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设备国产化

搜索文档
以科技之力 守护荒漠中的能源“动脉”
新华网· 2025-07-01 17:12
西气东输四线甘宁段投产 -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甘宁段成功投产,管道全长1162公里,穿越戈壁荒漠等复杂地质和生态脆弱区域 [1] - 国家管网集团通过科技手段攻克恶劣自然环境下的建设难题,强化国家能源战略通道稳定性 [1] 高科技装备应用 - 智能巡护系统、抢险特种车辆(如工程抢险车、全地形叉装车等)组成完整应急救援矩阵,突破地形限制实现快速抢修 [3] - 四足机器人可负重40公斤以20公里/小时速度穿越复杂地形,并搭载气体检测模块进行现场处置 [5] - 人形机器人配备3D激光雷达和12自由度关节,实现0.1毫米精度操作,模块化机械臂支持高危作业人机分离 [5] 智慧管道建设 - 智能巡护系统结合智慧管道综合管理平台,实现风险感知、数据分析、自动报警和应急决策的闭环管理 [7] - 山地高原场景应用边坡雷达、便携式盘车设备、高原氧舱等装备,提升抢修效率并保障人员健康 [7] - "空天地一体化"防控体系整合智能监控、无人机等技术,构建立体化巡检和异常处置网络 [9] 甘肃公司运营数据 - 甘肃公司管理52条油气管道总里程11841公里,库容286万立方米,年输送天然气1100亿立方米、原油3500万吨、成品油2700万吨 [9] - 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关键设备国产化升级,建成智能站场实现远程诊断和智能化管理 [9] 国家管网集团战略定位 - 作为西气东输系统运营者,公司通过科技赋能保障能源动脉安全稳定,服务民生需求并支撑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建设 [10]
人生竞赛永远没有结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
人民日报· 2025-06-04 08:32
本报记者 张佳莹 郝迎灿 1959年8月31日,本报刊发报道《竞赛还没有结束》,讲述了本溪第一钢铁厂一号高炉积极竞争、提高 高炉利用系数的故事。李依依那时只有26岁,是一号高炉的工长。 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简称"金属所")工作至今,李依依曾担任金属所所长和党委书记, 连续主持和参加5个五年计划(规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完成动车组转向架等关键设备国产化, 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现在,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2岁的李依依在国家重大战略科研项目中担任顾问,依旧活跃在科学研究 最前沿。 "1954年,我在北京九院校运动会破过80米栏跨栏纪录,14秒20!"当科学家回忆往事,竟首先提到田径 比赛。冲过终点线的瞬间让她着迷。 眼前的李依依,虽在鲐背之年,却步伐稳健,话语铿锵,讲到激情处,"我就不信不行"脱口而出。这分 明还是70年前那个一心冲刺的年轻人! 凭着不怕困难的倔、争分夺秒的急、绝不服输的刚,她在高炉炼铁,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工长;又在金 属所做研究,带领团队连续取得突破。《科学》杂志曾写道,沈阳有一个"由一名中国极少数的、杰出 的女科学家领导的金属研究所"。 ...
常辅股份(87139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2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至 16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3] - 参会单位包括中信证券、平安基金等多家公司,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杜发平及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许旭华 [3] 2025 年一季度营收下降原因 - 普通及智能型产品营业收入 2992.85 万元,同比下降 389.57 万元,降幅 11.52%,因工程项目订单减少 [4] - 核电产品营业收入 1413.94 万元,同比下降 863.70 万元,降幅 37.92%,因 2024 年底在手订单交货期大多在一季度之后,交付订单减少 [4] 提高普通及智能产品营收措施 - 加大 ZE、QF 系列产品市场推广力度 [5] - 狠抓新品开发,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多方面工作,制定相关标准 [6] - 开展行业调研,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拓展国内新市场和国际市场 [7] 核电产品情况 - 公司较早涉足民用核电领域,研发了多代核电技术要求的产品 [8] - 2020 年多个核电项目通过评审及鉴定,近年还研发了多种核电产品,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8] - 未来针对特殊应用环境和需求,开展相关设计,研发改进产品,解决国产化问题 [9] 核电产品市场份额 - 公司及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 2009 年首批取得相关许可证,有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占比较高 [10][11] - 川仪股份、扬州恒春电子取得资质较晚,目前只能生产 K3 级别产品 [11] 2025 年 4 月核电项目情况 - 国务院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五个核电项目,共 10 台核电机组,公司核电部将争取订单 [11] 核聚变领域情况 - 公司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提供产品,目前对业绩影响小,将持续关注发展趋势 [12] 核电市场发展前景 - 核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选择,政策支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13] - 预计 2035 年核能发电量占比达 10%左右,减排二氧化碳约 9 亿吨;2060 年占比达 18%左右,核电长期发展空间可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