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跨境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行业,再迎百亿美元重磅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3:37
合作交易概览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及商业化信达生物的两款后期在研药物,武田制药还获得一款早期研发项目的选择权 [2][3] - 交易总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溢价战略股权投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4] - 消息公布后,信达生物股价早盘一度上涨6.49%至95.5港元,但随后回落 [4] 核心合作产品IBI363(PD-1/IL-2α-bias双抗) - IBI363是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可同时阻断PD-1/PD-L1通路并激活IL-2通路 [8] - 2025年ASCO年会公布的Ib/II期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在免疫耐药肺癌、肢端型/黏膜型黑色素瘤及MSS结直肠癌等"冷肿瘤"中展现出优异肿瘤响应与初步生存获益 [8] - 双方将按40/60比例(信达生物/武田制药)分担IBI363的全球开发成本,并在美国按同样比例分配利润或损失,武田制药主导相关工作 [9] - 武田制药获得IBI363在除大中华区及美国以外市场的商业化权益,并向信达生物支付里程碑付款及最高可达十几百分比的高位梯度销售分成 [9] 核心合作产品IBI343(CLDN18.2 ADC)及选择权产品IBI3001 - IBI343是靶向CLDN18.2的ADC药物,正在中国和日本开展针对胃/胃食管交界处癌的III期临床研究,该适应症已获中国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 [10][11] - 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IBI343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全球独家权益,武田将重点拓展其至一线胃癌与一线胰腺癌治疗领域 [11] - IBI3001是处于I期临床的全球首创靶向B7-H3与EGFR的双抗ADC,武田制药获得其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权益的独家选择权 [11]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全球肿瘤药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美元,未来增长主要来自双抗、ADC、核药等下一代技术,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速超20% [6]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未来3年按收入计算的风险敞口最高可达70%,武田制药近期终止了多个早期肿瘤管线项目以优化资源配置 [14][15] - 中国对外合作交易量呈上升趋势,2023年达117宗,远超2022年的87宗,2025年上半年中美合作交易量已与2024年全年持平 [17] - 肿瘤领域资产继续主导合作格局,2025年5月辉瑞与三生制药就双抗SSGJ-707达成协议,首付款达12.5亿美元,总交易额最高可达60.5亿美元 [17] 交易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标志着全球肿瘤药市场从"PD-1红利期"向"下一代技术驱动期"切换,焦点集中在双抗与ADC赛道 [6] - 交易凸显中国药企的源头创新能力获得跨国巨头认可,其筛选标准从"概念热门"转向"临床数据扎实+差异化机制" [12] - 未来市场格局可能呈现"巨头主导通用疗法+创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的特点,具备全球首创管线的中国头部Biopharma将成为捕捉下一轮红利的核心 [16]
融资1.75亿美元与裁员95%:荣昌生物这次押对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6:36
荣昌生物与Vor Bio的合作及融资 - 荣昌生物与Vor Bio达成42亿美元的风险合作,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和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以及最高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5] - Vor Bio将获得泰它西普药物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 [5] - 荣昌生物还将享有基于销售额的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的提成 [5] - Vor Bio完成1.75亿美元私募融资,发行7亿份认股权证,每股定价0.25美元 [2][9]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泰它西普的全球开发及公司日常运营 [2][9] Vor Bio的战略转型及挑战 - Vor Bio宣布战略转型,专注于革新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重心转向泰它西普 [8] - 公司任命让-保罗·克雷斯博士为新任CEO兼董事会主席,其曾成功领导MorphoSys的抗癌药物Monjuvi开发及商业化 [8] - Vor Bio此前暂停所有临床和生产活动,裁员约95%,仅保留8名员工 [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储备仅为9190万美元,并收到纳斯达克不合规通知,需在180天内将股价提升至1美元以上以避免退市 [6] - 分析师对Vor Bio前景持悲观态度,Stifel将目标价从5美元降至0.3美元,Baird从14美元下调至0.25美元 [6] 泰它西普的市场潜力及竞争 - 泰它西普是一种全球首创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已在中国获批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 [8] - 中国重症肌无力生物制剂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50亿元 [8] - 泰它西普在重症肌无力领域获得中国NMPA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美国FDA孤儿药资格和快速通道资格 [9] - 全球已有3款C5抑制剂和2款FcRn单抗上市,中国上市药物数量有限,仅有再鼎医药的艾加莫德和阿斯利康的依库珠单抗 [9] - 荣昌生物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在国内获批泰它西普,并积极推进海外III期试验 [9] 荣昌生物的财务状况及风险 - 2024年荣昌生物营业总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58.5%,产品销售额16.99亿元,同比增长61.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68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5.08亿元 [6] - 公司货币资金为7.62亿元,短期和长期借款总额超过25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3.88% [7] - 公司有12条处于三期临床阶段的管线,其中半数为国际临床,均处于高投入阶段 [7] - 若Vor Bio执行出现偏差导致泰它西普上市推迟,可能影响荣昌生物全球市场布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