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I363

搜索文档
医药行业周专题:国产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出海正盛
东方证券· 2025-08-01 15:3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10] 核心观点 创新药发展 - 国产创新药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已完成从模仿到跟随再到源头创新的蜕变[10] - 中国FIC药物数量占比从2015年的9%提升至2024年的31%[25] - 创新药出海分为三个阶段:借船出海(license-out为主)、自主出海(NewCo模式)、全球化[10] 重点领域进展 - PD-(L)1 Plus领域: - PD-(L)1/VEGF双抗AK112(依沃西单抗)在III期临床中击败K药,mPFS达11.14个月[53] - PD-1/IL-2双抗IBI363显著延长免疫耐药NSCLC患者生存期,冷肿瘤疗效突出[4] - 2025年PD-(L)1 plus领域已发生多起重磅交易,首付款最高达15亿美元[65] - ADC领域: - 2025H1仍是BD交易热门赛道,靶点转向PD-L1、DLL3等差异化方向[75] - PD-L1 ADC HLX43在泛瘤种中展现广谱抗肿瘤活性,TSCC患者ORR达75%[78] - DLL3 ADC ZL-1310治疗ES-SCLC的ORR达51%,1.6mg/kg组ORR高达79%[82] - GLP-1领域: - 25H1全球交易规模达211亿美元,已超24全年[88] - 交易聚焦多靶点、口服、联用和超长效方向[94] - 博瑞医药BGM0504 24周减重19.78%,优于瑞他鲁肽[94] 投资建议 PD-(L)1 Plus - PD-(L)1/VEGF方向关注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神州细胞等[5] - PD-1/IL-2方向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奥赛康等[5] ADC - 关注复宏汉霖、再鼎医药、泽璟制药等差异化靶点企业[5] GLP-1 - 多靶点方向关注博瑞医药、众生药业[5] - 口服及超长效方向关注歌礼制药、甘李药业[5] - 联用方向关注联邦制药、来凯医药[5]
2025 年 8 月港股金股,持续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加大创新药和 CXO 龙头的配置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31 21:5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中所涉及的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等众多股票评级均为Outperform(优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持续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建议加大创新药和CXO龙头的配置 [2] - 海内外创新药重磅BD和并购交易持续推进,大额BD连续兑现,进一步催化创新药行情 [6] - CXO龙头发布强劲业绩表现,全球创新药景气度逐步回暖 [7] - 集采政策优化,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稳步推进,建议持续关注10 - 11月目录落地情况 [7] 港股金股组合表现 - 2025年7月港股金股组合平均上涨27.1%,同期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22.8%,组合跑赢大盘4.3个百分点 [5][9] - 7月组合涨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映恩生物(+48.0%)、药明合联(+38.7%)、药明康德(+34.4%) [5][10] 港股医药行业复盘 - 7月港股医药行业涨幅前五为华检医疗(+120.0%)、加科思 - B(+94.0%)、基石药业 - B(+82.0%)、康方生物(+68.0%)、康宁杰瑞制药 - B(+64.0%)(市值大于50亿港币公司) [6] - 7月阿斯利康与Summit商讨潜在150亿美金级别交易;恒瑞医药将旗下PDE3/4抑制剂及11个临床前药物以5亿美金首付款、120亿美金里程碑金额授权;石药集团与Madrigal就SYH2086签署最高约21亿美元独立授权协议 [6] - 7月药明合联25H1预告收入增长超6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67%;药明康德25H1实现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08亿元(+24.