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创新赋能棉花产业:喀什地区“收入保险+订单收购+场外期权”模式开启棉农收益保障新范式
期货日报网· 2025-08-15 11:30
创新模式启动 - 喀什地区启动"收入保险+订单收购+场外期权"多方协同创新模式 [1] - 太平洋产险喀什中支成功落地500万元棉花收入保险 [1] - 该模式为棉农收益保障开启精准高效新范式 [1] 模式设计优势 - 收入保险覆盖价格与产量乘积(即收入本身) [2] - 系统性覆盖灾害减产或市场供过于求导致的"丰产不丰收"风险 [2] - 显著优于仅覆盖价格波动的传统价格险 [2] - 形成"价格有对冲、销售有订单、收益有保障"闭环体系 [2] 参与主体与运作 - 太平洋产险提供收入保险兜底 [2] - 浙商期货通过期货专业服务分散价格风险 [2] - 中棉集团、华孚时尚等企业以订单收购结合场外期权稳定销售收益 [2] 试点成效 - 2024年试点承保种植面积6870亩 [2] - 实现保险理赔56.14万元 [2] - 在价格下跌与单产受损叠加情况下提供综合赔付 [2] 2025年扩展计划 - 试点范围扩展至喀什市等7个县市 [3] - 承保棉田4.2万亩 [3] - 保障金额超1.092亿元 [3] - 保费预计750万元 [3] 资金支持结构 - 喀什地区财政投入300万元 [3] - 新疆棉花期货公益专项基金支持保费125万元 [3] - 期货公司补贴150万元 [3] 政策与行业意义 - 财政资金介入显著提升保障覆盖面 [4] - 政府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政策效果实现质的飞跃 [4] - 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稳健发展和农户持续增收探索出新路径 [4] - 标志着地区在推动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方面走在前列 [4]
苏州112.8万亩小麦上保险
苏州日报· 2025-06-17 05:47
夏粮生产与农业保险 - 苏州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面积达112.8万亩,覆盖98.3%的播种面积,为4622户次农户提供11.28亿元风险保障,较去年同期增长28.37% [1] - 通过财政补贴85%以上保费的政策杠杆,实现每1元财政投入撬动25元风险保障的乘数效应 [1] - 创新构建"农业主导+气象预警+保险托底"的联防联控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管控关口前移 [1] 灾害应对与应急响应 - 暴风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启动"预警—查勘—理赔"绿色通道,运用无人机巡航拍摄技术完成511户设施农业受灾定损,521万元赔款一周内到账,较常规流程提速40% [1] - 统筹应急资金1530万元,实施叶面肥喷施217.1万亩次、人工增雨6次,抗旱补水6.34万亩,各承保机构投入防灾减损资金52.23万元 [2] - 推动小麦试验田单产逆势提升,张家港市攻关田创下685.51公斤/亩的江南麦区新纪录 [2] 智慧农业与技术创新 -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运用卫星遥感对小麦实施全周期动态监测,灾害识别准确率达92%,较传统人工查勘效率提升4倍 [2] - 创新"无人机+AI"定损模式,在9.73万亩受灾区域应用无人机航拍,定损精度达95% [2] - 通过微信服务号、短信平台向2.3万农户实时推送气象预警及减灾减损建议 [2] 未来发展计划 - 持续深化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探索更多"保险+"创新产品 [2] - 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