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上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10万香港人开始北上养老
投资界· 2025-08-06 15:34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有近10万名(99,600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定居广东省,比过去10年间激增40.5% [5] - 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23.9%,约超170万银发老年人 [5]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房间较便宜等因素是吸引香港老人到内地养老的主要原因 [5] 跨境医疗政策与服务 - 香港卫生署新增12家试点医疗机构,共21个服务点,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 [6] - 新增医疗机构全部为三级甲等医院,首次纳入中医院 [7] - 香港老人可使用长者医疗券,年满65岁每年有2000港元医疗券(累积上限8000港元) [7]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长者医疗券超过12万人次,2025年6月同比增长79% [9] 医疗费用与就医体验 - 香港公立医院手术费用约10万元人民币,私立医院达20万元,而内地同类手术仅需3万多元 [8] - 香港专科门诊轮候时间最长3年(眼科)、2年(外科),内地使用医疗券后洗牙、补牙费用仅180~550元 [9] - 香港私营机构洗牙、补牙费用多在800~1000元人民币 [9] 养老成本与市场潜力 - 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超2万港币,高端养老院达4万~6万港币,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院收费仅为香港的1/3~1/5 [15] - 内地公立养老院月费约1500元~4000元人民币,民营养老院约3000元~1万元人民币,高端养老社区月费约8000元~3万元人民币 [15] - 香港政府资助的养老床位平均排队等候时间约两年,部分需等待6年 [16] 保险与养老社区布局 - 泰康保险集团有意在港拓展跨境养老保险服务,已向香港保监局申请寿险牌照 [17] - 中国太保寿险(香港)开启"保单直付"功能,非人民币保单收益可直接支付养老服务费用 [18]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保险客户可通过投保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18] - 中国人寿采用"1+N"养老发展模式,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 [19] 市场现状与挑战 - 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有限,仅覆盖门诊服务,不包括住院、日间手术等 [12] - 医健通系统仅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通,两地电子健康档案互通仍存障碍 [13][14] - 高端养老社区入住率较低,珠海某高端养老酒店入住率不超过20% [20]
10万香港老人北上养老?
虎嗅APP· 2025-08-05 21:39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有近10万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定居广东省,比过去10年间激增40.5% [4] - 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23.9%,约超170万银发老年人 [5]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房间较便宜是吸引香港老人北上养老的主要原因 [5] 跨境医疗政策与服务 - 香港卫生署新增12家内地试点医疗机构,共21个服务点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 [8] - 香港老人可使用长者医疗券在内地指定医院就医,年满65岁每年有2000港元医疗券(累积上限8000港元) [9]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长者医疗券超过12万人次,2025年6月同比增长79% [12] - 香港私营机构洗牙、补牙费用800~1000元人民币,内地同类服务使用医疗券后仅需180~550元 [12] 医疗体系差异与挑战 - 香港公立医院急症病床住院收费每日120元人民币,医院覆盖患者早午餐 [16] - 截至2024年年底,仅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通医健通系统 [17] - 粤港澳大湾区暂未建立有效解决数据跨境安全性问题的法规或政策 [19] 养老成本与机构布局 - 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超2万港币,高端养老院达4万~6万港币 [21] - 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院收费为香港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21] - 内地公立养老院每月收费1500元~4000元人民币,民营养老院3000元~1万元人民币,高端养老社区8000元~3万元人民币 [21] 保险公司布局与产品 - 泰康保险集团向香港保监局申请寿险牌照,计划拓展跨境养老保险服务 [26] - 中国太保寿险(香港)开启"保单直付"功能,使非人民币保单收益可直接支付养老服务费用 [27]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保险客户可通过投保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28] - 香港保险产品潜在收益更高,内地产品收益率终身2%~3%,香港可达5%~7% [29] 市场潜力与入住情况 - 港人入住内地高端养老社区增长有限,部分养老社区入住率不超过20% [31] - 珠海一家高端养老酒店一晚价格2600元人民币左右,入住全为香港本地老人 [31]