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3.1亿元(+44.4%) [7] - 7月国家联采办公布第十一批集采品种遴选情况,初步确定55种药品;国家医保局领导强调集采不再以简单最低价作为参考;超100个药品申报创新药目录 [7] 8月港股金股新增标的 - 石药集团:EGFR ADC潜在BIC,AI小分子平台、小核酸平台有望持续创造价值;重点关注SYS6010出海机会;研发逐步兑现,多款产品有望1 - 2年内授权出海;25年公司内生收入有望双位数增长 [15][16] - 中国生物制药:主业企稳,研发逐步兑现,收购礼新医药超预期;期待肿瘤管线协同 [16] - 三生制药:创新管线布局清晰,业绩稳健增长可期;SSGJ - 707出海绑定辉瑞,PD - 1/VEGF主线高确定性标的 [18][19] 重申标的分析 - 科伦博泰:看好Sac - TMT具备成为TROP2 ADC同类最佳的潜力,随着明年海外关键临床数据读出,估值有望进一步兑现;肺癌治疗版图持续拓展,差异化布局形成竞争优势 [19][20] - 翰森制药:创新驱动成长的全球化药企 [22] - 信达生物:创新研发驱动重磅单品,三大ADC平台持续发力;预计2025年创新药收入突破100亿,创新药收入占比有望突破80% [23][24] - 药明康德:中报业绩亮眼,利润率有望提升;海外收入为主的CXO企业订单趋势良好 [25][26] - 映恩生物:显著低估的ADC龙头,9月即将进通;核心管线具备国际竞争力,坐拥四大ADC技术平台 [26][27] - 百济神州:血液瘤行业领导者,实体瘤管线不断丰富;预计仅血液瘤板块产品组合销售峰值有望超80亿美元 [29][31] - 京东健康:25Q1业绩强劲,全年有望延续业绩趋势;发力即时零售,扩大流量,复用基建资源 [30][31]
中国生物技术:下一代免疫肿瘤(IO)领域的机遇;管线更新及目标价变动-China Biotechnology_ Opportunities in Next-generation IO Space; Pipeline Updates and TP Changes
2025-07-30 10:33
Opportunities in Next-generation IO Space; Pipeline Updates and TP Changes CITI'S TAKE V i e w p o i n t | 25 Jul 2025 09:58:42 ET │ 28 pages China Biotechnology Next-generation immuno-oncology (IO) therapeutics, such as bi/trispecific PD-1/VEGF, PD-1/IL-2, PD-1/VEGF/CTLA4,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shape the landscape of cancer IO treatment. We think investors are keen to value next-generation IO candidates in company pipelines – we summarize our work in Figure 1, while our framework factors in market share ...
信达生物、康方生物
2025-07-28 09:42
行业概览 - 中国创新药企国际化认可度提升,BD出海交易数量及大额首付款交易增加[1] - 2025年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鼓励保险资金投资产业链[1] - 技术突破领域:ADC、IO双抗、GLP-1、T细胞接合器(CD3双抗)等,提升疗效并拓宽适应症[1][3] 信达生物 **财务与收入** - 肿瘤产品收入2024年突破80亿人民币,2025年预计达110亿人民币[1][6] - 非肿瘤管线产品如马苏杜泰进入销售阶段[1][6] **核心产品表现** - **IBI363**: - 肺癌二线12个月OS率70.9%,结直肠癌三线9.4个月OS率82.2%,有望推向一线治疗[7][8] - 安全性可控,副作用(关节炎、皮疹)可早期干预[8] - 2026年将读出概念验证数据,国际化前景乐观[8] - **肿瘤领域优势**: - 二代IO药物领先(如IBI363),KRAS G12C、B3ABR等潜力品种预计销售额超10亿人民币[9] - 布局下一代IO和ADC产品(如GPRC5D、BCMA CD3等),2026年将公布一期数据[9] **非肿瘤领域** - 已上市产品:马斯图泰(峰值销售超80亿人民币)、托雷西单抗/替妥尤单抗(峰值超20亿人民币)、匹康奇莱单抗(银屑病,峰值超30亿人民币)[10] - 临床后期产品:眼科IBI302、痛风药IBI128、代谢领域GLP-1系列(IBI3032/3012)[10] **未来催化剂** - 替罗昔单抗一线TED临床试验启动、玛仕璐肽降糖适应症获批、司美格鲁肽9毫克减重数据读出[11] - IBI363结直肠癌/肺癌一线POC试验、鳞状肺癌三期试验、银屑病药匹伐齐拜单抗获批[11] 