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六稳
icon
搜索文档
关键时刻必有关键抉择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经济政策与战略方向 -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在关键时刻和重要节点及时研判形势并作出决策部署 [1] - 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向前 不断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1] - 2014年提出"新常态"概念 指明经济发展大逻辑 强调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 [2] -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发展理念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实施"六稳"工作 面对世纪疫情部署"六保"工作 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3] - 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 - 202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对经济工作作出重要指引 [5] - 实施降准降息 提振楼市股市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 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7] - "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 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达140万亿元左右 [7]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消费对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巩固 [7]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河南洛阳轴承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向高端制造转型 坚持走自主发展实业道路 [1]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18] - 强调坚守主业 做强实业 加强自主创新 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 指引制造业转型升级 [19] -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 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19] 改革开放与市场建设 -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坚定以开放求发展 以合作谋共赢 与美方举行多轮经贸会谈 [8] - 深化改革开放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途径 [20] - 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实现跨网交易 迈出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建设重要一步 [20] -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 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20]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正式启动 推动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21] 供需关系与内需市场 - 电影《哪吒2》激活衍生品和潮玩产业 海尔一体三滚筒洗衣机回应新需求 中国潮玩LABUBU火爆全球 [14] -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 [14] - 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 投放具体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 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16] 绿色发展与国际承诺 - 宣布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10] - 承诺凸显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战略定力 [10]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5年中期)-稳舵远航的中国宏观经济-CMF
搜狐财经· 2025-06-26 16:43
政策导向 - 政策治理目标从"六稳"调整为"四稳",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体现政策内核延续性与精准化[12] - 2025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1770万人,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创新高[12] - 政策抓手从关注结果转向治理源头,整合金融、外贸等领域为稳企业和稳市场,突出市场主体核心地位[13] - 战略自主性提高,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14] 经济运行 - 2024年中国经济体量突破130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5.4%,主要驱动力为出口、基建投资和消费补贴[15] - 1-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6%,对非美出口增加及企业"以价换量"策略形成支撑[17] - 前5个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5%,"两新"政策和消费券补贴效果显著,杠杆倍数达1:3~1:4[22] - 1-5月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4%和8.5%,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26] 出口挑战 - 出口企业面临政策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及转内销难度大三大问题[46] - 对美出口中"以价换量"产品占比近1/3,价格上涨产品占比近一半,显示部分商品定价权较强[17] - 5月中美集装箱船出港量环比降22.6%,"抢出口"效应减弱,下半年出口压力将显化[35][38] 投资潜力 - 2025年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特别国债1.8万亿,新增专项债4.4万亿,广义赤字率升至9.8%[24] - 中国资本形成率保持41.1%高位,"高储蓄"支撑"高投资",政府举债具备空间[48][51] - 高技术、新基建、民生等领域投资潜力大,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拉动GDP增长1.7~1.9个百分点[24] 消费趋势 - 头部城市消费分化,北京/上海社零负增长,但服务消费同比增长4.7%[25] - 2025年以旧换新资金规模达3300亿元,预计拉动社零增长1.5~2个百分点[22] - 家电行业补贴拉动率最高达4.2,家居和汽车在2.3~4.2之间,但耐用品消费政策效果可能趋弱[22][44] 物价与内生动力 - 5月CPI同比-0.1%,PPI同比-3.3%,GDP平减指数连续8季度为负,显示需求不足[29] - 一线城市房价下跌、股市波动制约居民预期,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均值影响消费[25] - 改善性需求支撑房地产市场,120平方米以上户型成交占比提升[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