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像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爱迪特:口腔智慧产业园项目开工 打造数字化口腔创新生态体系
中证网· 2025-08-02 17:56
公司动态 - 爱迪特牙科产业园建设项目于8月2日正式开工,占地107.7亩,建筑面积8.22万平方米,总投资6.68亿元,建设期2年,预计2025年底主体结构封顶,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生产线设备安装及调试 [1] - 新产业园区将涵盖口腔CAD/CAM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数字化口腔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及研发中试基地项目,形成"研发-中试-量产-循环"高质量闭环 [1] - 园区选址秦皇岛开发区,具备1小时进京、2小时抵津的区位优势,有助于构建产业优势、成本优势和开放优势 [1] - 公司将引进MES/WMS/UDI等系统实现数据在线化,考虑引入数字孪生和AI预测模型优化工艺参数与设备维护策略 [2] - 园区将建设联合实验室、用户共创中心、国际化培训中心,形成"从0到1、从1到N、从N到全球"的完整体系 [2] 战略规划 - 新产业园区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战略载体,计划打造自主创新闭环体系,加大各产品线产能 [2] - 联合实验室将直接引入教授、博士和国家级课题,帮助公司完成技术扫描和原型验证,锁定下一代技术路线 [2] - 新园区建成后将吸引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入驻,形成"研发-中试-量产"垂直生态 [2] - 董事长表示新产业园将大幅提升产能,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是响应全球市场需求的重要战略举措 [4] 行业趋势 - 全球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面临"增量+升级"双拐点,需求端受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推动,供给端受国产化、数字技术和政策红利驱动 [3] - 数字化、智能化正在重塑诊疗流程,影像设备、3D打印、AI设计软件将传统"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 [3] - 视觉技术深度整合到产品中,改善医患沟通和术前规划,提高成交率 [3] - 种植牙、隐形正畸、高值耗材等领域将呈现技术爆发、数字化闭环、细分需求分层趋势 [3] - 预计2020-2025年全球口腔医疗市场复合增速8.6%,2025-2030年复合增速5.2%,2030年市场规模达7097亿美元 [3]
西门子紧急回应中方对欧盟仪器设备限制进口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14:43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 公司强调在中国的强大存在是多年建立的全球制造足迹的一部分,旨在战略性地服务当地市场并将干扰降到最低 [1][2] - 中国本地化是公司全球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已通过苏州影像设备生产基地、西安IVD制造中心等本土布局搭建完整能力体系 [2] - 公司在华注册的本地法人公司仍保有参与政府采购的资格,未被当前限制措施纳入排除范围 [2] 中国政府采购政策调整 - 财政部规定自7月6日起,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采购需排除欧盟企业(在华欧资企业除外)参与 [3] - 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但仅欧盟进口能满足需求的项目除外 [3] 公司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 公司预计当前中国事态发展不会对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重申本地化战略的稳定性 [1][2]
最后抢位!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招商
思宇MedTech· 2025-07-04 21:34
大会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1] - 主办方:思宇MedTech [1]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17日 [8] - 会议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 [6] - 参会规模:约500人 [8] - 会议主题:前沿技术·从研发走向临床应用 [1] 大会内容与议程 - 重点探讨话题包括AI与智能系统、影像设备与平台升级、高值耗材与介入创新、能量平台与术中设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 [7][10][11][12][13] - 圆桌讨论主题:创新产品怎么真正进入科室、用得起来 [14] - 具体议题包括医疗AI大模型的落地挑战、多模态数据融合与系统集成、如何嵌入医生工作流、国产影像系统的机会与瓶颈、新一代介入产品的系统设计等 [9][15] 参会与参展信息 - 参会嘉宾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 [8] - 参展权益包括主题演讲、大会现场品牌展位、企业宣传资料发放、活动现场环节嵌入品牌标识 [4] - 报名方式可通过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15] 其他信息 - 大会将评选全球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奖项 [8] - 思宇MedTech旗下拥有十多个内容号,包括MedRobot、眼未来、心未来等 [17]
最后机会~招商: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28 19:40