康方生物 **财务与增长** - 2025年收入增长率预计超70%,2026年约40%,受益于产品获批及放量[1][13] **核心产品与技术** - **AK112(PD-1/VEGF双抗)**: - 适应症覆盖肺癌、消化道癌等,PD-1/VEGF协同作用显著(结合亲和力分别提升18倍/4倍)[14][15] - 临床推进速度快,鳞癌疗效突出,海外估值有望提升[15] - **AK104(PD-1/CTLA-4双抗)**: - 全球第一梯队,宫颈癌全人群覆盖,PD-L1低表达胃癌OS差异显著(五年随访数据)[21][22] **差异化布局** - PD-1耐药患者:采用PD-1/VEGF组合疗法,补充后线治疗并拓展早期研究[2][17] - 早期肿瘤治疗:围手术期布局全面,AK112的PCR/MPR率高于Checkmate/Keynotes系列[20] **非肿瘤领域** - 自身免疫疾病:白介素4/ST2抗炎双靶候选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23] - 慢病领域:研发效率高(部分产品上市时间<8年)[16] **未来方向** - 推进双抗ADC研发,探索联合疗法(如AK112+化疗)[24] - 海外临床快速推进(肺癌、消化系统肿瘤),BD合作或提升全球预期[19][24] - 合理市值2000.98亿元,目标价222.93元(DCF模型)[25][26] 投资建议 - 关注海外销售驱动及潜在BD交易标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4][5]
信达生物(1801.HK):双轮破浪 驶向深蓝
格隆汇· 2025-07-27 08:45
核心观点 - 公司肿瘤与慢病赛道双重布局,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管线具备强竞争力,进入双轮驱动和国际化的新时期 [1] - 核心肿瘤管线资产IBI363(PD1/IL2α)在实体瘤上有望实现"热"肿瘤超越+"冷"肿瘤突破,具备超重磅炸弹潜力 [1] - 公司商业化以及早期管线均具备强竞争力,如信迪利单抗、玛仕度肽和替妥尤单抗等产品的商业化值得期待 [1] 肿瘤赛道 - 公司稳固中国PD-1市场领先品牌地位,核心产品信迪利单抗商业化成绩优异 [1] - 早期管线中IBI363(PD1/IL2α)已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中展现超优异数据,产品国际化可期 [1] - 公司布局双抗ADC以及双Payload ADC,产品有望突破现有ADC疗法限制 [1] 慢病赛道 - 核心减重/糖尿病产品玛仕度肽已获批减重适应症,商业化表现可期 [2] - 已获批的替妥尤单抗和托莱西单抗商业化推进顺利,稳步为公司贡献新增收入 [2] - 后续管线中匹康奇拜单抗有望为银屑病患者带来全新用药选择,IBI128有望为痛风患者带来新希望 [2] 超重磅炸弹IBI363 - IBI363为PD1/IL2α双抗,差异性的设计大幅改善了IL2的肿瘤外周毒性,保留IL2对T细胞的增殖和激活效果 [2] - IBI363在IO耐药的NSCLC以及皮肤黑色素瘤中展现超优异效果,同时在冷肿瘤结直肠癌以及黏膜/肢端黑色素瘤上超强获益 [2] - IBI363未来有望在"热"肿瘤上超越PD1,同时突破IO冷肿瘤,成为超重磅炸弹药物 [2] 综合管线布局 - 公司已建立起近20款产品的综合研发管线,形成销售放量产品与长期潜力项目的梯队化布局 [3] - 玛仕度肽预计销售峰值将突破80亿元,托莱西单抗和替妥尤单抗预计销售峰值均有望超过20亿元 [3] - 匹康奇拜单抗(NDA阶段)有望销售峰值超过30亿元 [3]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信达生物2025-2027年收入为118.06亿元、153.82亿元和210.92亿元 [3] - 采用DCF估值,公司合理市值为2208亿港元,目标价上调至129.15港元 [3] - 公司肿瘤赛道收入将进一步提升,非肿瘤赛道产品兼具竞争力强和进度领先 [3] 历史研究报告回顾 - 2020年1月报告指出信达生物PD1是肿瘤治疗之基石,目前PD1稳居国内市场Top2地位,2024年肿瘤产品销售突破80亿元 [4] - 2020年9月报告指出公司全面布局肿瘤免疫并初步成功国际化,2025年ASCO大会IBI363闪耀国际舞台 [4] - 2023年6月报告指出公司肿瘤领域护城河持续加速,非肿瘤领域迎来拳头产品玛仕度肽 [4] 市场分歧与观点 - IBI363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一线适应症成功的可能性高,三线数据缓冲足够大,安全性可管理 [5] - IBI363国际化确定性高,跨国药企非常需要二代IO药物,IBI363有望领衔二代IO药物 [6] - 玛仕度肽商业化具备独占期优势,团队专业、策略清晰,有望实现"Quick Win"和"Big Win" [6]
