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一图解码:麦科田赴港IPO 专注医疗器械行业 上半年业绩扭亏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11
NANCHANNEMASSANGANANANANANANANANANANANANAN 9月11日,麦科田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由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麦科田是一家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创新且全面的产品组合,可满足医疗机构内广泛的临床科室、病房和诊所以及社区卫生中心、检验机构和家庭 护理场景的临床需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麦科田已将超过50种生命支持产品,80种微创介入产品,及210种体外诊断产品商业化,该等产品有多种型号, 可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截至2025年9月3日,麦科田的产品已遍及全球逾140个国家及地区。在中国,麦科田的产品已累计覆盖超过6000家医院,包括 约90%的三级甲等医院,覆盖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业绩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麦科田录得收入约7.87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约15.3%;股东应占利润约4018.9万元,上年同期则录得亏 损约5776.9万元。 产品线,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 发展制造中心,扩大产能,包括投资于生产 设施及升级生产线 进一步提高销售和营销能力,以支持可扩展 的业务增长 资助在全 ...
麦科田闯关港股上市: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高瓴、深创投等为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9-12 23:49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招股书 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为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提供创新且全面的产品组合 覆盖医疗机构内广泛临床科室及家庭护理场景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已商业化超过50种生命支持产品 80种微创介入产品以及210种体外诊断产品 [3] - 产品覆盖全球逾140个国家及地区 在中国累计覆盖超过6000家医院 包括约90%的三级甲等医院 [3] 研发生产与全球布局 - 在中国和英国设立五个研发中心和六个生产中心 [3] - 在英国、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西和哥伦比亚等战略市场设有当地代表处 [3] 股权结构与历史沿革 - 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 前称为深圳玉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由李冬岑、钱云周设立 [3] - 目前注册资本约人民币5亿元 法定代表人LIU Jie 股东包括LIU Jie、钟要齐、李辉 其中LIU Jie与李辉为夫妻关系 [3] - 2014年4月钟天然将40%股权转让给钟要齐 2014年5月李辉通过钟要齐增资取得42.86%股权权益 [5] - 2015年12月钱云周将所持7.73%股权全部转让给李辉 [5] 融资历程与估值变化 - 2016年2月获得4000万元A轮融资 投后估值3.2亿元 [6][7] - 2017年3月获得1.02亿元B轮融资 投后估值5.82亿元 [6][7] - 2019年获得4500万元C轮融资 投后估值11.781亿元 [6][7] - 2023年获得1775万元新一轮股权认购 投后估值达78.994亿元至82.453亿元 [6][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营收9.17亿元 净亏损2.26亿元 [9][10] - 2023年营收13.13亿元 净亏损6450.8万元 [9][10] - 2024年营收13.99亿元 净亏损9661.7万元 [9][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87亿元 净利润4096.8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9][10] -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4650万元 2024年2043万元 2025年上半年9225.9万元 [11] - 经调整EBITDA从2022年-2972.6万元改善至2023年1.53亿元 2024年1.39亿元 2025年上半年1.49亿元 [11] 产品商业化与市场覆盖 - 产品组合包含多种型号 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已实现全面商业化 [3] - 中国市场覆盖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形成全国性网络布局 [3]
上半年亏损超4000万元,深圳这家医疗企业递表港交所
证券时报· 2025-09-11 22:16
上市申请与业务概况 - 麦科田于2025年9月11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2] - 公司为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产品覆盖生命支持 微创介入及体外诊断三大领域 业务遍及全球超140个国家及地区 覆盖中国超6000家医院(含90%三甲医院) [4]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人民币9.17亿元增长至2023年13.13亿元(+43.2%) 2024年达13.99亿元(+6.6%) 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87亿元 [5] - 亏损呈波动趋势:2022年亏损2.26亿元 2023年收窄至6450.8万元 2024年扩大至9661.7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4096.8万元 [5]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43.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2.9% [7] 细分业务表现 生命支持产品 - 2023年收入5.64亿元(+35.7%) 2024年降至4.94亿元(-12.4%) 主要因医院提前采购后需求调整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8% [8] - 在中国输注工作站市场2018-2024年销售额第一 肠内营养泵市场2021-2024年销售额第一 [6] 微创介入产品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3.86亿元 2023年5.87亿元(+52.0%) 2024年7.21亿元(+23.0%) 2025年上半年达4.03亿元(+16.8%) [8] - 2022-2024年中国消化系统微创介入耗材市场销售额第二 2023-2024年一次性胆道镜市场前五 [6] 体外诊断产品 - 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1.16亿元 2023年1.63亿元(+40.8%) 2024年1.84亿元(+13.2%) [9] - 2021-2024年中国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市场销售额第一 2024年血型检测设备市场前五 [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商业化产品超340种:含50+生命支持产品 80+微创介入产品 210+体外诊断产品 [4] - 创新产品包括全球首台远程输注控制系统 中国首款多通道输注工作站 全球首款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