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果北种
icon
搜索文档
“南果北种”结硕果 杨凌火龙果“红”出产业新路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12:53
公司运营与技术 - 公司成功在北纬34度的陕西杨凌实现热带火龙果的“南果北种”[1] - 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出拱棚双膜、三膜种植模式,并研发出一套完整的设施火龙果种植技术规程[1] - 基地占地200余亩,其中建有高标准设施温室约150亩,整个基地管理团队仅8人,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精准控制,技术人员可通过手机完成大棚通风、灌溉等作业[1] - 公司已培育出28个火龙果品种,其中主栽品种9个,年产火龙果500多吨[2] - 每棵火龙果树在管理好根系的情况下可存活20年至30年,能实现全年连续结果,结果周期最短仅需20天[2] - 公司为种植户提供从大棚建设到管理技术的全程指导,总结出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2] 业务规模与经济效益 - 火龙果种植可为种植户带来每亩3万元至5万元的经济收益[2] - 公司通过“一对一”技术帮扶模式,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火龙果种植5万余亩,带动2000多户种植户增收[2] - 基地年产种苗可推广6000余亩,种苗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远销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2] 产业链与发展前景 - 公司不仅销售鲜果,还研发了火龙果干、果酒、果醋等加工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2] - “南果北种”的“杨凌模式”正通过农文旅融合提升种植效益[2]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品种培育和驯化,推出更多优良品种,帮助种植户获得更高经济价值[3]
(乡村行·看振兴)晋北黄土地结出“热带果” 农旅融合拓宽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5:0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南果北种”模式成功在晋北黄土地上种植热带水果火龙果 [3][5] - 公司业务从单一鲜果种植发展为集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南国风情园,形成“农业+旅游”新模式 [5] - 公司计划拓展深加工业务并引进百香果、无花果等新品种,同时利用荒山种植本地果树以实现四季有果 [5]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火龙果采摘价达到每斤10元,单棚年产量超过2000斤,年收入稳定在14万元以上 [5] - 公司业务带动20多人就业并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6] 行业发展与规划 - 行业通过发展“四季有果”的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6] - 行业计划对200多亩荒坡进行整体规划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 [6]
“南果”在北方安了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9 05:33
中国"南果北种"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水果年产量近7000亿斤,约占全球1/3,其中广西2024年水果产量达744亿斤,连续保持全国第一[4] - "南果北种"目前在北方栽培面积超过1万亩,覆盖陕西、山西、新疆、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5] - 北京市设施南方水果种植面积约1150亩,涵盖18个品种,采摘期贯穿全年[5] - 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已超过4000万亩,为"南果北种"创造了有利条件[6] 典型企业与种植案例 -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水墨庄园家庭农场种植30多种热带水果,面积150亩,实现全年不同季节上市[5] -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建有100多座火龙果种植大棚,年产量100多万斤[7] -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将"南果北种"与观光农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8] 技术支撑与设施发展 - 现代设施农业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棚室等设施,突破农业生产自然条件限制[6] - 水肥一体化系统、生长环境实时监控等技术实现热带水果跨季节、跨区域规模化种植[6] - 火龙果一年多茬收获技术在陕西取得突破,解决了藤蔓对土壤、湿度、温度的高要求[7] 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 全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到2026年有望增长至1.8万亿元,南方水果是消费热点[9] -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设施农业总产值增长40%以上[9] - 市场需求增长叠加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南果北种"有望在更多北方地区落地[9] 产业发展挑战 - 设施南果成本投入较高,缺乏相关管理人才,技术支撑水平有待提升[9] - 需要加强品种培育筛选、果农培训、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生产管理精细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