信达生物20250724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信达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目标与增长预期** - 预计 2025 年实现 IFRS 盈利,设定 2027 年国内销售额达 200 亿元人民币目标(不包括授权和海外收入)[2][3] - 2025 - 2027 年收入复合增速超 30%,利润快速增长,2025 年利润数亿元,2026 年 20 多亿元,2027 年 30 多亿元(未考虑对外授权收入)[2][8] - 2025 年上市品种到 2027 年销售收入可达 200 亿元,对应 600 亿市值贡献[30] 2. **全球市场发展计划** - 到 2030 年推动五款产品进入全球多中心注册研究,目前 IBI363 和克劳丁 18.2 ADC 已进入全球三期临床试验[2][4] - 目标 2030 年成为国际一流企业,至少两款产品在美国上市,峰值销售额达 20 亿美元[2][5] 3. **慢病领域进展** - 减肥药玛氏多泰(GLP - 1/GCGR 双靶点)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人民币[2][6] - 托来昔单抗(PCSK9 抑制剂)等产品 2025 年实现商业化,助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6] 4. **出海战略** - 核心产品 IBI363(PD - 1/白介素 - 2 双抗)获美国 FDA 认证,启动多项注册临床试验,预计 2025 年底完成初步结果并与 FDA 沟通海外注册方案[2][7] 5. **股价表现** - 今年以来股价强劲,受玛氏杜泰上市获批确定性提高和 RBI363 临床二期数据驱动,虽受生物类似物集采传言和关税政策影响,但 RBI363 数据驱动作用明显[10] 6. **产品管线进展** - **肿瘤管线**:集中于新一代 IO 疗法和 ABC 产品及平台,IBI363 等进入注册临床阶段,布局 TCE 品种[14][15] - **ADC 领域**:建立 Citek e 等三个平台,支持多个产品进入临床开发阶段[16] 7. **市场前景** - 全球 IO 疗法市场预计达千亿美元级别,2028 年全球 PD - 1 单抗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美元级别[17] - 减肥药市场国内规模可达千亿人民币,海外规模有望达千亿美元[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基本情况** - 约 7000 名员工,与 30 家全球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拥有 14 万升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能 20%[11] - 管理层包括创始人兼 CEO 余博等核心成员,在各自领域为公司发展做贡献[12] - 股权相对分散,最大股东 TRS 大美西控股 5.46%,CEO 余博持股 5.31%等[13] 2. **产品临床数据** - IDS363 在结直肠癌后线治疗中单药总生存期达 16.1 个月,远超当前标准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后数据可能提高[4][23] - IBI363 在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中 MPFS 数据达 9.3 个月,为最优数据;非鳞组 3 毫克剂量组为 5.6 个月[21] - 艾 363 在黑色素瘤中多数三线以上患者 PFS 约 6 个月,总体生存期 13 - 19 个月[25] - 胃癌海外项目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胰腺癌国内启动三期临床试验,目标剂量 6 毫克组 ORR 达 36.7%,中位 PFS 为 6.8 个月[26] 3. **新药开发进展** - 核心产品 IPS363 已获批适应症,糖尿病适应症在 NBA 中,年底前公布头对头司美格鲁肽注册三期结果[27] - 降尿酸 XOI 抑制剂 128 计划今年读出二期中国人数据[27] - 自免类药物如 23P19 等在临床开发中[27] 4. **小分子口服减肥药情况** - 全球尚无 GRNA 小分子口服减肥药上市,礼来 RNA 小分子获积极三期数据,诚意生物等进入一期临床,新拿 3032 获 IND 批件并推进临床[29]
国产双靶CAR-T达成一笔出海交易 金额最高超20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23:40
