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向昊天:从经济学视角拆解养老体系痛点,筑牢银发经济根基
新华财经· 2025-11-02 09:3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面临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的双重挑战 核心议题是解决养老资金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需通过优化储蓄机制 完善保险保障和平衡产业发展来应对 [1] - 养老产业发展需在高端化与普惠性之间寻求平衡 政策设计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关注农村与弱势群体的需求 养老金融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公平问题 [2] 养老三支柱体系 - 国家已建立覆盖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三支柱体系 [1] - 第三支柱存在参与率偏低和账户空置率高的突出问题 [1] - 建议在严格监管下允许个人非医疗紧急时支付罚金提前动用部分个人养老金以提升吸引力 [1] - 建议对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进行更精细化设计 [1] 保险保障与风险 - 老年人面临医疗支出与失能照护两大主要财务风险 [2] - 长期护理保险已在部分城市试点 但整体覆盖率低且利用率不足 [2] - 应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全国统筹步伐 推动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 长护险的有效衔接 [2] - 可通过税收优惠和社区宣传等方式提升公众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意愿 [2] 养老产业发展 - 产业发展需平衡高端化与普惠性 不能仅靠高端养老社区解决全民养老问题 [2] - 必须通过年轻时进行保险规划与长期储蓄 为中低收入群体构建可持续的养老支付能力 [2]
易方达基金陈彤:亟待建立投顾参与的养老体系
新华财经· 2025-05-25 19:55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养老体系亟待投资顾问深入参与 需从顶层设计入手进行改革 具体建议包括引入投顾至养老个人账户 建立统一管理平台等[1] - 投资顾问业务需坚守“服务”本源 通过全权委托模式提供基于账户的多方位服务 并融合AI技术提升效率与普惠性[1][5]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成效 - 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五年多以来成效显著 易方达基金投顾累计服务超12万个人客户及百余家机构客户 自服务上线以来盈利客户占比约70% 2024年投顾服务规模增长率达85%[2] - 投顾用户投资体验更佳 近一年 近两年和近三年投顾账户盈利数占比均高于基金单品 分别高出约27.1% 10.9%和11.2%[2] - 投顾用户平均持有时间远高于非投顾用户 投顾服务客户的账户平均盈利水平较非投顾服务客户提升接近12%[2] 投顾服务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 完整闭环的顾问服务应包含多个环节 可由多个机构共同提供 投资顾问应坚持买方立场 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服务[3] - 投顾人员需求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未来十年美国将出现9至11万的线下投资顾问短缺 AI和科技预计可提高顾问7%-15%的生产力[3] - 客户对全面建议的需求增长 寻求更全面建议投资者比例从2018年的29%增长到2023年的52% 近80%受访富裕家庭愿为人工服务支付50个基点或更高价格[3] - 投顾业务是基于账户而非产品 全权委托是发展趋势 北美投顾管理总规模中投顾全权委托资产达117万亿美元 占比91.3%[4][5] 投顾行业专业体系建设 - 国内基金顾问人员尚无特定从业资格认证 行业传闻证监会已委托基金业协会建立投顾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与认证培训体系[4] - 易方达投顾培训体系时长为9个月 包含100学时基础课程 未来将不断提供丰富培训资源以提升团队专业度[4] AI技术在投顾服务中的应用 - 基于标准化内容与流程 依托顾问工具矩阵可实现专业化 个性化服务 利用大模型等AI技术可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助力普惠化[5] - 应发挥大模型在表征学习 泛化推理与知识整合的优势 与其他技术深度融合构建综合性解决方案[5] 投顾参与养老体系的建议 - 建议养老个人账户引入基金投资顾问 待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对成熟定型后适时引入[6] - 建议建立统一管理平台 以便投顾为客户养老提供统一管理和规划服务 目前第二 三支柱仅有银行账户 未能实现跨平台交易[6] - 建议第二支柱允许个人选择投资策略 目前年金采用企业决策方式管理 可逐步过渡至个人自由选择[6] - 建议打通第二 三支柱账户 截至2024年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万亿元 职业年金规模3.11万亿元 个人养老金账户超7200万 规模2535亿元 但账户未打通[7] - 建议设立跨行业投资顾问牌照 使养老投资由产品化转为账户管理 当前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范围已扩大至理财 储蓄 保险 公募基金 国债等 但覆盖所有产品的顾问尚未形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