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筛查

搜索文档
前列腺癌风险随年龄增长升高,专家建议50岁以上男性定期筛查
贝壳财经· 2025-08-26 20:33
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 中国前列腺癌年新发病例达13.42万例 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位列首位[1][2] - 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2] - 超过30%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 导致整体预后较差[2] 筛查与早期诊断 - 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 建议50岁以上男性定期进行PSA检测[1][2] - 存在家族史的男性需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5岁[1][2] - 规范PSA筛查可帮助早期患者实现临床治愈[2] 治疗进展与疗效评估 -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等创新方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2] - PSA深度速降是预后关键指标 3个月内降至0.2ng/mL以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优[3] - 实现PSA深度下降的患者疼痛和疲劳等生活质量指标明显改善[3] 疾病管理策略 - 需建立个体化监测方案 通过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和PSA监测实现病情控制[3] - 晚期患者治疗目标为延长生存期同时提升生活质量[3] - 多维度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医疗团队和社会协同作用[3]
前列腺癌早筛是关键 专家:把握50-75岁黄金窗口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9:50
前列腺癌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 -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 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1] - 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前列腺癌防治形势日益严峻 [1] - 50岁至75岁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黄金窗口期 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5岁开始筛查 [1] 筛查与早期诊断 - PSA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前列腺癌筛查手段 [1] -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 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 难以通过症状鉴别 [1] - 规范筛查可提高早期检出率 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1] 治疗进展与生存获益 -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应用使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达8年以上 [1] - 靶向药物及核素药物为晚期患者带来额外生存获益 [1] -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泌尿外科/放疗科/骨科)有效缓解骨转移并发症 [2] 患者生活质量管理 - 术后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使多数尿失禁问题在半年至一年内改善 [2] - 彩虹饮食原则(每日5种颜色蔬果)和Omega-3补充有助于康复 [2] - 抗肿瘤治疗结合骨保护剂及局部放疗可预防骨折并缓解骨痛 [2] 疾病管理理念转变 - 前列腺癌正从高致死率肿瘤逐步转化为可长期控制的慢性病 [2] - 科学筛查+规范治疗+全周期管理可实现患者长期高质量生存 [1][2] - 防治策略强调关口前移 需提升公众主动筛查意识 [2]
是不是长期隐瞒病情,会不会影响中期选举,拜登“患癌风波”持续引发各界质疑
环球时报· 2025-05-22 07:03
拜登患癌舆论风波 核心观点 - 美国前总统拜登被质疑在任内隐瞒前列腺癌病情 引发政治对手和医学界强烈质疑 [1][4] - 特朗普阵营指控拜登团队存在"欺瞒公众"行为 并质疑其执政能力 [2][3] - 医学专家认为拜登癌症病程应长达数年 质疑顶尖医疗资源下为何出现"漏诊" [4] - 事件可能影响民主党未来选举布局 党内人士开始反思支持高龄候选人的策略 [5] 政治角力 - 特朗普公开质疑拜登医疗团队"没说实话" 称癌症发展到格里森9分需长期过程 [2] - 副总统万斯指责拜登任内已丧失履职能力 其子小唐纳德直接攻击拜登妻子吉尔 [3] - 司法部顾问特雷尔暗示吉尔或涉"虐待老人"罪名 若明知病情仍支持竞选 [3] 医学争议 - 肿瘤学家伊曼纽尔推断拜登刚就任总统时已患癌 病程至少1-2年 [4] - 世卫前专家西科拉质疑医疗团队可能隐瞒病情数月到数年 讽刺总统本应每月体检 [4] - 拜登发言人回应称其上次前列腺筛查为2014年 本月16日前从未确诊 [4] 政治影响 - 民调专家麦克伦南指出事件将削弱民主党公信力 影响2026中期选举和2028大选 [5] - 民主党高层反思支持高龄候选人策略 选民明显倾向年富力强者 [5] - 党内质疑拜登知情时间点 担忧若其连任成功的潜在风险 [5] 数据引用 - 拜登超过10年未进行前列腺癌筛查(2014-2024) [1][4] - 美国卫生部门不建议70岁以上男性做前列腺筛查 [4] - 癌症恶性程度格里森评分最高为10分 拜登被指达9分 [2]
美国总统每年都体检,为什么没查出拜登的前列腺癌?
36氪· 2025-05-21 07:58
前列腺癌筛查政策 -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50岁以上男性在预期寿命≥10年时与医生共同决定是否接受PSA筛查,高危人群(非裔或家族史)建议45岁开始[9][10] - 美国泌尿外科协会不建议70岁以上或预期寿命<10-15年男性进行PSA筛查,因临床获益有限[14] - 中国2022版指南推荐50岁以上或45岁以上有家族史男性在知情同意下进行PSA筛查,总PSA>4ng/ml需复查[22][23] PSA筛查的临床争议 - PSA筛查使美国90年代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达高峰,早期病例占比提升且死亡率下降,但无法排除治疗进步的影响[16] - 假阳性率超10%,70岁以上假阳性率达20.6%,导致不必要的活检及心理负担[17] - 过度诊断率在70岁以上男性中显著增加,可能引发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过度治疗并发症[17][18] 前列腺癌流行病学特征 - 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13.42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4.75万例(第7位),城市发病率持续上升[27] - 高发年龄65-80岁,遗传因素使直系亲属患病者风险增加,骨/肝/淋巴结为常见转移部位[27] - 中国患者5年生存率69%,初诊肿瘤范围是预后关键因素[28] 诊疗技术进展 - 转移性前列腺癌主要采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联合疗法可改善疗效但可能引发骨密度降低等副作用[28] - 诊断手段包括直肠指检、前列腺MRI、PET-CT及穿刺活检,低危患者可采用主动监测策略[27][28] - 2024年中国专家共识明确反对对<50岁无家族史或>75岁人群开展筛查以避免资源浪费[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