科弈药业CAR-T产品海外授权 - 公司与美国ERIGEN LLC达成战略合作,授予KQ-2003在大中华区以外(不含印度、土耳其及俄罗斯)的独家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权利,并允许其使用关键专利开发"通用型CAR-T" [1] - 协议条款包括1500万美元近期里程碑付款、最高13.2亿美元研发/注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最高8亿美元销售分成 [1] - 公司保留通用型产品在大中华区权益,为联合开发及区域商业化奠定基础 [1] KQ-2003产品进展与临床数据 - 产品基于增强型双靶CAR-T平台,通过并联结构设计提升细胞持久性与抗肿瘤活性,降低复发风险 [2] - 当前适应症: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和POEMS综合征处于I/IIa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肾炎(SLE-LN)处于临床前阶段 [2] - rrMM临床数据显示:18例可评估患者总缓解率(ORR)100%,88.9%实现sCR/CR,12个月总生存率86.2% [3] 其他核心管线进展 - KY-0118(βγ偏向PD-1/IL-2融合蛋白)单药及联合PD-L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在中美同步开展 [3] - 同类产品信达生物IBI363因临床数据优异近期受关注,显示该技术路径潜力 [3] 国内CAR-T行业动态 - 国内已获批6款CAR-T产品,复星凯特、药明巨诺采用合资模式引入技术,其余多为本土自主研发 [4] - 传奇生物与强生合作的西达基奥仑赛上半年销售额8.08亿美元(同比+136%),预计2025年达20亿美元 [5] - 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获韩国和沙特孤儿药资格,加速海外审批 [5] - 科济药业等厂商通过海外设厂布局全球化,强调数据竞争力是BD关键 [5] CAR-T行业挑战与趋势 - 高昂生产成本制约普及,出海成为厂商共同策略 [5] - 强生/传奇生物合作案例验证海外市场商业化潜力,国内销售表现相对逊色 [5]
生物医药创新药动态更新
山西证券· 2025-07-10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B(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D - 1(L1)/VEGF 双抗是潜在肿瘤免疫基石药物,可对抗血管和免疫检查点协同抑制,增强肿瘤组织滞留能力和疗效,能治疗多种肿瘤,且安全性良好 [3] 各药物表现总结 PD - 1(L1)/VEGF 双抗整体情况 - 首款 PD - 1/VEGF 双抗康方生物 - 依沃西单抗在 EGFR - TKI 经治非鳞状 NSCLC、一线 PD - L1 阳性 NSCLC 中国上市,在 NSCLC 等超 6 种一线癌症 III 期临床;PD - L1/VEGF 双抗百时美施贵宝 - PM8002 在一线 TNBC、二线 SCLC 中国 III 期临床;PD - 1/VEGF 双抗三生制药 - 707 在一线 NSCLC 中国 III 期临床 [3] - 依沃西、707 在 NSCLC≥3 级 TRAEs 为 22.2%、23.5%;PM8002 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 TNBC≥3 级 TRAEs 为 38.1% [3] 依沃西单抗 - 在一线 PD - L1 阳性、一线鳞状、二线 EGFR 突变 NSCLC III 期临床达到 PFS 终点。一线 PD - L1 阳性 NSCLC(N = 398),依沃西治疗 ORR 为 50.0%,DCR 为 89.9%;mPFS 为 11.1 个月;PFS HR = 0.51,39%OS HR = 0.777(vsPD - 1 单抗)。一线鳞状 NSCLC III 期临床,依沃西联合化疗达到 PFS 终点(vsPD - 1 单抗);II 期临床,联合组在鳞状 NSCLC ORR 为 71.4%,DCR 为 90.5%,mDOR 为 12.7 个月,mPFS 为 11.1 个月,9 个月 OS 率为 90.4%;II 期临床,联合组在非鳞状 NSCLC ORR 为 54.2%,DCR 为 95.8%,mDOR 为 15.4 个月,mPFS 为 13.3 个月,9 个月 OS 率为 81.9%。经治 EGFR 突变 NSCLC,依沃西联合化疗 PFS HR 为 0.52,OS HR 为 0.79(vs 化疗)[4] - 在结直肠癌、头颈鳞癌、胆道癌一线 II 期临床获益明显。一线 MSS 结直肠癌,依沃西 + FOLFOXIRI 组 ORR 为 81.8%,9 个月 PFS 为 81.4%。依沃西 + 莱法利单抗 + FOLFOXIRI 组 ORR 为 88.2%,DCR 为 100%,9 个月 PFS 率为 86.2%。一线头颈鳞癌(N = 30),依沃西单药 ORR 为 30%,DCR 为 80%,mPFS 为 5.0 个月;联合莱法利 ORR 为 60%,DCR 为 90%,mPFS 为 7.1 个月。一线胆道癌,依沃西联合化疗 ORR 为 63.6%,DCR 为 100%,mPFS 为 8.5 个月,mOS 为 16.8 个月 [5] PM8002 - 在一线 TNBC Ib/II 期、二线 SCLC II 期临床生存获益突出。