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跨境养老”步伐加快 大湾区十一城如何高效协同
经济观察网· 2025-07-04 21:32
经济观察报记者老盈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融合发展,湾区居民"跨境养老"的步伐也在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7月4日, 安永大中华区在广州举办了"大湾区跨境养老:融通、创新、未来"研讨会。 在跨境养老方面,未来大湾区十一城应如何协同?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 访时表示,粤港澳政府应加强政策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联动、多方合作等方式,构建跨境养老保 障体系。此外,大湾区十一城产业各有侧重,未来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产业联动,建立综合性养 老格局。 面临挑战 目前,大湾区在医疗制度保障和资源平台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港澳药械通、跨境养老社区建设 等。另外,通过科技与金融力量的多维赋能,如养老金融产品创新、远程医疗等方式,"跨境养老"正成 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趋势。然而,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大湾区跨境养老依然存在一些难题及挑 战。 黄寅认为,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显著差异"与"资源失衡"态势。当前,湾区城市间的制 度法规差异显著,使跨境医疗体系以及养老金融体系等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统一,增加了跨境养老居民的 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港澳及内地各城市经济发展重心、基础设施建设及养老 ...
大湾区跨境养老渐成趋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4 05:17
位于深圳市的现代化养老机构光明社会福利院今年成功入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将为香港老年人 提供100张养老床位。"我们采用香港养老院舍的服务标准,照护团队中有一半以上人员可熟练使用粤语 沟通,让香港老年人能够更好地融入院内生活。"该院负责人国丽介绍,深圳享有大湾区的空间和成本 优势,同等服务品质下养老成本较香港低约40%,家属们从香港西九龙站搭乘高铁最快40分钟即可抵 达,实现"上午探亲、下午返港"的便捷探视。 "我们还为每位香港老年人建立个性化健康管理档案,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护理人员监测的血 压、血糖等体征数据实时上传至小程序,让家属远程查看老人健康状况。"国丽说。 江门市幸福养老连锁机构目前正规划建设新院舍,主动对接港澳标准,争取在未来加入"广东院舍照顾 服务计划"。"目前共有18位港澳老人入住我们的养老院舍,年龄跨度从63岁至99岁。"该机构负责人梁 权标表示,江门是一座宜居城市,也是很多港澳同胞的故乡,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港澳老年人来这里养 老。 已入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养老服务机构"广州颐 寿安养麓湖家长荟"一隅。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持续深入,跨境养老近 ...
许正宇:跨境养老银发市场有庞大潜力发展 香港眼光要更宽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16:53
随着公司迁册制度在本周5月23日成立生效之后,在外地成立的公司届时可以保留其法人团体公司身 份,同时间将注册地转移回港,该迁册安排的制度,既可以确保其业务的延续性,同时是受惠于香港开 放高效的企业管治制度、简单的税制,以及国际级的专业服务,令这些企业更易进入内地与亚洲地区这 个蓬勃的经济体。 许正宇亦鼓励在外地成立的保险公司,尤其各位专家或行家,各自的工作单位若主要业务在香港的公 司,好好善用该机制迁册回来香港,而应对在外营商环境不利的因素,并且用足用好香港的企业管治制 度、法治、税制,以及专业服务上的优势 。 智通财经APP获悉,日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的通常留港 在广东省的香港居民数字,2024年内在广东省累计逗留一半时间,又或者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人数约 有53.72万人,当中五分之一,即是近10.99万人,为65岁或以上人士,由此可见银发市场有庞大潜力的 发展。 许正宇指出,为助保险界把握此机遇,同时满足长者需要,香港保监局近年积极鼓励业界推出结合大湾 区优质养老服务的创新产品,亦推动中国内地具备结合保险及养老服务能力经验的大型集团落户香港, 希望业界代表能够继续 ...
