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强如韩国医美,也开始讲究性价比了
36氪· 2025-10-10 17:50
行业核心观点 - 韩国医美行业正从过去依赖信息不对称和高溢价的“田园时代”转向竞争激烈的“新战国时代”,行业面临价格战与盈利困境,但核心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并正经历从“高精尖”到“普惠化”的艰难转型,最终将通过价值战实现行业净化与升级 [1][4][14][1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韩国医美市场规模为5.7214亿美元,市场持续扩张,2024年外国患者赴韩医疗就诊人次达120万,其中皮肤科占比高达56.6% [4] - 韩国是全球人均接受医美诊疗次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市场渗透率已非常高,增量客户开发见顶,市场转向存量客户争夺 [5] 价格战与盈利压力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普遍下降,同样项目价格相比2020年普遍下降10%~20% [4] - 具体项目价格大幅下滑:光子嫩肤从2020年平均每次30万韩元降至2025年的20万韩元以下;肉毒素注射(100单位)从40万-50万韩元区间下降至25万-35万韩元区间 [4] - 价格战严重扰乱正常定价体系,培养消费者低价预期,导致行业“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急剧下滑 [4] - 小型医美诊所2025年上半年营收普遍下降10%~20% [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缺乏特色的小机构逐步落后,而头部机构如韩国JK医美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15%的营收增长 [9] - 资本介入改变行业生态,头部机构通过收购与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例如爱美客与REGEN Biotech的合作是“技术+资本+市场”的典型,实现全球资源配置 [9] - 市场最终将由少数大型连锁平台和众多“小而美”的专科诊所共同构成,大而全的传统机构将被边缘化 [11] 成本结构与运营挑战 - 上游设备采购成本坚挺,医美设备制造商CLASSYS在特定设备领域市场份额高达55%,2024年销售额和利润均实现超过30%同比增长,挤压诊所利润空间 [10] - 核心地段租金、市场营销费用、设备折旧及“明星医生”高薪构成巨大运营成本压力 [10] - 对广告宣传、医疗安全和耗材合规性日益严格的监管增加了运营成本,在竞争环境下难以转嫁给消费者 [5] 转型方向与新兴机会 - 行业转向深度专业化,在细分领域(如鼻部修复、眼部抗衰)做到极致,形成“精品店”模式以吸引高净值客户,摆脱价格战 [10][11] - 男性医美市场需求快速增长,34-50岁人群是需求最大群体,ID医院推出的男性轮廓整形系列项目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 [12] - 个性化美学设计、深度健康管理、抗衰老科学等“后医美”领域存在巨大服务深化空间和高附加值潜力 [12] - 家用美容仪市场发展表明消费者对科技护肤接受度高,医美机构可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院线治疗+家用设备维护”的服务闭环 [13] 国际化与数字化转型 - 韩国头部医美机构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通过技术输出、品牌授权或直接开设分院形式扩展影响力 [13] - 数字化转型成为主流应对策略,韩国领先医美平台Gangnam Unni在2025年月活跃用户达300万,合作机构超1000家,线上导流占合作机构客源40%以上 [14] - 医疗旅游的强目标性使国际客户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详尽价格比较,高性价比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竞争力 [5]
新氧打响价格战第一枪:“童颜针”跌破3千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17:16
行业价格竞争态势 - 童颜针产品价格战激烈,新氧推出的奇迹童颜3.0定价为2999元,创下历史最低价,而市面上同类产品如艾维岚、塑妍萃的单价在1.3万元到2.4万元之间 [1] - 互联网平台加剧价格战,在美团百亿补贴下,薇旖美价格从一度高达6000元降至900元左右,京东发放优惠券导致嗨体2.5价格低至99元 [5] - 随着获批针剂数量增多,上游医美材料商逐渐丧失对下游的控价权 [5] 新氧公司产品策略 - 新氧奇迹童颜3.0的操作方式为童颜针"塑缇妍"复配玻尿酸,塑缇妍是与西宏生物定制的产品,与西宏生物另一款已上市产品丽真然为同款但型号略有不同 [2] - 新氧在5个月内两度更换童颜针剂,此前推出的1.0和2.0版本因定价远低于上游厂商要求而引发争端,1.0版本采用普丽妍产品,厂商要求终端售价16800元/支,新氧定价4999元,2.0版本采用圣博玛的艾维岚,厂商要求18800元/支,新氧定价5999元 [3] - 由于定价过低,普丽妍和圣博玛均曾向新氧发函要求下架产品 [4] - 新氧最终选择与"不控价"的西宏生物合作推出奇迹童颜3.0 [5] 产业链权力格局变化 - 下游向上游要定价权成为大趋势,上游医美材料商正面临更多压力 [6] - 西宏生物作为产品出品方,不干涉下游的定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