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龄化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到日照调研旅居康养工作
齐鲁晚报网· 2025-08-06 12:47
行业调研与合作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其光一行6人赴日照调研旅居康养项目 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1] - 调研组走访了中科颐城 海拓芙蓉花开 山海瑞颐康养中心等7个项目 深入了解日照市旅居康养规划布局和项目运营特色 [3] - 张其光高度评价日照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康养配套设施 认为其具备发展高品质康养产业的巨大潜力 [3] 行业发展前景 - 张其光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和消费升级 康养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5] - 建议日照市整合资源完善配套设施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品牌 [5] - 中房协将发挥桥梁作用 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日照 [6] 企业合作意向 - 华住集团城家产研院总经理左贵潏表示日照项目与集团业务布局高度契合 [6] - 未来将探讨在旅居公寓 康养服务 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可能 [6] - 日照市房地产业协会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 推动旅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6]
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三)
虎嗅· 2025-07-12 22:00
美国中产家庭经济困境分析 双收入家庭的失业风险 - 双收入中产家庭比单收入家庭更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因双方均暴露于失业风险下 1970年代单收入家庭年失业概率2.5% 而双收入家庭至少一人失业概率达4.9% [1][2] - 2000年代双收入家庭年失业概率升至6.3% 较1970年代单收入家庭高2.5倍 职场母亲增加导致家庭安全网消失 [3][6][7] - 2000年代美国劳动者非自愿失业概率增加28% 年轻父母因经验不足更易失业 [4] 家庭照护负担加重 - 85岁以上老人数量增速是65岁以下人口的6倍 出生率下降使年轻人平均赡养责任加重 [9][10] - 离婚率增长导致独居老人依赖子女 医院"早出院"政策使33%出院患者需家庭照护 约1200万家庭需承担此责任 [11][12][14] - 双收入家庭因照护家人失业后 破产概率是单收入家庭的2倍 [15] 中产女性经济地位变化 - 1970-2018年美国大学女性占比从41%升至57% 女性在律师、教授等传统男性主导行业取得突破 [16][17] - 1960年以来女性工资增速为男性10倍 但1990年代职场女性离婚率比全职母亲高40% [17][18] - 1981-2003年单亲母亲破产人数从3.1万增至20万 中产单亲母亲破产概率比低收入女性高60% [19][21] 多重风险叠加效应 - 失业、重大疾病和离婚三事件中 近50%破产家庭经历至少两种 风险事件可能同时发生 [22][23] - 信用卡债务从1968年不足100亿美元(经通胀调整)暴增至2000年超6000亿美元 增长60倍 [28] - 银行更倾向向财务困境家庭放贷 逾期还款者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滞纳金等隐性收费加剧债务负担 [31][33][36] 未来趋势挑战 - AI崛起加剧职业不稳定性 终身学习需求导致教育成本上升 学历贬值压力显现 [38][39] - 老龄化推高医疗成本 慢性病管理支出持续增长 离婚对财务冲击超出预期 [40][41] - 低利率环境下债务增加带来负向现金流 高息负债风险需警惕 [42]
“无退休社会”突袭日本,会是中国未来的样本吗?
