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安全

搜索文档
别让假专家用短视频坑农害农
人民日报· 2025-08-15 07:30
短视频平台假农技专家现象 - 短视频平台出现假冒农技专家 这些账号通过"科普"形式推荐农资产品 但实际效果差且缺乏专业背景 [1] - 部分运营公司批量打造虚假农技账号 出镜人员无农业教育背景 甚至不懂农业知识 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1] - 假专家常用"农业大学""从业几十年"等模糊描述 农民难以辨别真伪 [2] 平台责任与监管措施 - 平台需加强涉农账号审核 注册认证时需核实证明材料 并对关键词进行重点监测 [2] - 应提升涉农投诉响应速度 加大违规账号处置力度 完善运营过程监管机制 [2] - 需提高涉农内容发布门槛 规范平台行为 通过深入调查取证严惩违规者 [2] 行业解决方案 - 正规农技专家可通过短视频平台扩大科普覆盖面 挤压假专家生存空间 [2] - 相关部门需下沉服务 对接真实专家资源 建立农民需求响应通道 [3] - 农民用户需提高信息鉴别能力 避免盲目跟风购买推荐产品 [3] 事件影响与行业警示 - 假冒农资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安全 并损害农民生计 [1] - 农业安全涉及重大利益 需各方协同杜绝平台违规行为 [3]
别让假专家用短视频坑农害农(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45
短视频平台假农技专家现象 - 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假冒农技专家,通过"科普"形式推销劣质农资产品,实际出镜人员无农业背景[1] - 假冒专家账号使用"农业大学""从业几十年"等模糊表述误导农民,推荐产品差评率高且影响粮食生产[1] - 涉农虚假内容已形成产业链,有公司批量运营多个假冒专家账号进行商业化变现[1] 平台治理与监管措施 - 平台需加强涉农账号审核,要求提供资质证明并对关键词重点监测[2] - 应建立快速投诉响应机制,对违规账号加大处置力度[2] - 监管部门需提高涉农内容发布门槛,完善取证流程并从严惩处违规者[2] 行业解决方案 - 正规农技专家应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挤压假冒账号生存空间[2] - 农业机构需下沉服务对接真实需求,建立专家与农民的直连渠道[3] - 农民用户需提升鉴别能力,避免盲目跟风购买网红农资产品[3] 行业影响 - 假冒农资泛滥直接威胁粮食安全生产体系[1] - 虚假内容损害农民生计并削弱其对数字平台的信任度[1] - 现象暴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数字化渠道的监管空白[2]
14亿人饭碗稳了?老挝钾肥“横空出世”全球第二,破中国钾肥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5-17 11:52
全球钾肥储量格局变化 - 美国地质调查局将老挝钾肥储量由7500万吨调高至10亿吨 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钾肥储藏国 储量占比达20.7% [1] - 加拿大保持全球钾肥储量第一地位 储量为11亿吨 占比22.8% [1] -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分别以9.2亿吨和7.5亿吨储量位列第三和第四 占比分别为19.1%和15.6% [1] 中国钾肥供需状况 - 中国2024年钾肥消费量达1872万吨 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8.2% 但本土产量仅630万吨 自给率不足三分之一 [2] - 中国钾肥储量全球占比仅3.7% 约1.8亿吨 且集中在青海 新疆 西藏三地 [4] - 每年需进口超过1200万吨钾肥来保障粮食安全 进口依赖度极高 [2][4] 老挝钾肥资源开发进展 - 老挝可探明钾肥资源折合氯化钾储量达133亿吨 是中国的13倍 且勘探工作仍在持续 [4] - 已有20余家中资企业在老挝布局钾矿开发 其中亚钾国际 东方铁塔 藏格矿业 云天化四家进展最快 [6][9] - 中资企业在老挝的钾肥产能建设进度显著 亚钾国际2025年将达年产500万吨 东方铁塔在建100万吨产线 藏格矿业预计2026年建成200万吨项目 云天化50万吨项目2025年投产 [9] 中老钾肥贸易与物流通道 - 2024年中国从老挝进口钾肥207万吨 较2021年翻两倍多 进口占比从6%升至16.4% [11] - 形成两条主要运输通道:中老铁路经云南进入全国 以及通过越南永安港海运至中国沿海 [11] - 预计到2027年中资在老挝钾肥年产能将达1000万吨 可覆盖中国进口需求的一半以上 [8] 对全球钾肥市场格局影响 - 传统钾肥供应被加拿大 俄罗斯 白俄罗斯三国垄断 三国合计储量占比达57.5% [1][13] - 中国钾肥进口来源集中 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424.38万吨(占比33.6%) 白俄罗斯288.8万吨(22.86%) 加拿大232.88万吨(18.44%) [14] - 老挝钾肥崛起打破原有寡头垄断格局 使中国在钾肥定价和供应安全方面获得更大主动权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