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机器人

搜索文档
睿心医疗发布全自动AI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精准介入“全自动”智能时代将来临
36氪· 2025-08-17 22:0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睿心医疗成立于2017年,始终致力于通过AI和计算仿真技术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打造诊疗闭环[1] - 公司已发展成为心血管功能学诊断领域的头部企业,并基于此战略定位研发全自动AI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1] 产品研发进展与规划 - 2025年完成全自动AI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样机生产和仿体实验,计划下半年实现AI自动化动物手术[3] - 产品采用"医生-智能系统-执行终端"三方协同架构:医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下达指令,智能系统转化指令,执行终端完成自动化操作[4] - 短期目标为解决医生辐射暴露、铅衣负担、重复劳动等问题,长期愿景是通过大数据和机器人技术实现手术精度超越人类水平[4] 临床需求与行业痛点 - 心血管诊疗存在三大痛点:医生手术负荷重(需穿铅衣)、人工操作差异性大、全国医疗资源不均衡导致患者跨省就医[3] - AI手术机器人可标准化手术质量,缩短培训周期,支持远程医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3][4] 政策环境与行业意义 - 国家药监局7月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睿心产品成为"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领域首批产业化成果[5] - 产品发布会标志着血管介入诊疗正式进入"全自动"智能时代,为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树立标杆[5] 专家观点与行业共识 - 临床专家认为AI与医疗深度融合可形成诊断-规划-执行闭环,提升手术精准度并降低对经验的依赖[4] - 行业专家一致认为AI+全自动血管介入机器人是未来大趋势,关键在于攻克技术难题实现率先突破[5]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AI、机器人等技术加速临床应用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49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发布,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围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核心技术领域提出具体要求和方向 [1] - 《公告》将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视为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并提出优化审批程序、健全标准体系等措施 [2]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对医用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2] 行业发展趋势 - 在政策护航下,高端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和产品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医用机器人、AI医疗器械等已部分完成商业化验证 [3] - 脑机接口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赛道,目前处于应用试验阶段且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3] - 国产企业逐步突破技术壁垒,部分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水平,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3] -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长率超过20%,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前沿技术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3] 企业动态 - 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建成高水平信息化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并部署DeepSeek以提升数智服务水平 [4] - 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全球首创完全自屏蔽放疗系统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4]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医艾灸治疗机、红外光灸疗机已取得注册证,预计2025年将有7款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4] - 相关上市企业聚焦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攻关,强化医工融合与跨学科合作以加速成果转化与产品迭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