36氪· 2025-06-09 12:52
日本"无退休社会"的成因 - 人口结构倒金字塔: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9.1%,75岁以上占比超15%,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1.3,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供养比恶化至1.5:1,2040年将达1:1 [2] - 经济压力驱动:公共养老金替代率仅40%,老年夫妇每月养老金缺口5万日元(约2500元人民币),30年累计缺口2000万日元(约100万元人民币) [3] - 文化心理影响:终身雇佣制传统将社会价值与职业身份绑定,退休被视为"社会性死亡" [3] - 政策强制推动:退休年龄从55岁逐步延至70岁,2006年强制企业雇佣至65岁,2021年扩展至70岁 [3] 日本"无退休社会"的结构性困境 - 健康风险:75岁以上驾驶员事故率显著偏高,持续劳作加剧身体损耗 [6] - 就业质量恶化:高龄劳动者多从事非正式、低保障岗位,65岁以上相对贫困率达20% [6] - 代际摩擦:年轻人担忧职场机会被挤压,但老人主要填补低吸引力岗位 [6] - 创新动能衰退:职场老龄化导致决策保守化、技术接纳速度减缓 [6] 中国老龄化挑战与差异化路径 - 老龄化加速: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养老金替代率不足50% [8] - 经济基础差异:人均GDP仅为日本1/4,生存压力迫使更早、更久工作 [8] - 技术替代潜力:机器人密度仅为日本一半,自动化可对冲人力短缺 [8][11] - 家庭养老缓冲:子女赡养和祖孙照料传统提供日本不具备的社会支持 [8]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潜在解决方案 - 养老保障改革:加速全国统筹,农村养老金覆盖率不足5%,需构建"三支柱"体系(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10] - 技术赋能:在建筑、物流、制造等领域提升机器人应用,解放人力至情感与创造力岗位 [11] - 观念重塑:平衡"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尊重自主选择权 [11]
“免陪照护服务”为老龄化社会输入温暖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08:47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计划自2025年6月至2027年6月在综合医改重点省份和老龄化程度较深城市的三级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 [1] - 试点医院选择标准包括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免陪照护服务需求较大、工作基础较好 [1] - 免陪照护服务指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基础上,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 [1] 服务内容与规范 - 医疗护理员需具备清洁照护、饮食照护、睡眠照护、排泄照护、移动照护等服务能力 [1] - 医院需对医疗护理员进行聘用把关、培训和服务监督,确保服务质量 [2] - 已出台《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等文件,为服务职业化、规范化提供支撑 [2] 市场需求与影响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老年患者在住院患者中占比较高 [2] - 许多老年患者子女忙于工作或人在异地,对免陪照护服务有刚性需求 [2] - 服务将改变"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局面,使患者家属能安心工作 [3] 定价机制 - 国家医保局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3] - 广东已出台地方限价标准,"一对三"服务最高限价为140元/日 [3] - 其他地方也将尽快出台指导价标准 [3]
【养老之道】 “免陪照护服务”为老龄化社会输入温暖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5-30 06:40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计划2025年6月至2027年6月在重点省份和老龄化程度较深城市的三级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 [1] - 试点医院选择标准包括老年住院患者占比高 免陪照护服务需求大 工作基础好 [1] - 免陪照护服务指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 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 [1] 服务内容与规范 - 医疗护理员需具备清洁 饮食 睡眠 排泄 移动等多方面照护服务能力 [1] - 医院需对护理员进行聘用把关 培训和服务监督 确保服务质量 [2] - 已出台《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和《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为服务规范化提供支撑 [2] 市场需求背景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 占比22% 老年患者在住院患者中占比较高 [2] - 传统家属陪护模式存在时间不足和专业技能缺乏问题 [1] - 老年患者子女多忙于工作或身处异地 对免陪服务有刚性需求 [2] 服务定价机制 - 国家医保局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 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3] - 广东已出台"一对三"服务最高限价140元/日的标准 [3] - 其他地区需尽快制定指导价标准 [3] 社会效益 - 服务可解决"一人住院 全家受累"问题 减轻家属负担 [3] - 使老年患者获得比亲人更专业的照护 [3] - 让家属能安心工作 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3]
现在还在追爱的,难道只有日本老年人?