一线 TNBC(N = 42),PM8002 联合白紫 ORR 为 78.6%,DCR 为 95.2%,mPFS 为 14.0 个月。二线 SCLC(N = 70),PM8002 联合紫杉醇 mPFS 为 5.5 个月,mOS 为 14.3 个月 [6] 707 - 在 NSCLC、结直肠癌 II 期临床 ORR 获益明显。一线 PD - L1 阳性 NSCLC,707 单药(N = 83)ORR 为 70.8%,DCR 为 100.0%;联用化疗(N = 108)在非鳞 NSCLC ORR 为 58.3%,DCR 为 100%,在鳞状 NSCLC ORR 为 81.3%,DCR 为 100%。RASm 或 BRAFm non - MSI - H/pMMR 结直肠癌,707 单药≥三线(N = 7)治疗 ORR 为 33.3%,707 组合疗法一线(N = 63)治疗 ORR 为 36.3% [6][7]
INNOVENT BIOLOGICS(1801.HK):ADVANCING A BROAD PIPELINE OF NEXT-GENERATION THERAPIES
格隆汇· 2025-07-09 00:35
IBI363作为下一代免疫疗法潜力 - IBI363(PD-1/IL-2)在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中展现9.3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显著优于多西他赛的3.9个月(鳞状)和3.6个月(非鳞状) [1] - 12个月总生存率(OS)在sq-NSCLC达70.9%,非鳞状达71.6%,优于AK112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在IO耐药患者中65%的OS率 [1] - 在冷肿瘤(黑色素瘤和微卫星稳定结直肠癌MSS CRC)领域显示潜力,关键II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试验预计年底完成入组 [1] - III期试验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针对IO耐药sq-NSCLC和三线MSS CRC,美国III期研究同步规划 [1] - 2026年计划公布IBI363在一线NSCLC和MSS CRC的Ib/II期概念验证数据 [1] 创新药产品管线布局 - 构建下一代免疫治疗(IO)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组合策略,包括PD-1/IL-12、PD-L1/CD40及多款TCE双抗 [1] - IBI3003(GPRC5D/BCMA/CD3三抗)在临床前模型中疗效优于talquetamab和teclistamab,低抗原表达模型中超越JNJ-5322 [1] - ADC管线涵盖单抗ADC(CLDN18.2、HER2)、双抗ADC(EGFR/B7H3、EGFR/HER3)和双载荷ADC(CEACAM5) [1] - IBI343(CLDN18.2 ADC)除胃癌III期外,新增胰腺癌PDAC III期试验 [1] - IBI3001(EGFR/B7H3 ADC)在中美澳开展I期试验,多肿瘤模型显示积极信号 [1] 非肿瘤领域创新进展 - 玛仕度肽成为中国首个国产双靶点GLP-1减肥药物 [1] - IBI311(IGF-1R)、IBI306(PCSK9)和IBI112(IL-23p19)有望成为非肿瘤领域重要收入驱动 [1] - 心血管代谢管线包含IBI3032(GLP-1小分子)、IBI3012(三重激动剂)等早期资产 [1] - 自身免疫领域推进IBI356(OX40L)和IBI3002(IL-4Rα/TSLP)临床开发 [1] 财务与估值 - 公司预计今年实现EBITDA盈亏平衡 [2] - 基于IBI363进展顺利,贴现现金流目标价从94.74港元上调至102.95港元 [2]
Asia Deep Dive_ Akeso & Innovent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公司 - Innovent Biologics(1801.HK)[4] - Akeso(9926.HK)[33] 核心观点和论据 Innovent Biologics - **商业进展与财务预期**:商业化取得显著进展,预计2025年实现IFRS净收入盈亏平衡;拥有16种上市药物和约4000名商业相关员工;更多药物将在自身免疫疾病和眼科疾病等治疗领域获批;根据公司指引,2027年预计销售额可能达到200亿元人民币[8] - **关键产品进展** - **IBI363**:在ASCO'25上,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OS数据设定了惊人的高标准;预计该资产在中国的峰值销售额约为70亿元人民币,中国以外地区的峰值销售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公司有可能将该资产授权给跨国公司;2026年可能有与Keytruda在一线黑色素瘤的对比数据、一线NSCLC和一线CRC的1期数据读出[8][16] - **IBI362(mazdutide)**:最近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减肥的创新GLP - 1相关药物;预计占中国GLP - 1药物市场的约11%,潜在峰值销售额约为500亿元人民币;ADA'24上公布的减肥3期(GLORY - 1)详细数据证实了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司美格鲁肽的3期优效头对头试验有望成功[8] - **其他产品**:IBI112预计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获批用于银屑病;IBI343预计2025年下半年有3期数据读出用于3线胃癌;IBI362预计2025年下半年/2026年上半年有DREAMS - 3 3期试验(mazdutide 6mg vs. semaglutide 1mg)数据读出以及GLORY - 2(肥胖症更高剂量)数据读出[5] - **产品线优势**:拥有行业内最大且最多样化的创新产品线之一,涵盖肿瘤学、心血管、自身免疫和眼科等领域,为实现2027财年2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肿瘤学产品线具有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和抗体 - 药物偶联物(ADC);还有其他双特异性抗体资产和T细胞衔接子等[9][12] - **销售预测**:提供了2020 - 2033年各产品的销售预测,包括信迪利单抗、汉利康、安可达等已上市产品以及IBI - 310、IBI - 128等管线产品的销售情况[31] - **下行风险**:创新产品降价幅度高于预期、管线开发受挫以及来自全球参与者的减肥药物竞争[8] Akeso - **公司定位与优势**:中国顶级双特异性抗体公司,AK104在3期试验中击败Keytruda[33] - **关键产品进展** - **AK112**:已授权给Summit Therapeutics,获得5亿美元预付款;已在中国完成两项3期试验和一项全球3期试验,正在进行两项全球3期NSCLC试验;预计在中国NSCLC的峰值销售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在美国的峰值销售额超过25亿美元;HARMONi试验中OS HR为0.79,仅略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可能改善;HARMONi - 2和HARMONi - 6在中国患者中的积极3期数据对全球3期研究HARMONi - 3和HARMONi - 7有参考价值;HARMONi - 3试验规模更大,达到OS HR统计学显著结果的可能性更高[36][40] - **AK104**:已在中国获批用于一线宫颈癌(CC)联合化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和一线胃癌(GC);在COMPASSION - 16试验中,AK104 + 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显著延长了CC患者的生存期;在COMPASSION - 15试验中,AK104 + 化疗在一线GC患者中显示出长期OS获益;市场对其价值认识不足,预计2025年下半年可能宣布的全球开发计划会引发投资者兴趣[44] - **销售预测**:提供了2020 - 2034年各产品的销售预测,包括AK105、AK104、AK112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公司总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授权收入等数据[45] - **下行风险**:管线开发受挫以及AK104或AK112的销售低于预期[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析师覆盖范围**:分析师杨黄覆盖Akeso(9926.HK)、Innovent Biologics(1801.HK)等多家公司[61] - **评级说明**:J.P. Morgan使用的评级系统包括Overweight、Neutral、Underweight,以及评级的具体含义和比较基准等信息[60] - **利益冲突披露**:J.P. Morgan与报告中涵盖的公司有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投资者应将报告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还披露了市场做市/流动性提供、客户关系、潜在投资银行补偿、债务持仓等相关信息[2][49][50][51][52] - **其他披露信息**:包括分析师认证、非美国分析师注册、研究分发的法律实体和地区特定披露、研究材料的获取和使用限制、保密和安全通知等内容[47][67][87][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