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村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广东龙川县支行用精准服务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6 01:10
■本报记者 李美丽 近年来,邮储银行广东龙川县支行以"农"为根、以"小"为基,用金融创新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用精准 服务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能,书写着农村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 破局"农业周期长" 油茶林里的"共富密码" 龙川县是全国油茶种植大县,48万亩油茶林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8个乡镇1200余户农户的"钱袋子"。 但长期以来,"种植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加工升级难"像三道坎,挡住了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脚步。 广东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汇生物")负责人骆碧群对此深有体会。2008年返乡创业初 期,她带着团队研发油茶果脱壳机、引进压榨设备,却因资金短缺卡在"扩大种植规模"和"设备升级"两 个环节。 2016年,星汇生物计划扩种500亩油茶林,骆碧群跑了七八家银行,最终只拿到50万元小额贷款,这笔 钱连买种苗和肥料都不够。 转机出现在2020年。邮储银行龙川县支行在"整镇授信"调研中发现,星汇生物的油茶林有稳定的挂果率 和市场前景。该支行创新推出"树龄分级+挂果潜力+市场反推"的评估模型:10年生盛产期油茶树按年 均产油收益折算价值、5年生幼树按剩余经济寿命预估,再结合土地流转合同、历年 ...
一退一守 农村金融向实而生
证券日报· 2025-09-21 22:52
核心观点 - 农村金融体系正经历由监管导向和市场需求驱动的精准重塑,具体表现为省级农商银行对村镇银行采取“一退一守”的差异化处置策略 [1] 处置策略:区域外村镇银行的“退” - 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家村镇银行启动主发起行变更,体现了对“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监管要求的贯彻落实 [1] - 转让区域外村镇银行股权旨在解决跨区域管理的高成本问题,包括人员派驻和风险监控的滞后性 [1] - 引入本地银行作为新主发起行可实现金融服务与地方经济的精准对接,避免跨区域机构的水土不服 [1] 处置策略:区域内村镇银行的“守” - 海南定安合丰村镇银行在被变更主发起行后,继续由省级农商银行持股90%,此为发挥体系优势赋能基层金融的关键选择 [1][2] - 省级农商银行通过持股,可将成熟的农户信用评级体系、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和数字化技术移植给村镇银行 [2] - 这种“大机构带小机构”的模式旨在将村镇银行从单点作战转变为协同发力,解决其因规模小、资源有限导致的服务痛点 [2] 策略影响与行业格局重构 - “省外转让、省内深耕”的调整形成了新的分工格局:省级农商银行统筹区域内资源,本地机构服务省外市场 [2] - 新格局促使金融资源与地方需求实现更优匹配,省级农商银行得以集中精力打造区域内农村金融生态圈 [3] - 此举打破了农村金融各自为战的壁垒,旨在让金融活水更顺畅地流向需要之处,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3]
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财经眼)——来自四省市农村金融的调研
环球网· 2025-09-01 13:21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与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强调增强改革思维并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 [5] 脱贫地区与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通过绘制金融服务生态图谱 重点支持高原夏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户及草食畜牧养殖户 [8] -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农行融资支持下实现年均产销量1200吨 总产值约1亿元 带动1800多名农民增收(其中超七成为脱贫户)[7][8] - 农业银行在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突破2.4万亿元 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达4758亿元(较年初增长392亿元)[8]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 -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为武隆区仙女山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提供2.2亿元长期授信(已发放8000万元) 通过"肥瘦搭配"模式以经营性设施收益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9][10][11] - 项目改造范围从污水管网20公里延伸至70多公里 道路升级至几十公里柏油铺设 惠及1.6万村民 [10] - 国开行上半年发放涉农贷款超千亿元 探索"治理+产业导入"项目打捆授信模式 [11] 整村授信与信用体系建设 - 农业银行桐庐支行在梅蓉村通过整村授信模式为超400户农户建立档案(覆盖率超93%) 贷款余额超700万元 [12][13] - 农户凭信用可获得无抵押贷款(如经营稳定的豆腐坊主获20万元 蜜梨种植户获30万元 养蜂农户获10万元)[12][13] - 浙江省整村授信覆盖3800多个建制村 贷款规模487亿元 农户信用贷款占比约65% [14] 种业与农业科技金融创新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推出"园区担保贷" 允许企业以专利质押贷款(如农乐南繁公司凭价值超700万元专利获200万元贷款)[16] - 金融机构将科研实力、专利价值等"软实力"纳入授信评估体系(海南银行为种业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5亿元)[17] - 三亚南繁育种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30.24亿元(2024年一季度末同比增长3.35%) 金融服务覆盖种业全产业链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