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公益

搜索文档
西安小伙自制“拍拍卡” 串联起身边的善意
环球网· 2025-06-30 08:17
文明培育 - 城市地铁和公交车上常有老人因行李繁重或迷路需要帮助,主动提供举手之劳可解决他们的困难 [1] - 陕西西安的赵晨在过去11年里特别留意并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 [1] - 赵晨使用标注"如果您需要帮助,可以拍拍我"的卡片凝聚更多善意力量 [1] 赵晨的助老行动 - 赵晨每天地铁通勤两小时,常在西安北站、北大街站等换乘大站帮助提行李或迷路的老人 [2] - 助老行动的起点源于2014年母亲坐反公交车后得到大学生帮助的经历 [2] - 2024年9月赵晨帮助一位强直性脊柱炎爷爷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100万,激发网友加入助老行动 [2][3] 拍拍卡与志愿者计划 - 赵晨制作醒目的"拍拍卡"标明志愿者身份,让需要帮助的老人放下心理负担 [3] - 赵晨发起"与子协老志愿者计划",自费制作"拍拍卡"分发给志愿者,参与者包括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卖员等 [5] - 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如餐饮店主鲁尚兵和西北工业大学学生王瑾,他们因共同目标加入计划 [10][11] 助老服务的深化 - 赵晨对助老的理解从搭把手、指路扩展到聊天、吃饭等陪伴服务 [6] - 赵晨驱车93公里为秦岭脚下的爷爷奶奶送生活必需品,谎称是超市促销产品以让他们接受 [6] - 赵晨与帮助过的老人建立忘年交,如帮爷爷卖纸壳后成为朋友 [6] 助老计划的扩展 - 赵晨发起"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和"与子协老"计划,获全国几千名志愿者响应 [8] - 志愿者准备第五批拍拍卡物料,完善"志愿者车贴""助老驿站"等配套 [10][11] - 正在内测"助老"小程序,子女可替异地父母发布需求,志愿者提供陪诊、代购等服务 [11] 善意传递的社会影响 - 赵晨的倡议基于朴素信念:帮助他人父母可能换来他人对自己父母的帮助 [13] - 善意流动通过日常的"看见"和"回应"汇聚温暖人心的力量 [13] - 从A4纸到拍拍卡再到小程序,助老服务形式不断升级 [11]
镜头聚焦助老温情,数字编织公益网络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4:42
银杏家园公益项目概况 - 项目以60岁以上留守、空巢、孤寡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聚焦解决"吃饭问题"、"数字化鸿沟"和"反诈骗"三大核心需求 [1] - 截至2024年底已在9个省份开设26个站点,累计提供助餐24万余次,受益人次超32万 [1] 项目运营模式 - 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老人生活困境及服务场景,以"看得见的公益"形式激发公众参与 [4] - 联合高校教师和志愿者开展智能手机教学、防诈专题活动,帮助老人适应数字生活 [4] - 创新捐赠渠道:抖音平台吸引70万用户捐赠1743万元,6000家商家通过爱心好物计划筹款37万元 [4] 数字化公益成效 - 入选"数爱无疆"数字公益故事征集活动50强案例,获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资助支持 [5] - 所有站点定期在社交媒体发布老人生活视频及项目进展,实现透明化监督 [4] - 项目通过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精准对接老人需求并扩大社会关爱网络 [5] 社会影响力 - 短视频内容获上万点赞,网友评论体现对助老事业的情感认同 [1][4] - 形成"站点服务+数字传播+多方联动"的立体化助老体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