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搜索文档
未名宏观|2025年6月进、出口点评——日内瓦会谈效果显现,中美贸易降幅明显收窄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7:36
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 2025年6月中国进出口总额5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3251.8亿美元(+5.8%),进口2104.1亿美元(+1.1%),贸易顺差1147.1亿美元 [1] - 出口增速较前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由负转正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2024年6月进口同比-2.4%)[1][6] 出口结构分析 - 对美出口同比-16.13%,但降幅较前月收窄18.39个百分点,主因日内瓦会谈缓解超高关税问题 [4] - 对东盟出口保持高增长(+16.82%),对欧盟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7.59% [4] -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59.67%(1940.23亿美元,+8.24%),其中集成电路出口172.19亿美元(+24.2%),汽车出口107.5亿美元(+23.08%)[5] - 传统产品出口持续下滑,箱包(-7.1%)、鞋靴(-4.0%)连续两年负增长 [5] 进口结构分析 - 从美进口同比-15.5%,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从日本进口增速显著回升至10.86%(基数效应驱动)[6] - 大宗商品进口分化:1-6月铁矿砂(-3.0%)、原油(+1.4%)、煤炭(-11.1%)、钢材(-16.4%)[7] - 粮食进口累计同比下降25.4%,但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 [7] 外部需求环境 - 主要贸易伙伴制造业PMI改善:美国52.9(荣枯线上)、日本50.1(2022年10月以来首次扩张)、欧元区49.5(仍收缩但高于2024年均值)[3] - RCEP协议持续释放外贸红利,出口结构优化支撑东亚贸易 [8] 行业趋势展望 - 出口面临三重挑战:欧美政权更迭带来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关税壁垒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8] - 进口复苏动能:国内稳经济政策发力拉动内需,但房地产低迷抑制大宗商品进口 [8]
巨头麦肯锡裁员10%:人类最聪明的大脑,也要被AI“优化”了?
36氪· 2025-06-11 15:30
华为管理变革案例 - 1998年华为内部管理混乱,产品交付率不足50%,任正非斥资20亿元聘请70名IBM顾问进行管理变革,顾问每小时收费300-680美元[1][25] - IBM为华为实施IPD、ISC等八大系统性管理变革,持续5年总花费超40亿元,奠定现代管理基础[25][26][27] - 1997年华为已跻身中国电子百强前十,但快速扩张导致大公司病[24][25] 咨询行业发展历程 - 1926年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麦肯锡创立公司,1937年马文·鲍尔将其转型为现代管理咨询公司,建立职业标准[11] - 1963年BCG创立并开发BCG矩阵等战略工具,1973年贝恩咨询成立并强调结果导向[11][12] - 上世纪60-80年代诞生波特五力、7S模型等经典分析框架,成为商学院核心课程[12][14] 麦肯锡现状与挑战 - 过去18个月裁员超10%,员工从45100人降至40000人,逆转扩张计划[1][2] - 2023年营收160亿美元但未公布2024年数据,新晋合伙人仅200名为多年最低[6] - 2024年因阿片类药物咨询和南非行贿案累计支付7.72亿美元罚款[6] 行业薪酬与人才 - 2023年麦肯锡MBA起薪19.2万美元,本科11.2万美元,加奖金可达26.7万/14万美元[17] - 合伙人年收入数百万美元,远超加州家庭收入中位数76190美元[17][18] - 招聘难度评级3.9/5.0,偏好哈佛/牛津等顶尖院校复合型人才[20] 行业衰退原因 - 信息过剩下通用知识框架失效,AI工具取代基础分析工作[30][34] - 项目均价2015-2020年下降15%-20%,客户倾向短期针对性项目[29] - 硅谷银行风险评估失败、赫兹网站开发丑闻等案例损害公信力[32][33] 历史对比与转型 - 1990年代德隆集团花费100万美元购买麦肯锡番茄市场报告,当时信息稀缺[22] - 2008年后咨询预算缩减,麦肯锡"新常态"概念成最后全球性商业引领[28] - 埃森哲2023年裁员1.9万人同时投资30亿美元AI领域[6]
2025麦肯锡报告:中国茶的消费市场在这里!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51
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下的茶产业变革 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进入"新常态"阶段,呈现增速放缓但韧性十足的特点,茶产业随之发生结构性变革 [1][6] - 消费者信心趋于稳定但群体分化明显,农村市场潜力释放而一二线城市高收入群体信心回落 [11][14][15] - 消费决策更注重个人价值实现,功能性茶饮、茶文旅等硬需求领域将迎来增长 [19][22] 消费趋势对茶行业的影响 趋势一:消费韧性显现 - 2025年年度总消费额预计增长2.3%,与2024年2.4%的预期基本持平,显示消费韧性 [6] - 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由-0.5%回升至0.0%,表明消费收缩趋势止稳 [6] - 茶行业应聚焦"质价比"突围,强化茶叶品质、产地溯源与制作工艺等核心价值 [8] - 健康属性成为关键突破口,茶叶与健康生活的天然契合度可拓展消费群体 [10] 趋势二:消费群体分化 - 农村高收入年轻群体乐观度显著提升:农村高收入者(>7.6K)乐观比例同比上升11%-19% [14] - 一线城市高收入X世代(42-57岁)乐观比例下降14个百分点,婴儿潮一代(58-65岁)下降18个百分点 [17] - 下沉市场策略见效:蜜雪冰城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成功抢占三四线市场空白 [14] - 针对不同群体需差异化策略:下沉市场侧重质优价平产品,谨慎客群强调健康属性与价值平衡 [18] 趋势三:价值消费崛起 - 教育、健康服务、医疗和旅游成为消费增长重点领域,增长率达5%-7.2% [21] - 功能性茶饮迎来机遇:助眠茶、减脂茶等拼配中草药的养生茶产品需求上升 [22] - 茶文旅融合加速:茶艺培训、茶山研学、茶道课程等沉浸式体验服务潜力巨大 [22] - 行业进入"价值深耕"阶段,需重构产品价值、场景体验与品牌内涵 [25] 数据亮点 - 年龄分层差异:Z世代(18-25岁)消费意愿降幅最小(-5%),显著优于婴儿潮一代(-4%)[12] - 城市级别差异:三线城市消费信心最强(79%乐观比例),一线城市降幅最大(-7%)[12] - 收入分层差异:农村高收入群体(>7.6K)消费意愿增幅达14%,远超低收入群体(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