大会基本信息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 聚焦"前沿技术·从研发走向临床应用"主题 [1][6] - 会议规模约500人 参会嘉宾包括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8] - 大会议程包括主题演讲、品牌展位、企业宣传、奖项评选等环节 重点探讨医疗科技从研发到临床落地的实践路径 [4][6][8] 核心讨论方向 - AI与智能系统:医疗AI与大模型落地挑战、多模态数据融合、医生工作流嵌入等话题 [7][9] - 影像设备升级:国产影像系统机会与瓶颈、专科影像平台打造、数据闭环与术中集成趋势 [10][15] - 高值耗材创新:新一代介入产品系统设计、效率提升与学习曲线优化、影像引导新应用 [11][15] - 能量平台发展:超声刀/射频/高频电产品迭代、多能量平台整合、术中整体解决方案 [12][15] - 材料技术突破:可降解/智能响应材料临床挑战、材料器械融合机会、差异化产品验证 [13][15] 行业互动与展示 - 设置圆桌讨论环节 探讨创新产品如何进入科室、医企协作路径、临床流程重新设计等实际问题 [14][15] - 大会将评选全球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奖 在主舞台集中展示前沿技术 [8] - 提供品牌展位、宣传资料发放、活动环节标识嵌入等商业合作权益 [4]
展位有限!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招商进行中
思宇MedTech· 2025-06-20 19:17
大会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1] - 主办方:思宇MedTech [1]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 [8] - 会议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 [6] - 参会规模:约500人 [8] - 会议主题:前沿技术 · 从研发走向临床应用 [1] 大会内容与议程 - 重点探讨话题包括:AI与智能系统、医疗AI与大模型的落地挑战、多模态数据融合与系统集成、如何嵌入医生工作流 [7][9] - 其他专题:影像设备与平台升级、高值耗材与介入创新、能量平台与术中设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 [10][11][12][13] - 圆桌讨论主题:创新产品怎么真正进入科室、用得起来 [14] - 议程拟邀请方向:影像设备、AI平台、高值耗材、能量系统、材料技术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创业企业 [6] - 分享内容:产品创新、技术落地、医工协同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6] 参会权益与招商信息 - 参展权益:主题演讲、大会现场品牌展位、企业宣传资料发放、活动现场环节嵌入品牌标识 [4] - 招商状态:已经开始,展位有限 [1] - 商务合作联系方式: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手机号13552754250、可直接联系主编赵清、Alice、Jacky、Ziana等团队成员 [1] 其他活动信息 - 重磅奖项评选:全球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将在大会主舞台集中展示与颁奖 [8] - 嘉宾阵容: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8] - 报名方法:可通过链接https://hdxu.cn/1fwan或扫描二维码报名 [15] 主办方背景 - 思宇MedTech每日报道全球最新医疗科技动态 [17] - 旗下拥有思宇MedTech、MedRobot、眼未来、心未来、骨未来、医影像、探美医界等十多个内容号 [17]
展位有限!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招商进行中
思宇MedTech· 2025-06-19 18:19
大会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1] - 主办方:思宇MedTech [1]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 [8] - 会议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 [6] - 参会规模:约500人 [8] - 会议主题:聚焦"前沿技术 · 从研发走向临床应用" [1] 大会内容与议程 - 重点探讨话题包括:AI与智能系统、医疗AI与大模型的落地挑战、多模态数据融合与系统集成、如何嵌入医生工作流 [7][9] - 其他专题讨论:影像设备与平台升级、高值耗材与介入创新、能量平台与术中设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 [10][11][12][13] - 圆桌讨论主题:创新产品如何真正进入科室并应用起来 [14] - 大会议程:邀请来自影像设备、AI平台、高值耗材、能量系统、材料技术等方向的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分享产品创新、技术落地、医工协同实践经验 [6] 参会嘉宾与活动 - 嘉宾阵容: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8] - 重磅活动:全球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将在大会主舞台集中展示与颁奖 [8] 参展权益与报名方式 - 参展权益:主题演讲、大会现场品牌展位、企业宣传资料发放、活动现场环节嵌入品牌标识 [4] - 报名方法:通过指定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报名 [15] - 商务合作联系方式: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手机号13552754250、可直接联系主编赵清等团队成员 [1][17]
超2500亿营收!2024医疗器械百强背后的突破与隐忧