虎嗅· 2025-05-22 14:21
东亚婚恋趋势 - 日本老年人婚恋需求显著增长 2023年1月婚介所"茜会"咨询量比三年前增加20% 会员平均年龄男性59岁/女性57岁 [1] - 老年相亲节目《爱之乡》聚焦35-70岁群体情感需求 采用封闭录制模式强化真实互动 与年轻人综艺形成鲜明对比 [2] 老龄化社会现状 - 日本2050年家庭结构预测显示 单人户占比将达44.3% 其中老人单人户超20% [2] - 2024年Q1日本"孤独死"人数达2.17万 65岁以上占比80% 推算年死亡数约6.8万 [2] 企业创新解决方案 - 交友App"哈哈罗路"针对50+人群设计 强调价值观匹配 72岁用户反馈使用后心态年轻化 [3] - 出现"共生公寓"商业模式 整合老青居住需求 同时解决年轻人租金压力与老人陪伴问题 [3] 政府干预措施 - 山形县提供最高80万日元补贴鼓励三代同住 并通过芋煮会等文化活动强化代际联结 [3] - 滋贺县组建"培养爱情项目应援团" 联合企业/NPO为独居老人创造相亲机会 [3] 行业发展趋势 - 老年婚恋服务呈现专业化趋势 从传统婚介所扩展到综艺节目、垂直App等多元形态 [1][2][3] - 银发经济催生跨代际居住解决方案 企业探索"服务+社交"复合型商业模式 [3]
老年人租房为什么这么难?
虎嗅APP· 2025-05-22 07:59
老龄化社会与租房市场困境 - 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租房市场存在隐形"年龄红线":40岁以上不能合租 60岁以上不能独立承租 有8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绝对不租 这已成为房东与租赁平台间的默契[2][3] - 2021年数据显示全国29.9%老年人无自有住房 独居老人比例达14.2% 其中20%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但面临合租整租双重难题[7][8] - 老年人租房需求主要来自三类群体:"老漂族"(2016年已超1600万)随迁医疗群体 以及本地有房但需置换适老化住房的老人[7][8] 市场供需矛盾根源 - 房东主要顾虑包括:代际沟通障碍 火灾风险增加 突发健康事件导致的法律纠纷及房屋折价 宁可空置也不愿承担潜在风险[3][5] - 租赁中介面临两难:平台禁止明示年龄歧视 但实际看房阶段房东常以各种理由婉拒老年租客 部分中介会主动规避隐瞒老人信息的租客[3][4] - 供需错配体现在:一线城市租金普降背景下 老年公寓/康养中心月租金远超退休金承受范围 普通租赁市场又对老人关闭大门[8][12] 法律与社会保障现状 - 司法实践中存在矛盾判决:S市法院认定房东以"高龄失能"拒租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L市浴室滑倒案虽判房东无责 但诉讼过程产生寒蝉效应[4][5] - 现有法律框架存在空白:房屋租赁属市场行为 直接认定年龄限制违法存在难度 意外责任界定不清加剧房东避险心理[5][12] - 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创新:南京推出配备智能跌倒监测系统的"老年友好型公租房" 深圳试行"多代同堂"公租房加分政策[13] 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 日本通过《确保老年人居住稳定法》细分三类老年租赁住房 新加坡通过组屋政策实现"一碗汤的距离"的代际居住[13] - 本土创新模式包括:武汉"银发合租团"集体签约 苏州"邻里守护"中青年担任老年租客生活管家 多地开发医养一体社区[14] - 保险产品创新:民政部等24部门鼓励开发针对老人租房的意外医疗险和房屋贬值险种[14]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 - 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 2023-2032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超80%将进入75-84岁失能高发期[9] - "421家庭"结构(4老人+2独生子女+1孙辈)导致赡养压力剧增 新一代不婚不育群体未来养老居住问题凸显[9][10] - 传统代际养老模式瓦解:全国调查显示仅47.6%老人主要依靠子女照料 低于独居和机构养老比例[7]
上海加强养老服务行业人才激励和培养—— 养老护理员落“沪”记(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2
行业人才发展 - 上海市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王程,29岁获评2025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体现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 [1] - 王程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护理竞赛特等奖、中国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个人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被评定为上海市首批养老护理高级技师 [4] - 上海民政和人社部门发布养老护理新八级工政策,对不同职级技师给予补贴,推动在岗人员考核晋升 [5] 行业教育与培训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合作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专业学生,20多名95后毕业生留院工作并逐步晋升至管理岗位 [1][4] - 王程牵头成立养老护理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护理人员及居家照护者提供专业培训和技能传授 [5] - 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本科及研究生专业,新员工入职培训需求增加,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5]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建设"数字化养老院",王程担任线上负责人,推动专业服务向社区辐射,覆盖高龄、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需求 [4][6] - 福利院推出"世界名画老人模仿秀"等新媒体活动,成为"网红养老院",改变社会对养老院生活的刻板印象 [7] - 上海杨浦区12个街道实现养老院、为老服务中心、日间托老所全覆盖,机构数量持续增加 [5] 行业挑战与应对 - 认知症老人照护需求突出,福利院计划开设专门照护专区,需解决区域划分、管理制度等新挑战 [7] - 年轻护理员需应对失智老人情绪问题(如被害妄想症状),需通过沟通技巧而非说理缓解矛盾 [6][7] - 养老护理工作强度大,涉及失能老人翻身、喂饭等高频体力劳动,对从业人员耐心与专业技能要求高 [1][2] 行业社会价值 - 年轻护理员与高龄老人互动(如"90后遇上90后")创造跨代际情感联结,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6][7] - 专业服务可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为国家老龄事业作出贡献,养老行业被视为"朝阳行业" [8]
