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全面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先弄懂有机肥的门道
中国环境报· 2025-05-27 11:10
农业绿色转型政策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1] - 生态循环农业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 [1] - 有机肥施用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增强保肥保水能力 [1] 有机肥质量要求 - 有机肥种类包括粪尿肥、堆沤肥、绿肥、饼肥、泥炭等,分为商品化产品和农家肥 [2] - 商品化有机肥需符合国家标准,包装标注有机质、氮磷钾总养分、水分含量及酸碱度 [2] - 优质有机肥应呈深褐色、无恶臭、疏松不黏连,腐熟充分且无有害物质残留 [2] - 自建厂堆制需注重原料来源、碳氮比和发酵翻堆时间与次数 [2] 有机肥施用数量 - 有机肥养分含量低(氮含量2%—4%),每亩需施300kg—500kg商品有机肥,农家肥用量更大 [3] - 用量不足影响作物产量和健康,过量施用(每亩几吨)会导致土壤板结 [3] - 需根据作物需氮量(每亩15kg)科学计算施用量 [3] 有机肥配合施用 - 生态农业强调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品质 [4] - 不同有机肥混合施用(如牛粪、鸡粪、饼粕)可提高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4] - 固态有机肥宜作基肥,液态速效有机肥宜在苗期和开花结果期追肥 [4] - 豆科绿肥可提供大量氮,有机肥用量可按作物需磷量计算 [4] 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 科学施用有机肥需遵循"因地制宜、因需施肥"原则,精准调控种类、用量与方法 [5] - 合理施用可改良土壤、保障产量和品质,避免过量带来的环境风险 [5]
专访中央党校尹建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如何与美丽中国建设一体推进?
中国环境报· 2025-04-29 07:22
农业绿色转型核心观点 - 绿色低碳发展是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底色,通过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化、结构优化[5] - 农业绿色转型当前处于系统深化阶段,强调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与污染防治、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协同推进[8][9] - 绿色转型将分两阶段实施:2024-2027年聚焦基础能力建设,2027-2035年实现全面突破[12][13][14] 资源保护与布局优化 - 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严守18.65亿亩红线,推进盐碱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5] - 发展木本粮油、生态渔业等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优化农业资源布局并增强产业链韧性[5] - 2024-2027年将实施"耕地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重点治理东北黑土区等退化耕地[13]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推进秸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6] - 通过碳汇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开发"农业生态产品目录"纳入黑土地碳汇等[6][14] - 计划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零碳农场,集成生物质供热、CCUS技术实现农场碳中和[14] 技术创新体系 - 重点攻关种业、智能农机装备等关键技术,推动农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6] - 启动"农业绿色科技攻关计划",研发生物固氮、废弃物纤维化等核心技术[13] - 构建"三阶递进"技术体系:前端智能育种、中端精准作业、后端循环利用[14] 产业融合路径 - 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科技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6] - 创造生态农业技术员等新型就业形态,促进农民技能提升与收入增长[7] - 发展气候韧性农业,推广耐旱玉米等品种并配套气象指数保险[14] 政策制度创新 - 将耕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完善生态补偿与碳汇交易制度[10] - 出台农业碳汇核算标准,开展粮食主产区碳汇交易试点[13] - 建立"绿色金融支农专项",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水灌溉等项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