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光刻技术
搜索文档
今年上半年阿里云市场份额位居中国AI云市场第一|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07:16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武汉心电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华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湖北省楚天凤鸣科创天使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200万 人民币增至约240万人民币,同时新增多位高管。武汉心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8月,法定代表人 为李维,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 点评:此次投资,不仅有助于武汉心电科技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技术水平,也符合华为在5G、6G等 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中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NO.3 国内团队称破解芯片光刻缺陷难题 每经记者|可杨 每经编辑|魏官红 丨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丨 NO.1 2025年上半年阿里云市场份额位居中国AI云市场第一 10月27日,沙利文发布《中国全栈AI云服务(公有云)市场报告2025H1》。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 年,中国全栈AI(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规模达259亿元,其中阿里云以30.2%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百 度智能云以22.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两家合计份额占比超50%。 点评:中国全栈AI云服务市场呈现出"双雄争霸"的格局,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 ...
国内团队称破解芯片光刻缺陷难题
第一财经· 2025-10-27 17:43
技术突破 -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解析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并提出产业化方案,使光刻技术减少图案缺陷的改进大于99%[3] - 该技术方案可直接用于半导体制造,与现有装备兼容,能在12英寸晶圆上消除聚合物残留物造成的缺陷,缺陷数量降幅超过99%[3][7] - 研究提出通过提高曝光后烘烤温度至105°C抑制聚合物缠结,并使用连续液膜防止聚合物重新沉积,以实现缺陷控制[6][7]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光刻胶是半导体光刻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显影步骤直接影响集成电路尺寸精度,但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行为长期不明确,成为制约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良率提升的瓶颈之一[4][5] - 产业界以往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表征光刻图案,但这些技术受限于与液体环境不兼容或分辨率较低,导致优化工艺只能反复试错[5][6] - 随着图案特征尺寸接近光刻胶聚合物轮廓长度,液膜内光刻胶分子的吸附和纠缠行为成为控制图案缺陷形成的关键因素[5] 国内研究进展 - 除北京大学外,清华大学开发出基于聚碲氧烷的新型极紫外光刻胶,复旦大学设计功能型光刻胶集成2700万个有机晶体管,华中科技大学突破双非离子型光酸协同增强响应的化学放大光刻胶技术并完成初步工艺验证[10] - 国内学者在光刻胶领域处于努力追赶状态,国际同行早在2000年左右就对深紫外和极紫外光刻胶进行大量研究[11] - 研究团队强调交叉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将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应用于光刻领域[9] 市场格局与国产化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约26.85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45.47亿美元[11] - 光刻胶核心厂商主要包括东京应化、JSR、信越化学等日本、美国和韩国企业,2023年前五大厂商占据约86%市场份额[11] - 国内企业已在部分中低端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并投入极紫外光刻胶研发以推动国产化进程[11]
突破!国产DUV光源技术!3nm!
国芯网· 2025-03-25 12:46
固态DUV激光技术突破 - 中科院成功研发固态DUV激光技术 可发射193nm相干光 与主流DUV曝光波长一致 能将国产半导体工艺推进至3nm节点 [2][4] - 该技术采用Yb:YAG晶体放大器作为核心光源 通过分光-变频-合成的技术路线 在完全固态结构下实现193nm激光输出 [5] - 技术细节显示 科研人员将1030nm基频激光分两路处理 一束通过四次谐波转换生成258nm激光 另一束经光学参数放大形成1553nm激光 两束激光混合后产出193nm激光 线宽控制在0.11pm以内 光谱纯度达商用标准 [5] 技术优势与现状 - 固态方案相比传统氟化氙准分子激光技术 摆脱对稀有气体依赖 系统复杂度降低 理论上可使光刻系统体积缩小30%以上 [4][5] - 当前实验室样机平均功率70mW 频率6kHz 仅为传统方案1% 但固态设计的先天优势已显现 [5] - 技术需在功率密度和频率稳定性方面实现突破 才能改变现有DUV光刻设备技术格局 实验室样机与工业级应用仍存在量级差距 [5] 行业影响 - 该技术为我国光刻技术自主化开辟新路径 有望支撑半导体制造工艺延伸至3nm节点 [4] - 全球光刻巨头ASML 尼康 佳能目前使用的DUV光刻系统均依赖氟化氙准分子激光技术 需持续注入氩氟混合气体 系统复杂且能耗较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