唱响金色未来,共赴音乐华章 上海首届老年合唱音乐会圆满落幕
搜狐网· 2025-04-28 14:35
公司动态 - 泰康人寿上海分公司独家冠名上海首届老年合唱音乐会 [3] - 公司总经理王志宏女士出席活动并致辞 强调将继续发挥在养老产业、医养融合及大健康产业的实力 [7] - 未来将与上海市老年学学会深入合作 为老年人提供涵盖养老、健康、文化等多维度的高品质生活 [7] - 公司60位幸福有约客户及绩优员工参与活动 [3] 业务发展 - 泰康之家申园的玉兰合唱团参与演出 团员平均年龄81岁 最大年龄93岁 [10] - 公司将持续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健康管理、养老规划、财富传承等 [14] - 未来将携手更多伙伴为老年人带来更多精彩活动 [14] 行业合作 - 活动由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主办 其合唱专业委员会承办 [3] -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会长朱建江先生出席活动并为合唱专委会成立颁发证书 [5][8] - 公司与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共同筹划此次活动 [14]
会议预告 | 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生产力增长路在何方?
中金点睛· 2025-03-01 08:50
会议概述 - 中金研究院举办全球经济对话系列活动 聚焦全球经济重要问题 邀请全球相关研究机构进行对话 汇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进行高质量研讨 [1] - 本次对话由中金研究院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合作举办 [1] 会议日程 欢迎致辞 - 彭文生 中金研究院院长致欢迎辞 [2] 主题演讲 - Ekkehard Ernst 国际劳工组织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演讲主题为"就业市场:从复苏迈向长效韧性" [2] - 彭文生 中金研究院院长 演讲主题为"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2] 圆桌讨论 - 主持人:朱锋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 [2] - 嘉宾包括: - 陈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 - Richard Freeman 哈佛大学Herbert Ascherman经济学讲席教授 [3] - 関根敏隆 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 原日本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3] - Gad Levanon The Burning Glass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 [3] - Dorothea Schmidt-Klau 国际劳工组织就业、劳动力市场和青年处主管 [3] - Marina Mendes Tavares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 [3] - 许宪春 统计学者 [3] - 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3] - Ekkehard Ernst 国际劳工组织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3] 总结致辞 - 李昌徽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致总结辞 [3] 中金研究院介绍 - 中金研究院(CICC Global Institute CGI)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 定位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智库 [4] - 主要职能包括: - 服务于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 - 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 - 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4] - 致力于打造研究中国和全球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和团队 [4] - 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4] - 通过研究咨询、主题论坛、国际交流、系列讲座等形式为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服务 [4] 研究院管理层 - 彭文生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 担任中金研究院院长 [5] - 吴慧敏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 担任执行院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