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剧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远洋商业,累计运营50个项目,覆盖27座城市
新浪证券· 2025-10-22 09:58
公司业务动态 - 远洋商业将江西赣州南康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升级为远洋未来广场并焕新启幕 [1] - 公司拥有超过20年的商业项目开发与运营经验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运营管理项目超50个,覆盖全国27座重点城市,累计运营管理面积超过560万平方米 [2] 产品线体系 - “里系”产品线为街区式商业,代表项目包括成都远洋太古里和武汉远洋里,其中武汉远洋里体量达17万平方米并于2025年4月开业 [3] - “港系”产品线为10万㎡以上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代表项目包括北京颐堤港(总楼面面积约17.6万平方米)、杭州乐堤港(商业体量15万平方米)和北京乐堤港(总体量37万平方米) [4][5] - “未来系”产品线为10万㎡以内的社区商业MALL,代表项目包括赣州未来广场(商业体量约12万平方米)和天津远洋未来广场(商业面积8.7万平方米) [6] 项目运营亮点 - 福州远洋德呈乐堤港2024年年度客流超22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5亿元 [5] - 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年客流量3000万+,年营业额50亿+ [7] - 公司积极拓展首店经济,例如赣州未来广场引入了15家首店 [6] 项目组合与规模 - 公司成功运营多个标杆项目,包括成都远洋太古里、北京颐堤港、杭州乐堤港等 [1] - 公司业务布局广泛,涉及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城市更新及文商旅综合体等多种业态 [7][8][9] 行业认可与荣誉 - 公司多个项目获得行业奖项,如成都远洋太古里荣获第12届艾蒂亚奖最佳城市文旅项目奖金奖 [11] - 北京远洋乐堤港获得LEED金级认证和“金地标”商业大奖 [11] - 成都远洋太古里、北京颐堤港和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均被评定为国家五星购物中心 [11]
年轻人“捧红”剧场经济背后的消费逻辑
中国青年报· 2025-09-14 10:07
行业核心观点 - 剧场经济正被年轻群体重塑 年轻群体不仅是观众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以情绪价值和社交赋能为消费动因影响产业发展方向[1] 消费群体特征 - 18至34岁年轻人群连续3年占购票观众比例超过76% 2023年剧场类演出观众中该年龄段占比达72%[2] - 音乐剧25岁以下观众占比最高达40% 年轻群体通过消费行为标榜审美偏好与文化归属[2][3] - 消费逻辑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 愿为8分钟沉浸演出排队3小时 将剧场视为情绪解压阀[3] 市场规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场演出16.05万场 创造票房收入54.02亿元 话剧稳居品类榜首[2] - 音乐剧 舞剧等艺术门类齐头并进 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2] 行业发展趋势 - 从封闭舞台向全域沉浸生态场景重构 推动城市空间戏剧化改造和闲置空间再利用[4][5] - 内容生产从创作者主导转向用户共谋 例如《不眠之夜》让观众在实景场景中自由走动体验[5] - 技术赋能成为重要方向 运用AR重现非遗故事 VR虚拟剧场和AI实时剧本提升参与感[5][7] 运营模式创新 - 形成体验-分享-再传播的价值循环链 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形成体验-创作-引流闭环[3][5] - 探索多剧场联票制实现一票通达相互引流 构建观演-游览-住宿一体化文旅消费闭环[6] - 数据驱动创作利用用户画像定制剧目 建立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提升服务精准度[7] 政策支持体系 - 分层分类支持大型营业性演出 演艺新空间和中小剧场等不同类型[7] - 设立剧场产业基金 对非营利剧目免税 鼓励演出剧本创作[7] - 发放折扣券 体验券等消费补贴 同时加强演出消费监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