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少数监管

搜索文档
新华解码丨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瞄准“关键少数”健全激励约束
新华社· 2025-07-25 20:21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着重健全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链条管理制度,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 [1] - 新规聚焦上市公司治理核心环节,回应市场关切,持续升级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 [2] - 修订后的准则进一步与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职责等规定 [3] 董事及高管管理强化 - 新规明确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强化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审核责任 [2] - 强化董事、高管从事同业竞争、利用公司商业机会等行为的披露要求,要求决策前充分收集信息 [2] - 完善离职管理,要求对离职后的追责追偿作出安排,离职时对其未尽义务做好审查 [2] - 针对个别公司高管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仍任职、资格把关不严、提前辞职规避责任等问题作出监管安排 [5] 激励约束机制完善 - 要求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董事、高管薪酬结构和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 [2] - 完善薪酬支付机制,通过止付追索、递延支付等安排实现利益绑定 [2] - 确立薪酬与业绩匹配原则,如业绩未实现高管应退还多发的薪酬,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需退回薪酬 [6] - 督促建立科学合理、激励和约束并举的薪酬制度,鼓励创造价值同时防范滥用职权 [5]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行为规范 - 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强化非重大不利影响同业竞争的披露 [3] - 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完善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识别、审议要求 [3] - 针对股权较集中的上市公司,有利于完善治理机制、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 [6] 上市公司治理改革成效 - 2023年公司法修订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强调控股股东、实控人和董事、高管的义务和责任 [7] -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落地,督促独立董事积极履职,发挥监督作用 [7] - 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2.4万亿元,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8] - 因公司治理缺陷导致的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行为被严厉打击,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