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退保
搜索文档
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之“防范非法金融中介”: 火眼金睛识黑产 专业耐心保权益 太平人寿揭穿“全额退保”陷阱 守护百姓钱袋子
中金在线· 2025-09-19 09:05
行业风险动态 - 打着“代理退保”幌子的非法金融中介活动屡见不鲜,严重损害消费者财产和信息安全 [1] - 黑产中介利用消费者急迫心理和对保险知识不熟悉的弱点,以“全额退保”为诱饵,教唆消费者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恶意投诉保险公司 [4] - 客户Z女士与黑产中介签署《代办业务委托合同》,同意对方使用其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信息,并承诺支付退保费用的50%即约5万元作为报酬 [4] 公司应对案例 - 公司服务人员凭借专业经验发现客户Y阿姨投诉中存在多处疑点,如言语矛盾及退保原因与保单实际情况出入较大,识别出非法中介参与 [3] - 通过上门走访和真诚沟通,公司工作人员获得客户Y阿姨信任,使其透露曾向黑产中介支付1000元手续费并签署协议约定再支付约2600余元 [3] - 公司工作人员向客户Z女士耐心解释退保将导致保障中断、现金价值损失、重新投保成本增加等后果,使其意识到风险并终止与黑产人员联系 [4] 公司消费者保护举措 - 公司将消费者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强化消费者金融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5] - 公司通过95589客服电话或线下营业网点等正规渠道处理客户退保或保险纠纷诉求,提醒消费者警惕“代理退保”黑产 [4] - 公司在3·15、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金融教育宣传周等期间持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5][6]
华泰人寿山东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之消费者退保风险提示:警惕“全额退保”陷阱!守护您的保险权益
齐鲁晚报· 2025-09-17 13:20
非法代理退保风险 - 非法代理退保通过冒充律师或维权专家 以100%全额退款为诱饵实施诈骗 [1] - 常见手段包括制造焦虑情绪 夸大保单陷阱 以及索取身份证 银行卡 保单原件等敏感信息 [1] - 不法分子以手续费或材料费名义收取退保金20%至50%的定金 非法获利可达48.96万元 [1] 合法退保途径 - 犹豫期内退保可在签收保单后15天内操作 仅扣除不超过10元工本费 资金在3至5个工作日内全额到账 [2] - 如遇销售误导或代签名等销售违规情形 消费者可凭证据通过12378热线等渠道申请全额退保 [2][3] - 犹豫期外退保通常仅返还现金价值 前3年现金价值通常低于已缴保费的50% [4] 退保的潜在损失 - 退保可能导致保障中断 例如30岁男性退保后若不再投保 至60岁时可能损失约230万元养老金 [6] - 个人信息泄露给非法中介可能被用于洗钱或诈骗等犯罪活动 造成进一步财产损失 [6] - 参与伪造证据或恶意投诉等行为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追责风险 [6]
厦门金融监管局:警惕“非法中介” 做好“四要四不要”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27
行业风险概况 - 金融消费市场快速发展伴随不法中介机构活动增加 这些机构以代理退保、代理理赔、代理销售为幌子 通过虚假承诺和编造证据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 [1] 非法中介陷阱分析 - 全额退保陷阱: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和电话短信等渠道 宣称可协助全额退保并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 教唆消费者编造销售误导证据并通过恶意投诉等方式要求保险公司提高退保金额 最终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骗取前期费用 导致消费者损失远超正常退保并失去原有保险保障 [2] - 人伤黄牛套路:不法分子在事故现场或医院附近以高额赔偿和快速理赔为诱饵 诱导受害人委托其代理 通过伪造医疗证明和夸大伤情等方式要求提高赔偿金额 导致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且个人敏感信息被转卖用于非法活动 [3] - 统筹保险骗局:不法分子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 以正规商业车险名义误导消费者购买非保险业务的机动车辆安全统筹 以低廉价格吸引消费者但经营者非持牌保险机构 一旦发生事故消费者可能面临无法获得足额赔偿的风险 [4] 消费者应对指南 -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办理保险业务 保护个人信息 理性评估风险 并通过官方客服热线和投诉维权热线等正规渠道依法维权 [4] - 消费者不要轻信第三方代理 不要签署空白授权书 不要参与伪造证据 并应及时通过正规途径解决纠纷以避免损失扩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