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
搜索文档
大病保险守牢因病返贫底线
经济日报· 2025-11-17 10:09
大病保险政策核心机制 - 大病保险是附加于基本医保框架内的第二重保障,用于应对重大疾病及高额医疗费用,参保人无需单独购买即可自动获得资格 [1] - 政策通过“基本医保报销+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医疗救助兜底”的模式显著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例如某案例中总医疗费18万元,经三重保障后个人自付不到3万元 [1] - 大病保险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倾斜,包括起付标准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取消最高支付限额 [3] 保险服务效率与覆盖 - 保险公司通过完善报销网点建设和打通“一站式”即时结报系统,将大病保险理赔时效从3-15天大幅压缩至两三分钟,实现患者仅支付个人承担部分 [2] - 为提升政策知晓率和参保率,保险公司组建宣传队深入超千个行政村,发放资料16.27万份,使参保率从约70%提升至98% [3] - 截至今年9月,某地区大病保险累计赔付78.83万人次,赔款总计14.28亿元,其中贫困人口赔付48.73万人次,赔款7.22亿元 [3] 行业影响与规模 - 2024年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21831.7万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961.61亿元 [3] - 国家规定大病保险支付比例不低于60%,叠加大病保险后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可达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3]
十四五·十四物“系列报道之十一 一张”异地结算单“铺就便捷就医路
人民网· 2025-11-01 20:28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成效 - 政策核心是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通过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高效数据流转[1] - 具体案例显示,一次总花费6806.14元的全麻息肉切除手术,医保基金直接报销3174.61元,个人支付3631.53元[1] - 患者只需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备案,出院时即可直接结算,起付标准为1500元,超出部分报销比例60%[1]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规模与范围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从2020年的537万人次激增至2024年的2.38亿人次,增长44倍[2] - 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已超过90%[2] - 结算范围从住院拓展到普通门诊和高血压、糖尿病等10种门诊慢特病,每个县至少有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此服务[2]
杭州明年起施行医保新政 放宽参保户籍限制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50
政策修订背景与目标 - 现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自2021年施行以来总体运行平稳,但因人口结构、就业形态等发生变化,需进行修订以应对新问题和挑战 [2] - 修订工作遵循"规范、动态、平稳、可持续"原则,旨在健全和完善杭州市共富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2] 参保范围与户籍限制放宽 - 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要求 [1][2] - 非杭州市户籍学龄前儿童的参保条件由"父母一方已参加杭州市职工医保且累计缴费满3年"放宽为"父母一方持有本市核发《居住证》" [2] - 非杭州市户籍中小学生的参保条件由"其父母一方已参加本市职工医保"放宽为"在本市中小学校就读" [2] 医保筹资标准调整 - 调整2026年度杭州市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个人缴费提高10%左右 [3] - 个人年缴费最低增加10元,最高增加70元 [3] - 在原有补助基础上,财政对居民医保的年人均补助再增加150元 [3] - 自2027年度起,建立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挂钩的筹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 [5] 大病保险与待遇优化 - 建立对连续参保、零报销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的大病保险待遇激励约束机制 [5] - 进一步扩大大病保险报销范围,提高医疗救助对象的大病保险待遇,以减轻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 [5]
后悔给女儿买房!70后家长顿悟:只陪嫁车不买房的父母,太聪明了
搜狐财经· 2025-09-14 20: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因动用30万元养老积蓄为女儿购置房产,在面临突发医疗费用时陷入财务困境,凸显了养老规划的重要性 [2][4][6] - 文章指出,为晚年生活预留稳妥的保障,避免过度依赖子女,是实现体面安心老年生活的关键 [6][8][10] 养老财务规划 - 养老钱是晚年的底气,应避免高风险投资和不必要的支出 [8] - 建议选择银行定存、国债、保险等稳健理财方式,以实现资金的安全增值 [8] 健康与医疗保障 - 随着年龄增长健康问题突出,适当的医疗保险能有效分担风险 [8] - 保持良好作息和注重养生,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8] 财产规划与责任 - 家庭财产不仅是财富,更是一种责任,建议提前做好传承和分配 [8] - 合理利用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可以在保障自己的同时减轻子女的压力 [8]
上半年税收收入逐步回升,非税收入增幅回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21:44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财政运行呈现税收收入逐步回升 非税收入增幅回落 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 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等特点 [1] 社会保障投入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用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社会保险补贴 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 [2] - 基本养老金提高2%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覆盖超过3亿老年群众 [2]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至99元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至700元 [3] - 中央财政下达医疗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3] 养老服务与育儿支持 - 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和失能老年人照护补贴试点 [3]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3] - 中央财政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 用于低保 特困人员救助等工作 [3]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财政部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第三批690亿元已下达 剩余资金10月发放 [4] - 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 家电 文化办公用品 通信器材等零售额同比增长30.7%-24.1%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4] 消费环境优化 - 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4] - 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重点消费城市提升消费便利度 [5]
