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充放电技术
搜索文档
绑定小米、蔚来等多款爆款车型,富特科技的下一个舞台在欧洲?
全景网· 2025-10-29 10:33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自2011年成立,从电网充换电产品起步,逐步聚焦于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并于2024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车载系统,以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等非车载系统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122.64%,利润总额0.67亿元,同比增长14.71%,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15.15% [3] 客户结构与市场拓展 - 公司客户包括广汽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雷诺、Stellantis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并取得长安汽车、零跑汽车及某欧洲主流豪华品牌的项目定点 [3] - 公司与小米汽车合作紧密,受益于其产品周期,2024年小米SU7系列交付13.69万辆,2025年新车型YU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4] - 公司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约6.8%,2025年上半年该比例已提升至17%以上,并已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以匹配海外需求 [2][3] 技术优势与产品演进 - 公司车载电源产品向集成化、轻量化演进,已推出多类集成产品,如车载充电机与DC/DC变换器集成、车载电源与通讯控制器集成 [4] - 行业技术朝集成化、高压化和功能多样化发展,公司通过电力电子集成技术推出三合一系统产品,有效减小体积、降低重量和成本 [5] - 公司基于800V系统和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优化拓扑结构,多个量产项目已应用SiC器件,为高压快充提供技术支持 [5] - 双向充放电技术(如V2L、V2G)的普及使车载电源功能日益丰富,拓展了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的应用场景 [6] 行业地位与成长潜力 - 国产车载电源供应商竞争力持续提升,基本完成国产替代,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客户资源 [2] - 公司凭借技术、客户和全球化布局的综合优势,正进入高速成长的黄金时期,作为核心零部件领军企业价值重估刚刚开始 [6]
电动车主也能赚电网的钱?V2G充电桩到底怎么个事?
搜狐财经· 2025-09-29 19:00
V2G技术概念与运作模式 - V2G核心思想是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在电力需求高峰时向电网供电,低谷时充电储能,实现削峰填谷 [2] - V2G技术核心在于双向充放电功能,区别于传统单向充电桩,工作流程包括低谷充电和高峰放电两个阶段 [5][6] - 运作依托智能调度系统,通过车-桩-网通信协议实现电网自动调度电动车参与调峰 [6] V2G发展驱动因素与现状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动力电池寿命提升及智能电网建设提速是V2G从实验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驱动因素 [3] - 2024年中国正式发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通知,上海、深圳、北京等9个城市入选,标志V2G进入规模化探索阶段 [3] - 行业预测2028年起中国新售电动车将全面标配V2G功能,2030年常态化参与放电车辆将超千万辆 [11] V2G经济性与用户收益模式 - 武汉试点案例显示,电动车主通过V2G充电桩向电网反向放电,一小时可获得60元收益 [2] - 北京某V2G示范站放电补贴为0.7元/度,居民充电成本为0.47元/度,一辆52kWh电动车每年参与250次,每次放电30kWh,理论净收益可达1700元以上 [6] - 收益模式本质是利用峰谷电价差,武汉试点峰谷价差高达2.5元以上 [6] V2G对电力系统的战略价值 - V2G提供灵活低成本调峰手段,据测算到2030年可提供2亿千瓦削峰能力,占全国最大负荷10%-12%,2035年达8-9亿千瓦,占比近40% [7] - V2G作为移动储能可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预计到2035年可带来约17亿吨减排量 [7] - 技术是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电网关键环节,推动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转向荷随源动 [9] V2G催生的新业态与生态 - V2G催生电力交易加出行服务新业态,车企、充电桩运营商、电网公司、聚合商可共同构建V2G生态 [9] - 车企可推出带V2G功能车型加电池保险加收益分成套餐,第三方平台可整合分散车辆参与电力市场竞价 [9] - 当参与车辆达百万级时,系统效益将呈指数级增长 [9] V2G面临的挑战 - 成本是普及制约因素,15kW直流V2G桩价格曾超万元,虽已降至5000元以下,但仍高于7kW交流桩的不足千元成本 [10] - 频繁充放电可能影响电池寿命,当前多数车企仅提供8年或16万公里或约300次循环质保,而用户担忧电池提前衰减需自担数万元更换成本 [10] - 不同品牌车辆与充电桩间通信协议尚未统一,跨平台调度困难,电网调度系统也需升级以支持大规模分布式资源接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