思宇MedTech· 2025-05-16 18:2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约为2542.67亿元,同比增长0.19%,扣非净利润下降13.82% [1] - 子板块收入增速排序:低值耗材(+12.86%)、高值耗材(+3.58%)、医疗设备(-1.38%)、体外诊断(-6.13%) [1] - 子板块扣非利润增速排序:低值耗材(+114.83%)、高值耗材(-4.09%)、医疗设备(-17.93%)、体外诊断(-47.04%) [1]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微创医疗等头部企业稳居第一梯队 [2] - 行业进入"存量整合+创新驱动"并行的新阶段 [2] 医疗设备板块 - 2024年收入下降1.38%,扣非净利润下降17.93% [3] - 2025Q1收入下降5.27%,扣非净利润下降14.10% [3] - 受招投标放缓和渠道去库存压力影响,影像设备和监护设备领域表现不佳 [3] - 联影医疗2024年营收103亿元(-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36.08%) [3] - 政策将释放超500亿元设备需求,联影医疗有望斩获20%以上份额 [5] 高值耗材板块 - 2024年收入增长3.58%,扣非净利润下降4.09% [6] - 2025Q1收入增长0.25%,扣非净利润下降6.15% [6] - 封堵器、冠脉支架、骨科创伤国产占有率分别达95%、75%、68% [6] - 微创医疗2024年营收10.3亿美元(+9.6%),手术机器人业务收入增长146% [7] - 公司毛利率55.7%(-0.3pct),2025年预计收入增长10-11% [7] 低值耗材板块 - 2024年收入增长12.86%,扣非净利润增长114.83% [8] - 2025Q1收入增长2.37%,扣非净利润增长7.19% [8] - 注射穿刺类市场份额30%,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22% [8] - 奥美医疗2024年营收33.26亿元(+20.66%),净利润3.69亿元(+233.95%) [9] - 产品销往全球近70个国家,自2008年起稳居中国敷料行业出口榜首 [9] 体外诊断板块 - 2024年收入下降6.13%,扣非净利润下降47.04% [10] - 2025Q1收入下降15.39%,扣非净利润下降40.27% [10] - 九安医疗2024年营收25.92亿元(-19.77%),净利润16.69亿元(+33%) [10] - iHealth系列产品2023年营收22.50亿元(占总营收86.79%),2024年下降22.75% [11] - 安徽28省集采中选检验试剂平均降幅52.62%,最高降幅84.25% [11] 行业展望 - 政策将支持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100亿元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 [5] - 全球医用敷料市场预计2026年达235亿美元 [8] - 具备系统化能力的企业将能穿越周期、持续领跑 [14]
微创医疗(0853.HK):2024年利润端达到业绩指引 公司扭亏为盈在即
格隆汇· 2025-05-15 18:22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持续践行降本增效和聚焦主业的经营战略,利润端亏损大幅收窄58.6%至2.69亿美元,符合预期,但收入端增速9.6%略低于预期,主要因部分产品受国内集采和政策指导影响出厂价调整 [1] - 展望2025年,冠脉、骨科和心律管理业务有望稳健增长,手术机器人、神经介入、心脏瓣膜和主动脉及外周介入业务将保持快速增长,自有产品出海在1亿美金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 [1] - 公司扭亏为盈在即,长期集团化、多元化、全球化战略有助于整合全球研发、销售和品牌优势,打开可持续增长空间 [1] 2024年业绩表现 - 实现收入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剔除汇率影响),其中国内收入5.22亿美元(+6.0%),海外收入5.09亿美元(+11.1%)[3][5] - 净利润亏损2.69亿美元,同比收窄58.6%,EBITDA从去年亏损3.70亿美元改善至盈利0.60亿美元 [1][2] - 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合计下降2.17亿美元,三项费用率合计下降28.5 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下降19.0 pct [2] - 毛利率55.7%,同比下降0.3 pct,主要因产品组合调整和通胀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6] 分业务表现 - 冠脉业务收入1.66亿美元(+9.9%),其中国内+2.0%,海外+47.0% [4] - 骨科业务收入2.53亿美元(+6.2%),其中国内+26.1%,海外+3.6%,EBITDA转正 [4] - 心律管理业务收入2.21亿美元(+7.2%),其中国内+51.3%,海外+3.4% [4] - 主动脉及外周介入收入1.70亿美元(+1.6%),海外+99.4%,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3.6% [4] - 神经介入收入1.07亿美元(+14.4%),海外+137.6%,海外收入占比9.9% [4] - 瓣膜介入收入0.51亿美元(+7.5%),海外+108.3%,占比6.5% [4] - 手术机器人收入0.36亿美元(+146.0%),海外+388.3%,海外收入占比40.2% [4] 分地区表现 - 北美洲收入0.92亿美元(-7.5%)[5] - 欧洲收入2.80亿美元(+10.5%)[5] - 亚洲(除中国)收入0.88亿美元(+23.6%)[5] - 南美洲收入0.33亿美元(+46.5%)[5] - 其他地区收入0.15亿美元(+43.2%)[5] 自有产品出海表现 - 2024年自有产品出海收入0.96亿美元,同比增长85%(剔除汇率影响),近5年CAGR达56% [5][6] - 产品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医院超20,000家 [6] - 预计自有品牌出海将成为下一增长曲线,保持长期快速增长 [6] 研发与产品注册 - 2024年国内新获NMPA注册58款产品,9款进入"绿通",累计39款"绿通"产品,连续10年同业第一 [6] - 海外新获FDA注册4款产品,CE注册18款产品,累计在4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249项首次注册证 [6] 财务与运营 - 在手现金及等价物7.13亿美元,同比减少3.07亿美元,主要因抵押金、定期存款增加及经营支出和资本化开支增加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41亿(+10.67%)、13.20亿(+15.65%)、15.26亿(+15.66%)美元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75.39%)、0.91亿(+272.53%)、1.32亿(+44.74%)美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