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值化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刺破“伪净值”泡沫!理财估值整改迎战年中考
北京商报· 2025-06-11 21:51
2025年6月底,银行理财行业将迎来估值整改的关键"年中考"。这场始于监管对"伪净值"现象的强力整 治,正推动行业彻底告别"以丰补欠""自建模型调节收益"的旧模式,向真正的净值化管理加速转型。6 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各家理财公司整改进度虽有差异,但均在按时间表推进,在6月 底完成半年度整改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部整改完毕。整改后,理财产品估值将实现"穿透式"管理,投 资者需直面净值涨跌,这一转变不仅倒逼行业打破"隐性刚兑"依赖症,更促使理财公司提升投研能力与 大类资产配置水平,以专业能力应对净值波动带来的挑战。 监管此举意在打破理财产品"伪净值"现象,此前,部分产品存在"以丰补欠"的操作,这种操作模式在市 场行情向好时,通过投资SPV(特殊目的实体)等结构,积累部分收益;而当市场环境恶化,便释放此 前积累的收益来补贴客户持仓,给投资者造成一种稳健的假象。看似"贴心"的做法,实则与净值化的要 求背道而驰。净值化要求产品的净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但"以丰补欠"的操作掩盖了市场风 险,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认知投资的真实风险状况,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监管套利空间。 还有一些理财公司采用的收盘 ...
“保本保息”理财产品靠谱吗
经济日报· 2025-04-30 06:08
屈颖提醒,理财本身存在风险,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消费者要警惕"高收益、无风险"的诱导宣传,避免 被短期高回报迷惑。建议持续关注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发布的投资者教育内容,提升识别风险和防 范诈骗的能力。 近期,部分老年人被网络上一些"投资大师"承诺的保本保息银行理财产品等引诱,投资其推荐的产品后 导致血本无归。"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还存在吗? 同时,要坚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通过银行营业网点、官网、手机银行APP等官方渠道了解和 购买产品,切勿轻信陌生电话、微信群、虚假链接等非正规推介方式,防止落入假冒银行工作人员或虚 构理财项目的诈骗陷阱。 专家介绍,银行理财中的刚性兑付和保本保息是我国金融市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金融机构 以自身信用为产品作隐性担保,承诺投资者本金和收益安全。这一现象是投资者对"无风险收益"的追 求、银行间的竞争压力以及之前相对滞后的监管等多种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表示,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声称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基本可以判定为非法营 销,甚至涉嫌诈骗。屈颖介绍,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