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产业化
搜索文档
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圆桌二:链主企业揭秘如何赋能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
机器人圈· 2025-09-26 17:29
具身智能产业现状与挑战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向物理世界延伸的关键载体,已从实验室研究逐步进入产业领域 [3] - 技术突破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生态构建需覆盖感知、决策到执行各环节,实现从单点技术突破到整体集成、从示范场景到规模商用 [3] - 生态构建面临技术成熟度、供应链安全、商业闭环、资本协同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链主企业的支持 [3] 产业发展核心困境 - 众多企业面临典型的"技术、成本、规模"三角困境,三者存在内在关联又相互制约 [3] - 技术需通过场景验证,而场景对技术可控性有要求,同时若没有量产规模,技术成本的可控性便无法实现 [3] - 该困境是所有创业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技术不成熟、未大规模量产且成本无优势时,投资人的资金是帮助创业企业跨越周期的重要保障 [8] 链主企业赋能模式 - 长城资本通过联合研发、产品定义、集中采购向被投企业模块化输出精益化生产能力,其20万以上车型占比达30%,具备较强玩乐属性,为具身智能协同提供良好应用基座 [4] - 讯飞创投非常愿意开放自身掌握的场景,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技术赋能,如以极低收费提供交互能力,协同开发,避免创业企业重复造轮子 [8] - 头部车企与算法公司通过"股权关系纽带+赋能"形成一对一合作模式,例如长城投资元戎、上汽投资Momenta、奇瑞投资轻舟,实现"有鸡有蛋,共同孵化",打通数据闭环 [4] 场景落地策略 - 徐工产投采用"漏斗式"场景渗透策略,优先选择矿卡这一特定场景推进L4自动驾驶应用,聚焦封闭式矿区、短倒等场景 [11] - 选择矿卡场景的优势包括技术容错度更高降低初期落地风险,以及矿卡制造成本本身较高能够承受早期自动驾驶技术成本高的问题 [11] - 前期场景积累的技术、数据可复用到更难的场景,实现技术迭代,随着技术成熟与规模推进,成本逐步下降,新场景反哺更多数据形成正向循环 [11] 创业企业成功要素 - 创业企业需要慎重选择技术可达且规模量产后的投资回报率能令客户满意的场景落地 [8] - 链主企业将优势能力向上游企业转移,为被投资企业平衡理想技术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提供支持 [3][4]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智元、宇树获1.2亿元大单,人形机器人内外双驱
浙商证券· 2025-07-21 18: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实业、资本双轮驱动,具身智能产业化进程加速,监管层鼓励并购重组 [3] - 2025年国际巨头量产、国内龙头入局,进入内外双驱的产业扩张期,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03万台,空间约3185亿人民币 [3] - 人形机器人量产时代来临,百万台缔造千亿市场空间,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25日,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在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 - 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中中标,项目总预算约1.24亿元(含税),智元中标7800万元(含税)的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采购包,宇树中标4605万元(含税)的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等采购包 [3] - 7月8日,上纬新材表示上海智元恒岳拟至少收购其63.6%的股份 [3] - 7月8日,云深处宣布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3] 全产业链市场空间 - 从单机价值量占比看,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比超10%,原有市场空间较小的核心零部件预计将因市场放量有较大弹性 [3] - 从竞争格局看,行星滚柱丝杠等是当前国产化提升空间较大、技术壁垒较高的核心环节 [3] - 从核心能力看,丝杠、减速器、灵巧手、传感器各有其核心壁垒和优化方向 [3] 投资建议 - 聚焦确定性龙头、低估值标的,在三大必要条件下寻找势差,买小、买新、买低、买龙头 [3] - 重点推荐上海沿浦、杭叉集团等标的,涵盖整机/集成、灵巧手/电机等多个领域 [3] - 重点关注均普智能、江苏雷利等公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