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领域改革
搜索文档
赵伟:“十四五”规划回顾与“十五五”规划前瞻(《中国外汇》8月第16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10-22 14:56
“十四五”规划回顾 - 经济发展模式从速度优先转向质量优先,不再设定具体GDP增速目标,而是强化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等质量指标[6] - 民生福祉权重显著提升,规划设置7项民生类指标占比超三分之一,涵盖居民收入增长、婴幼儿托位数、人均预期寿命等[6] - 安全维度全面强化,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安全保障指标,产业发展更注重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6]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万亿大关,预计2025年达140万亿元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7]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至2.68%,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期末增长近5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以上[8] - 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每年1200万人以上,但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进度滞后于预期[8] - 节能减排政策从行政指令向市场导向转型,2024年6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4.2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速仅2.6%[9] “十五五”规划前瞻 - 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比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需保持年均4%左右名义增速(实际GDP增速约4.5%)[12]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从2025年20%提升至2030年2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1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300多项改革任务要求2029年前完成,涵盖经济体制、科技人才、绿色转型等15个领域[14] - 规划核心围绕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例如半导体领域加大芯片制造、设计等核心环节投入[16] - 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释放内需潜力,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16] - 国家发改委2024年分两批发布研究课题,聚焦世界经济走势、全球科技产业变革、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外部环境[17][19] - 第二批课题着力战略落地,涉及交通运输体系、职业教育改革、医药卫生体制、金融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19][20] - 工信部聚焦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国资委强调新兴产业培育,交通运输部推进智慧交通与多式联运体系建设[20][21] - 关键时间节点包括2025年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反馈建议,2026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规划纲要[22]
GDP、赤字率、关键领域改革:2025两会五大看点
和讯· 2025-02-27 17:11
两会经济政策展望 - 2025年全国GDP增长目标或设定在5%左右 以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目标 需年均实际增速4.7% [2] - 31省加权平均GDP目标为5.3% 较2024年下调0.1个百分点 15个下调目标省份占全国GDP31.8% [3] - 经济大省继续发挥支撑作用 7个经济大省2025年GDP加权平均增速5.3% 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3] 财政政策方向 - 预算赤字率或提高至4% 对应赤字规模约5.6万亿 广义赤字规模或超14万亿 [5] - 建议安排1万亿元以上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两重" 预计拉动GDP增长0.5-1个百分点 [6] - 新增专项债额度建议4.5万亿 考虑2万亿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后 或达6.5万亿 [6] 消费与内需提振 - 服务消费尚未回归常态化路径 商品消费已基本修复 需通过消费结构升级带动需求扩大 [9] - 建议财政支出从基建转向民生 增加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服务供给 发展银发经济 [10] - "两新""两重"政策将持续扩围 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 [11] 关键领域改革 -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推进 草案二审稿增加禁止违规收费等规定 突出法治保障作用 [13] - 财税体制改革受关注 需解决央地事权责任划分问题 释放地方积极性 [14] 未来产业发展 - 多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北京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20个领域 [14] - 深圳竞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赛道 打造"无界之城" 刺激政策强调"人工智能+消费"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