广州:加强与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探索推动内地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大湾区跨境养老金融产品
快讯· 2025-05-14 10:19
《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日前印发。其中提到,探索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支持 金融机构提供养老金融跨境服务,依托丰富的养老和医疗资源优势,结合"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香 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港澳药械通等利好政策,加强与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探索推动内地与 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大湾区跨境养老金融产品、跨境医疗险产品,提升跨境养老服务质效。 ...
安永:跨境养老正在成为新趋势,粤港澳三地共建跨境养老保障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0:56
5月12日,安永发布"大湾区跨境养老的探索—— 融通、创新、未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 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中,跨境养老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粤港澳三地正在携手合作,在大湾区建立一 个互联互通的养老生态圈。 安永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主管胡嘉丽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护理成为大湾区政 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工作人口所抚养的长期工作人口的数量预计在未 来15年继续上升,尤其是在香港地区,到2050年,香港可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医疗 保健和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压力将继续增长。这一趋势正在推动对健康护理和老年服务的更高需求。 报告指出,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跨境养老目前仍然面临挑战,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不 成熟、个人养老金制度仍待完善、养老服务供求不一致以及养老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胡嘉丽举例称, 内地在数据安全和隐私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这也就导致一些老人在跨境治疗的过程中,两地医疗数 据无法共享,也就面临重复检查的情况。 为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报告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加强政策协调,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构建跨境养老 保障体系,推动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
搭建跨境北上养老“金融桥”
金融时报· 2025-04-01 10:4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辖区金融机构探索“跨境金融 + 养老金融”新模式,搭建北上养老“金融桥”,打造湾区养老金融服务新业态,从融资、购房、支付、网点服务、社保、就医等多方面为港澳长者北上养老提供金融支持 [1] 分组1:支持跨境养老服务机构融资 - 推动辖区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跨境养老标准升级和养老设施改造融资需求,推动金融资源投向跨境养老服务养老机构 [1] - 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推动相关金融机构运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为顺德区和泰安养中心发放 850 万元优惠利率贷款 [1] - 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推动相关金融机构为珠海金湾颐养园提供 3000 万元授信 [1] 分组2:满足港澳居民大湾区内地城市置业需求 - 发布《港澳居民购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房产结算支付便利化业务指引》,实现境外购房款直接汇入内地房企相关账户的“一步到位”资金结算服务 [2] - 采取“先付房款后补材料”方式,优化跨境购房结算支付流程 [2] - 截至 2025 年 1 月末,累计为港澳居民办理 2603 笔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支付业务,资金折合人民币 29.93 亿元 [2] 分组3:完善跨境支付体系 - 针对港澳长者支付习惯,聚焦多场景,指导推动辖区人民银行地市分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支付方式服务指引 [2] - 通过在养老机构装设支付设备等方式下沉金融服务,为港澳长者提供外卡支付、跨境转账、外币兑换等服务 [2] - 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印发双语版《境外来珠人员支付服务手册》,设立“港澳人士支付专区” [2] 分组4:升级网点服务与提供综合养老服务 - 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开展网点软硬件适老化升级改造专项行动,打造老年人服务特色网点,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3] - 推动辖区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三支柱”为抓手,通过“产品 + 服务”等模式,提供全面综合或定制化服务 [3] - 招商银行以养老金金融为锚打造养老金服务体系,提供差异化、全周期养老服务方案 [3] 分组5:提升跨境社保服务便利度 - 推动金融机构在香港设立“跨境社保通”服务点,为香港居民提供跨境社保线上服务 [3] - 在广州南沙区、珠海市设立社保经办服务点、“港澳居民社保卡专窗”“珠澳社保服务通” [3] 分组6:提升港澳长者北上就医金融服务水平 - 2024 年“港澳药械通”扩展至大湾区内地 45 家医院,香港“长者医疗券”拓展至大湾区内地 4 个城市 8 家医疗机构使用 [4] - 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与纳入范围的医疗机构对接,提供支付结算、账户管理等金融服务 [4] - 中国银行中山分行助力中山市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香港长者提供基于“长者医疗券”的就医服务,提供对公跨境人民币结算综合金融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