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比记者还高!西牛麻竹笋“笋王”诞生
南方农村报· 2025-07-28 13:04
笋王争霸赛 - 2025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之笋王争霸赛在英德市月桂湖广场举办,现场万人空巷 [3][6][7][9][11] - 来自英德波罗镇的30号麻竹笋以高173cm、重43.7斤、得分92.67分荣膺"笋王"称号 [2][3][27] - 比赛采用量化标准,依据外观、重量、高度、直径四个维度打分,并有100位现场观众评审团投票 [17][18] - 笋王得主陆添获得1万元奖金,其种植的麻竹笋重43.7斤 [27][28] 西牛麻竹笋产业现状 - 西牛麻竹笋是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2024年全链综合产值达109.65亿元 [13][31][32] - 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超17万人,种植农户达9.1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789家 [36][37] - 产自"中国麻竹笋之乡"清远英德,被誉为"蔬中第一珍",鲜嫩爽口、品质卓越 [30][31] 产业发展规划 - 清远将推出2025西牛麻竹笋市场尝鲜计划,与广州酒家等知名餐饮企业合作研发"西牛麻竹笋一桌菜" [39][40] - 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布局"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体验店" [40][41] - 活动有效激发笋农生产热情、提升品牌影响力 [14][15]
价格提升三成!湛江徐闻良姜年销1.5万吨,订单供不应求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05:28
良姜产业概况 - 徐闻县是全国最主要的良姜产区,种植总面积超过6万亩,年收获面积达1.7万亩,占全国总产量的90% [2] - 全县年产干姜约2.8万吨,实现年产值12.7亿元,被誉为"中国良姜之乡" [2] - 良姜产业历史悠久,从宋代开始种植至今已有800多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有"广东十件宝"之一的美誉 [2] 生产加工情况 - 传统晾晒的良姜最高售价12元/公斤,规范化加工的干姜收购价可达16元/公斤,每公斤增收4元 [1] - 现代化生产线日产能达10万斤干姜,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确保无硫规范化生产 [1] - 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清洗、切姜、烘干等工序,相比传统晒制两周的方式更高效 [1] 市场需求 - 国内外市场对徐闻良姜干姜的年需求量约1.5万吨,其中国内8000吨,国外7000吨 [2] - 产品吸引来自广西玉林、安徽亳州、山东平州等地的客户,试运行期间订单供不应求 [1] - 良姜在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和日化用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种植效益 - 良姜种植规模大,亩产约8000斤 [1] - 产业带动了本地农户增收,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采购投资 [2] - 香料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前来采购投资,推动徐闻良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2]
云南凤庆核桃锤“敲”出亿元产业
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盛产核桃,核桃产业是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1] - 凤庆县年产核桃干果17.6万吨,外县调入2万吨以上,总量近20万吨 [2] - 全县实现核桃加工产值29.1亿元 [2]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模式 - 通过开发建设核桃特色产业园,招引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 [1] - 充分利用当地群众手工破壳取核桃仁的传统手艺,组织留守老人和妇女进行小作坊加工 [1] - 人工破壳取仁占比达90%以上,因取仁干净度、完整率高 [2] - 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核桃干果靠人工破壳 [2] 就业与收入情况 - 加工点每年加工销售核桃仁近800吨,加工期持续8个月左右 [1] - 每年从事核桃加工的劳动力在2万人以上,大部分是老人和妇女 [2] - 每年支付的人工劳务费在2亿元以上 [2] - 单个加工点每天有120人前来务工,利用接送孩子间隙工作 [1] 区域协作与原料调配 - 加工点除了加工凤庆当地的干果,每年还会从大理、保山、楚雄等地调运部分核桃原果 [1] - 人工破壳取仁已经成为凤庆县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