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意咖啡
icon
搜索文档
最低2.9元/杯,又一咖啡品牌在上海“自杀式开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0-26 16:32
公司商业模式 - 品牌名为太卷咖啡,采用极致低价策略,产品价格低至柠檬水2.9元、美式3.9元、拿铁6.9元、吐司0.9元/片,促销时咖啡甚至不到1元 [4][5][6] - 产品组合兼具“便宜大碗”与创意特调,提供3000ml超大碗美式14.9元、1000ml超大杯悦鲜活拿铁19.9元、5L大桶美式49.9元,同时上新如青椒拿铁、酸辣汤美式等话题性创意咖啡,售价均不超过9.9元 [6][8][9][10][33] - 采用极致小店模型,门店面积约10平方米,选址于上海新天地、北京三里屯等顶流商圈,以外卖为主,通过4台咖啡机同时萃取、使用保温壶预存咖啡液等方式提升出品效率,一杯美式十几秒即可出杯 [17][21][26] 运营与市场表现 - 上海新天地门店日均出杯量超过400杯,外卖平台月售合计约1万杯(饿了么7000+、美团700+),北京三里屯SOHO店日单量200-300单,推测单店日均营业额在3000-4000元 [17][19][20] - 通过“极低价+话题感”策略截获客群与社媒流量,创意咖啡作为引流款具有社交货币属性,吸引顾客到店后,再以便宜大碗的1L装美式/拿铁促进复购,在2公里范围内形成稳定客群 [30][31][35] - 公司可能是外卖大战的受益品牌,在外卖补贴下,一杯咖啡不到5元,强烈的价值感使其能吃到流量红利,形成赢家通吃局面 [36][38] 行业趋势与前景 - 咖啡行业价格体系多次被新品牌挑战,从Manner、瑞幸到幸运咖,均曾遭质疑但最终成功扩张,Manner已开2000家店,瑞幸成为头部,幸运咖即将破万店 [40][41]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比卡咖啡豆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高产量的罗布斯塔豆可能迎来更广泛应用,或将继续推动咖啡价格下探,并催生新的行业巨头 [42][43] - 中国咖啡市场潜力巨大,巨大的人口基数乘以不断攀升的人均杯量,使得所有细分场景和价格带都有机会成就新品牌 [44]
用酒瓶喝咖啡突然火了,这个爆款一周狂销6万瓶
36氪· 2025-10-17 08:55
产品市场表现 - 联名新品“奔富冰咖啡”上市首周销量达6万杯,跻身品牌全线产品销量榜前三 [1][3] - 首周销量占品牌全品总销量的11.3% [3] - 产品组合定价为39元一套,上市即被消费者疯抢 [3] 营销与社交传播效果 - 产品在小红书平台收获超千条真实用户自发种草,产生超20万次曝光 [3] - 创意包装及周边引爆社交平台,全网总曝光量突破2000万次 [3] - “红酒瓶”包装和毛绒挂件增强了产品的社交属性和话题感,为破圈埋下伏笔 [5][7] 产品创新与设计亮点 - 采用独特的“红酒瓶”容器包装咖啡,颠覆消费者对咖啡的固有印象,提升产品价值感知 [5][7] - 摒弃风味糖浆,使用定制葡萄汁复刻奔富红酒的经典浆果调性,搭配焦糖香气浓缩咖啡液 [9][11] - 产品设计允许顾客自行选择添加5ML奔富红酒,提供分层体验,有效拓展消费场景和客群 [15][18] - 外卖体验方面采用锡纸包裹瓶身,确保冰爽温度与最佳口感 [19] 品牌联名与品质背书 - 与高端红酒品牌奔富(Penfolds)联名,借助其1844年创立的历史和在高端红酒领域的知名度为产品注入品质高端的调性 [12][14] - 联名IP为产品带来较强的品质背书,吸引红酒与咖啡爱好者共同关注 [12][14] 行业趋势洞察 - 咖啡市场呈现从“功能饮品”向“体验饮品”的转型趋势,年轻群体追求多元感官体验与社交价值 [21] - 创意咖啡成为门店引流的重要引擎,行业通过跨界融合、提升工艺复杂度和注重多维感官体验来建立品牌差异化 [21]
