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婴幼儿托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为“最柔软的群体”保驾护航
苏州日报· 2025-07-04 08:44
行业增长与从业人员 - 苏州全市托育从业人员数从2022年0.86万人增至2024年1.6万余人,近乎翻番 [1][5] -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构建全链式万人培训体系,2024年专项培训覆盖管理者800人及保健人员上万人 [5][6] - 8所高校增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成立市级产教融合平台,实训基地实现市(县)、区全覆盖 [4] 医育结合服务网络 - 托育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达100%,建立360人健康指导员队伍,覆盖儿保、儿科等专业 [2][3] - 推行"5个1"服务标准:健康指导员、卫生制度、健康档案、绿色通道、养育活动 [2] - 建成11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13家实训中心,提供"六位一体"功能支持 [3] 标准化与质量监管 - 制定《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质量评价指南》,涵盖7大方面100项指标,参评机构关键指标符合率95% [7] - 评价结果与机构补助挂钩,2021-2024年累计检查托育机构1600余家次 [7][8] - 实施"信用+"差异化监管,对违规机构列入重点监督名单 [8] 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 -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托育服务专业,升级实训室强化实操能力 [4] - 成立"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医院、托育机构共建实训基地 [4] - 前瞻性开展小月龄照护培训,如"成都暖房子"跟岗学习模式 [6]
山西:提质惠民 释放“一老一小”消费潜能
丰富"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 推进社区公共场所、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工具等适老化改造,探索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1] - 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分年度推进新建改造一批社区养老工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社区食堂 [1] - 积极发展银发旅游,开发"坐着火车游山西""银发旅游列车"等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 [1] - 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和托幼一体服务,合理设置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设施 [1] - 全面落实幼儿园向下延伸办托,向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发放运营补贴 [1]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 - 引导品牌餐饮、住宿企业新建经营网点,扩大优质服务范围 [1] - 开展"晋菜晋味"突破提升行动 [1] - 合理布局多层次住宿配置,支持新建高品质酒店或引进知名品牌连锁酒店管理团队 [1] - 培优建强生活服务相关本科专业,鼓励有条件的高职学校增设家政相关专业 [1] - 加强"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发展社区型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 [1] - 支持家政服务、便民维修、养老托幼、社区书店等社区公益性微利型业态发展 [1] 扩大文化旅游消费 - 推动商旅文体等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市场聚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2] - 深化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建设,构建宜商宜游宜居的城市消费空间 [2] - 鼓励市区附近景区、商业街区、购物中心等开发夜游消费打卡地 [2] - 鼓励景区景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 [2] - 支持各市结合实际开展景区门票减免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 [2] 激活文娱体育消费 - 加大体育赛事供给力度,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品质 [2] - 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 [2] - 建设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2] - 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流程,落实简化跨地区巡演审批程序 [2] - 适当放宽大型营业性演出可售(发)票数量限制,支持太原等地做大做强演唱会经济 [2] 释放冰雪消费潜能 - 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高品质滑雪旅游度假地 [3] - 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活动,支持有条件地区举办高水平冰雪赛事 [3] - 开展冰灯节、冰雪嘉年华、冰雪摄影展、欢乐冰雪周等特色主题活动 [3] - 促销冰雪户外服装服饰、运动休闲装备等商品 [3] -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室外小型滑雪场、滑冰场、室内冰场等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 [3] - 支持在社区、公园、商业广场、旅游景区(点)建设冰雪娱乐设施 [3]
创新服务接地气 “一老一小”情系民生百姓可感可及
央视网· 2025-06-04 11:49
学前教育法实施与托育服务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 [1] - 国家卫健委2024年9月数据显示 超30%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 但全国实际入托率仅7.86% [3] - 上海市静安区推出"萌芽工程" 依托幼儿园资源开设6个月至3岁小月龄托班 分设"萌萌班"(6-12个月)、"芽芽班"(12-18个月)、"泡泡班"(18-24个月)、"点点班"(2-3岁) [5][7] - 托育机构采用家长渐进式入园陪伴模式 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婴幼儿适应从家庭到集中照护的过渡 [7][8] 托育行业人才供需与培训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 行业人才缺口近100万人 [11] -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涵盖心理发展、早期活动指导、疾病预防与急救等 [12] - 北京市昌平区开展托育从业人员专项培训 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操技能 [11]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推进 - 国家3部门发布试点方案 优先在老龄化程度深的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一级护理需求高的科室试点 [13][15] - 医疗护理员取代传统护工概念 需经医院专业培训 与医护团队配合度更高 [18] - 广东省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一对三"服务140元/日 "一对一"最高280元/日 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21][22] - 试点地区费用普遍下降 但暂未纳入医保 [21]
破解“带娃难” 如何让婴幼儿家庭“放心托”?
央视网· 2025-06-04 07:03
政策与行业现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 [1] -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 超三成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 但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 [1] - 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目标为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 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19] 地方实践与模式创新 - 上海静安区推出"萌芽工程" 依托幼儿园开设6个月至36个月全年龄段托班 提供半日制/全日制弹性选择 [2][3][4] - 北京昌平区开设12个月以下"乳儿班" 师生比达1:1.5至1:2 朝阳区推出计时托服务 单日最高接待50组家庭 [7][10][13] - 浙江杭州推行"医育结合"模式 安排保育老师跟诊学习 妇幼医生定期指导 政府通过公建民营降低托育机构成本 [14] 市场需求与人才缺口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 人才缺口近100万人 复合型照护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15] -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 课程涵盖心理发展/急救等 第四学期安排6周实习 [17] - 多地将托育人才培养纳入学前教育师资规划 加强急救技能等实操培训 [16][18] 供需矛盾与改进方向 - 专家指出托育服务存在结构性矛盾 家庭需求与机构供给能力不匹配 需加强网点布局与信息透明度 [20] - 跨部门协同监管是关键 需整合卫生/教育/市场监管等多方资源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