可及性 [6]
广州32家医院探索“免陪照护”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2 15:58
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启动 - 广州正式启动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 首批32家医疗机构参与 覆盖全市11个区 提供近4000张床位 [1] -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印发《广州市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提出到2025年底每个区至少设有一家试点机构 [1] - 免陪照护服务病区将优先配置结构合理、数量适宜的护士 并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开展工作 [1] 服务规范与人员要求 - 护理员须取得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护士指导下提供生活照护与辅助服务 不得从事医疗护理专业技术性工作 [1]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24年12月率先开展免陪照护探索 聚焦患者对护理员服务的信任度及照护费用可承担性 [1] - 医院制定标准化培训体系 采用情景模拟方式教授喂食、订餐、病情观察等技能 建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服务品质 [2] 费用与保障机制 - 试点医疗机构根据政策落实免陪照护服务价格 由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后自主选择并承担相应费用 [2] - 选择第三方陪护机构提供服务时 收费标准应明码标价 由双方协商确定并自费支付 [2] - 广州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将免陪照护费用纳入商业保险 推动护理机器人等智能照护手段在临床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