阿坝州实施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开展“爱心爸妈”等六大行动 用爱心让“石榴籽”抱得更紧
四川日报· 2025-03-24 15:14
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核心举措 - 阿坝州启动实施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核心目标是解决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促进民族团结、凝聚人心并推动共同富裕 [1] - 该工程归纳为六大行动,其中包括“爱心爸妈”行动,旨在为偏远牧区寄宿制学生提供义剪等关爱服务 [1] 困难群体帮扶投入与标准 - 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入超过15亿元资金,用于提高各类困难群体的补助标准 [2] - 具体措施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低保每人提高1300元以上,城镇和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费每人提高1600元以上,所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高360元 [2] - 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将按每两年增长5%的标准稳步提高供养标准 [3] 就业支持与创业激励 - 把实现“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去年已帮助5000多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 [4] - 通过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和现场推荐会等方式促进就业,例如马尔康市培训105人,并由宜宾57家企业提供200余个岗位 [4] - 出台返乡创业21条措施,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在国省补助基础上,州本级再给予1万元补贴,并提供最高30万元、享受80%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 [5] 医疗保障与健康服务 - 将在全州免费开展全民健康体检,为每一名农牧民建立健康档案,推行医防融合 [7] - 推行健康管家服务机制,确保每个家庭均有1名签约服务家庭医生 [7] - 计划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并利用多项基金,目标到2027年将困难家庭医疗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7]
个税起征点1万/月、淡化“重点高中”、设AI失业保障...80份两会热门提案合集
吴晓波频道· 2025-03-09 03:23
养老金融与服务 - 建议银行创新"银发金融"服务,推出老年人安全理财产品 [3] - 建议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未来十年城乡基础养老金涨一倍 [4] - 建议增加老年人子女带薪陪护假,推进"假期法定""分段递增""灵活安排"方式 [6] - 建议高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建立居家养老护理人才分级制度,增设养老护理助手岗位并进行职业认证 [7] 婚育政策 - 建议严格落实育儿假、配偶陪产假等制度,试点"父育假"制度,男性可申请最长6个月育儿假 [9] - 建议延长产假及陪护假,女性产假不低于6个月,男性陪护假不低于30天 [10] - 建议科学设定产假,适当延长父母育儿假,完善生育假期成本分担机制 [11] - 建议将法定婚龄降至18岁,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推行生育激励政策 [15] - 建议制定彩礼金额上限标准(不超过当地人均年收入两倍),整治天价彩礼 [16] 医疗健康 - 建议商业医疗保险与医保联网结算,优化审核流程 [17] - 建议降低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适当减免老人儿童费用 [18] - 建议将恶性肿瘤筛查早诊纳入医保 [18] - 建议建立罕见病慈善医疗救助专项基金 [18] - 建议医院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推动数据标准化 [18] - 建议将HPV和Hib疫苗优先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18] 农业与农村发展 - 建议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通过粪肥还田、有机肥还田等措施提升黑土肥沃度 [19] - 建议加大秸秆还田推广力度,提高黑土地有机质含量 [20] - 建议出台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 [21] - 建议激发"新农人"干事创业热情,完善"新农人"体系 [22] - 建议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设置乡村医生事业编制 [23] AI与科技 - 建议设立"AI赋能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采购AI设备、云服务等给予补贴 [25] - 建议搭建AI应用供需对接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开放供应链场景 [25] - 建议立法规范AI写作,明确AI创作发表权利 [26] - 建议加强AI生成不实信息治理,建立专门审核团队 [27] - 建议推动"万兆光网"规模部署,构建超大算力集群 [28] 教育改革 - 建议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30] - 建议将中考分流时间调整至高中初期 [32] - 建议尽早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 [33] - 建议逐步淡化"重点高中"标签 [34] - 建议规范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 [35] - 建议中小学桌椅改为可升降式,预防脊柱侧弯 [36] 就业与税收 - 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0万元/年 [46] - 建议对技术创新类奖励减免个税 [47] - 建议带薪休假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48] - 建议将非工作时间线上办公纳入加班范畴 [49] - 建议禁止就业年龄歧视,放开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年龄限制 [50] 消费与商业 - 建议加大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电商销售的扶持力度 [54] - 建议统一各省市以旧换新参与条件,扩大县乡中小商家参与范围 [55] - 建议推出大面额和小面额消费券,确保不同类型餐饮企业受益 [56] - 建议多渠道发放消费券,丰富消费券类型 [57] 立法与监管 - 建议调整刑事责任年龄适用范围,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刑责年龄降至12岁 [58] - 建议尽快制定"未成年人惩戒法" [59] - 建议修改拐骗儿童罪的量刑,最高可判死刑 [60] - 建议推动科研诚信立法,将学术不端行为纳入法律监管 [61] - 建议在刑法中增设"电信网络诈骗罪" [62] 企业家提案 - 建议尽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65] - 建议将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1万元/月 [66] - 建议加大人工智能应用端政策支持 [67] - 建议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门槛 [68] - 建议以工业大模型为关键变量赋能新型工业化 [69] - 建议推动安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组建AI安全产业联盟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