上海咖啡太超前,48元的“牙刷特调”突然走红
36氪· 2025-09-11 09:24
核心观点 - 创意咖啡通过新奇口味和视觉冲击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带动独立咖啡店及大连锁品牌销量提升 [1][3][21][31] 产品创新案例 - 牙刷咖啡采用薄荷奶油与咖啡碰撞的新奇喝法 单价48元 为FatFace Coffee带来客流和营收大幅增长 并快速复刻至沈阳南通山东等多城市 [1][3] - 四叶咖推出牛肝菌特调系列(牛肝菌芝士美式和牛肝菌燕麦拿铁) 单店日销50-70杯 销售占比达25% [6] - -86度Dirty通过零下80℃冰杯与热咖啡冷热碰撞 日销量超500杯 [12] - 8117咖啡将非洲咖啡豆与湖南稻米结合推出稻香拿铁 累计销量破万杯 [14] - 肯悦咖啡推出山西老陈醋美式 在山西地区形成人手一杯的消费风潮 [15][17] - 夜光冷萃通过荧光蛋白和食用发光菌实现黑暗中发光效果 具视觉震撼力 [20] 创新趋势特征 - 创意咖啡从"硬搭装饰"升级为精细化风味融合 例如牙刷咖啡的薄荷奶油含香草籽 咖啡液与西瓜澄清液融合 牛肝菌咖啡加入提取液和菌粉 [23][25] - 美团数据显示云南"创意咖啡"搜索量同比增260% 超70%订单为茶咖混搭或花果咖等在地化特调 [27] - 社交平台推动产品快速出圈 高压锅咖啡话题登小红书热搜 泡面阿芙佳朵(58元/杯)等产品凭借易出片特性引发打卡 [8][9][11][21] 行业影响 - 独立咖啡店通过创意产品在价格战中找到生存空间 FatFace Coffee两家门店均实现盈利 [29][31] - 大连锁品牌积极跟进:瑞幸推阿克苏苹果咖啡 幸运咖凭多样果咖业绩大涨 [21] - 《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咖啡产业规模与人均消费杯数大幅提升 行业仍具增长潜力 [33]
新消费派|排队1小时,喝掉一分钟,沪上“-86℃ Dirty”酷夏正“燃”
新华财经· 2025-07-19 22:51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上海精品咖啡品牌三立方与德国迈赫迪合作推出的"-86℃ Dirty"主题店开业不足一月便成为社交媒体爆款,日均销量约500杯,周末单日销量更高[2] - 产品采用预冷玻璃杯盛装并搭配40秒最佳饮用时限等仪式感设计,消费者反馈口感满意且复购意愿强烈[3] - 超低温概念引发全国模仿,成都、南京等地出现类似产品如-196℃液氮杯咖啡,但多为精品小众咖啡馆跟进[4] 行业竞争格局 - 连锁品牌通过9.9元价格战和外卖补贴持续挤压市场,单杯现磨咖啡价格已下探至10元以内[5] - 精品咖啡馆通过烘焙度、产地和萃取方式等差异化手段应对竞争,但消费者认知提升速度落后于连锁品牌扩张[5] - 上海咖啡门店总数达9115家居全球首位,日均消耗近200万杯,形成多层次竞争生态[7] 城市消费特征 - 上海已形成咖啡文化IP,咖啡馆兼具社交属性与消费场景,2024年全国咖啡产业规模达3133亿元(同比+18.1%)[7] - 永康路区域聚集瑞幸、Manner、星巴克等头部品牌与独立精品店,形成相互促进的集群效应[8] - 成熟市场环境催生酱香咖啡、棉花糖咖啡等创新产品,消费者开放心态为产业创新提供沃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