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子公司减资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证券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宣布“奔私”;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9:03
中信建投证券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奔私" - 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宣布转型买方,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睿成私募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目前有5名全职员工且均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1] - 丁鲁明具有17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在中信建投工作10年,2024年12月离职后于2025年5月创立睿成私募 [1] - 丁鲁明"奔私"可能吸引部分资金关注,提升私募行业关注度,引导相关板块资金配置调整 [1]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 [2] - 科创债ETF从申报到上市用时不到一个月,体现市场对该品种的高度重视 [2] - 科创债ETF的推出将吸引更多资金关注,提升相关发行主体的市场关注度 [2] - 科创债ETF为科技板块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可能引导更多资金流向该领域 [2] 东北证券子公司东证融达减资 - 东北证券拟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东证融达营业总收入为-183.6万元,净利润-1631.12万元,较上一年度由盈转亏 [3] - 券商子公司减资可能出于业务前景不理想、释放资源回归主业等考虑 [3] - 东证融达减资反映该子公司业务面临挑战,或引发市场对券商子公司经营状况的关注 [3] 公募基金高管变更频繁 - 中加基金原董事长夏远洋离任,杨琳新任董事长 [4] - 7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包括明亚基金总经理丁玥和副总屠建宗同日离职 [4] - 根据Wind数据,本月已有近40名基金高管变更,今年以来变动人数超230人 [4] - 公募行业人才持续流动,新任高管或带来管理风格变化,形成新的市场预期 [4]
年内券商子公司减资再添一例,业绩压力倒逼还是资源整合?
北京商报· 2025-07-16 21:41
东北证券子公司减资事件 - 东北证券拟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从30亿元调减至10亿元,实际减资2.27亿元(实收资本原为12.27亿元)[1][4] - 东证融达2024年营业总收入-183.6万元,净利润-1631.12万元,较2023年由盈转亏[1][4] - 减资原因包括落实《公司法》新规要求及子公司发展战略评估,不影响持股比例和合并报表范围[4][5] 行业同类减资案例 - 国都证券6月对子公司国都景瑞减资不超过12亿元(注册资本从15亿元降至不低于3亿元),2024年子公司净利润0.35亿元[7] - 中信证券5月对两家子公司减资:中信证券投资注册资本从170亿元减至130亿元(减40亿元),中信金石从30亿元减至21亿元(减9亿元),2024年两家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11亿元和4.2亿元[7] 券商子公司减资动因分析 - 股权投资及并购市场低迷导致子公司业务前景不理想,部分出现亏损[8] - 优化资源配置以回归主业,应对《公司法》新规对五年内实缴注册资本的要求[8] - 战略收缩与资源再平衡,通过资本减法提升效率并为监管新规预留空间[8] 子公司减资潜在影响 - 可能压缩子公司创新业务发展及投资规模,中长期或影响预期净利润[9] - 需平衡短期风控与长期投资收益,审慎评估未来业务规划[9]
营收为负,又有券商子公司减资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23:29
公司减资情况 - 东北证券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从30亿元减至10亿元 实际减资2 27亿元[2][6] - 减资前实收资本为12 27亿元 减资后注册资本为10亿元[2][6] - 减资不改变持股比例 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和公司财务状况[6] 子公司财务表现 - 东证融达2024年营业总收入-183 6万元 净利润亏损1631 12万元[2][6][8] - 2023年营业总收入8110 01万元 净利润4934 56万元[6][8] - 2024年底净资产12 22亿元 较2023年14 4亿元下降[8] 行业动态 - 2024年股权投资市场投融资金额和数量下行 IPO发行阶段性收紧[8] - 监管强调另类投资业务需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8] - 多家券商子公司减资 包括国都景瑞减资至不低于3亿元 中信证券两子公司合计减资49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