10万香港老人北上养老
第一财经· 2025-08-05 10:12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香港老人定居广东省,较10年前激增40.5% [4] - 香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3.9%,约170万老年人,北上养老者占该群体不到一成但增长显著 [5]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及房价便宜是主要吸引力,老年人表现出强烈融入意愿 [5] 跨境医疗政策与现状 - 2025年香港新增12家内地三甲医院作为试点,覆盖大湾区9城,首次纳入中医院 [7] - 香港长者可使用每年2000港元医疗券(累积上限8000港元)在内地指定医院支付门诊费用 [8]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10年内累计接待12万人次使用医疗券,2025年6月使用量同比增长79% [13] 医疗成本与效率差异 - 香港公立医院眼科手术排期需1年、费用10万元人民币,内地同类手术仅3万元且两周内完成 [10] - 香港私营牙科服务费用800-1000元人民币,内地使用医疗券后仅需180-550元 [12] - 香港专科门诊轮候时间长达3年(眼科)和2年(外科),内地就医效率优势明显 [12] 跨境医疗痛点 - 医疗券仅覆盖门诊,住院、手术及购药需自费,年额度2000港元对实际需求覆盖有限 [15] - 香港医健通系统仅港大深圳医院实现对接,其他机构需手动申请跨境健康记录调阅 [16][17] - 两地医疗支付体系差异及数据互通障碍导致重复检查、诊断信息不连贯等问题 [17] 养老成本与市场潜力 - 香港养老院月费2-6万港元,大湾区内地机构收费仅为1/3-1/5(1500-3万元人民币) [19] - 香港政府资助养老床位平均轮候2年,高端机构需6年,推动长者选择内地分流 [20] - 广东省为合资格港人提供每月1570港元高龄津贴及4060港元生活津贴 [21] 保险业布局动态 - 泰康保险申请香港寿险牌照,计划打通两地养老服务资源,瞄准香港增量市场 [23] - 中国太保2024年推出"保单直付"功能,支持非人民币保单支付内地养老社区费用 [25]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通过保险积分兑换大湾区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26] 高端养老社区现状 - 珠海某高端养老酒店入住率不足20%,每晚2600元人民币,客户均为香港保险持有人 [29] - 内地险企"保险+养老社区"模式分化,泰康采用重资产自建,国寿推行"1+N"多元模式 [26] - 香港保险产品因潜在收益率更高(终身5%-7% vs 内地2%-3%)更受跨境养老者青睐 [26]
10万香港老人开始北上养老,背后藏着多大的市场?
虎嗅· 2025-08-05 08:53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趋势 - 截至2024年中有近10万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定居广东省,比过去10年间激增40.5% [2] - 2024年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23.9%,约超170万银发老年人 [3] -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房间较便宜是吸引香港老人北上养老的主要原因 [5] 跨境医疗发展 - 2025年5月香港卫生署新增12家试点医疗机构,共21个服务点覆盖大湾区9个城市 [7] - 新增医疗机构全部为三级甲等医院并首次纳入中医院 [8] - 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量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25年6月同比增长79% [20] - 香港私营机构洗牙、补牙费用800~1000元人民币,内地同类服务使用医疗券后仅需180~550元 [19] 养老成本差异 - 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超2万港币,高端养老院达4万~6万港币 [33] - 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院收费为香港的1/3~1/5 [33] - 内地公立养老院月费1500~4000元人民币,民营养老院3000~1万元人民币,高端养老社区8000~3万元人民币 [34] 保险行业布局 - 泰康保险集团2025年下半年将在香港正式开业寿险业务 [45] - 中国太保寿险(香港)2024年开启"保单直付"功能,支持非人民币保单支付养老服务费用 [47] - 中国太平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通过投保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48] - 香港保险产品收益率可达终身5%~7%,高于内地的2%~3% [49] 养老社区发展 - 泰康采用重资产路径自建康养社区 [50] - 国寿采用"1+N"养老发展模式,多种养老方式共同推进 [50] - 珠海某高端养老酒店入住价格2600元人民币/晚,入住率不超过20%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