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导航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晚报 | 11月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1-05 22:30
北斗导航 - 京津冀三地印发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推广应用新型北斗独立定位终端产品80万台套以上,三地北斗应用总规模达500万台套,引育行业头部企业1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家,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规模的产业集群 [1] - 华泰证券认为,伴随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及特种行业需求放量,上游核心元器件、终端设备制造、软件服务和应用等核心厂商业绩有望兑现 [1] Robotaxi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宣布入局Robotaxi,小鹏Robotaxi将正式接入高德平台,共同提供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此为行业首个“出行平台+前装量产Robotaxi”合作模式 [2] - 摩根大通预测,2035年全球Robotaxi及全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达3000亿美元;开源证券表示,2030年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近5000亿元规模 [2] - 中信证券将智能汽车列为重点看好的绩优成长主线之一,预计2025年是智驾芯片切换的关键节点 [2] 机器人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公司目标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将开放机器人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并与宝钢在工业巡检等领域探索场景应用 [3] -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启动高规格招聘,寻求“操作算法资深专家(具身智能)”,月薪9.5万至12万元人民币,专注于“人形具身机器人”研发 [4] - 中国信通院预计,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将超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级别,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的加入将促进产业加速发展 [5]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机器人将是20万亿美金的市场;业内预测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的企业 [6] 储能 - 国家能源局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超40%,跃居世界第一 [3] - 2025年1-9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同比增长30%,达到102GWh;储能产业正从政策驱动的“可选项”转变为市场驱动的“必选项”,目前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 [3][4] 基因编辑 - 美国联合治疗公司完成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至人体的首例临床试验手术,标志着由FDA正式批准的注册临床试验正式启动,技术正从个别案例向规模化临床试验过渡 [6] 宏观与行业政策 - 北京市科委拟设立脑机接口专项孵化基金,打造中关村(昌平)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 [6] - 上海市发布行动计划,有序发展快递企业等在无人机商业物流中的应用场景 [6] - 工信部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 [6] 半导体存储 - SK海力士向英伟达供应的HBM4较上代涨价50%;DRAM市场经历抢购热潮,本周DDR5芯片价格暴涨30% [7] 市场热点板块(2025年11月5日) - 智能电网板块多只个股表现活跃,包括京泉华、特变电工、摩恩电气、中能电气等 [10][11] - 海南自由贸易港概念股活跃,因海南自贸港封关将于12月18日启动,涉及海马汽车、洲际油气、海峡股份等 [11] - 福建自贸/海西概念股表现,包括平潭发展、漳州发展、合富中国等 [11] - 储能板块个股活跃,包括霍普股份、和展能源、常宝股份等 [11] - 其他活跃板块包括固态电池、大消费、资产重组、煤炭、PCB板、股权转让、影视及ST股等 [11][12][13]
龙头崛起:卫星导航赛道迎来洗牌时刻丨热门赛道
创业邦· 2025-09-25 08:09
行业定义与概述 - 卫星导航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系统,核心在于空间信号与时间同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实时定位和轨迹追踪[5] - 全球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以及中国北斗,系统分为全球导航系统与区域导航系统[7] - 技术通过结合地面基站、增强系统与多源信息融合支持,在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部分系统定位精度可提高至厘米甚至毫米级[7]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包括卫星制造与火箭发射;中游涵盖地面控制系统与信号增强设施;下游是各类终端设备与应用场景[8][9] - 产业链高效运转依赖辅助体系,包括导航芯片设计软件、测试认证标准、地面数据处理平台等配套环节[10] - 产业链正由基础设施建设驱动转向应用生态牵引,形成从“卫星—地面—应用—服务”一体化的全链条格局[10] 行业融资趋势 - 2020年至2024年卫星导航赛道融资事件数量呈下降趋势,从2020年46起减少到2024年21起,2025年事件数量维持在20起左右[10] - 2022年融资金额达到阶段性高点,反映行业资源向头部企业和核心技术聚拢,行业从高频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与应用落地深耕阶段[10] 重点公司:方位角 -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时空服务和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技术,核心技术路径为“虚拟卫星+终端适配”,通过室内卫星发射机模拟真实导航信号,在信号盲区实现连续定位[12][13] - 普适型定位产品精度达3-10米,高精度专用终端结合室外RTK技术可实现室内外厘米级定位,服务覆盖全国400多个地下空间项目[13] - 2021年11月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5年1月完成约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深化技术研发和拓展商业化落地[13] 重点公司:天硕导航 -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特别是北斗导航接收芯片研发,提供从芯片、板卡到接收机及集成系统的全生态解决方案[16][17] - 自主研发的GNSS高精度基带IC跟踪算法可同时追踪五大星座十七个频点卫星信号,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海外营收占比超80%,年均增长率近200%[17] - 2025年2月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资金用于扩展业务、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巩固在星基定位服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竞争力[17] 重点公司:火眼位置 - 公司专注于低轨星基导航增强系统建设与运营,以“低轨星座+北斗增强”为核心技术路径,成功发射国内首颗低轨导航增强试验卫星“天枢一号”[20][21] - 规划中的“天枢”星座由44颗卫星组成,可为智能驾驶、精准农业等领域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是国内唯一获得低轨导航星座业务频率许可且完成国际协调的企业[20] - 2022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2025年2月与6月又分别完成B轮和B+轮融资,资金用于星座扩建、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场景拓展[21] 行业热点与数据 - 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其中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46%达1699亿元[32] - 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站点规模已扩展至6951座,为北斗系统应用的重要配套,持续支撑数字中国建设[30] - 哈啰联合华大北斗等申报的芯片级单北斗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荣获2025年度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白金奖,体现技术在共享单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