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压快充
icon
搜索文档
长春车展观察:新能源汽车加速北上“破冰”高寒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18:59
中新网长春11月8日电 (记者 郭佳)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东北地区消费者的选 择。记者8日从第十一届长春汽车交易展览会获悉,新能源汽车成为车企销售竞争的焦点,这种竞争正 在从价格比拼转向技术与体验。 本届车展,众多车企针对冬季高寒环境推出了优化续航产品,以适应长途通勤需求,为当地潜在消费者 提供了更多可选方案。 11月7日,在第十一届长春汽车交易展览会上,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张瑶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亚迪、红旗、理想、极氪等品牌带来了最新车型,展示了快充、电池技术及智能驾 驶等前沿功能。部分车型宣称可实现800公里续航,或在10分钟内补能数百公里,吸引观众驻足体验和 咨询。 多位销售人员表示,当地消费者的购车考量正从价格转向智能化、续航及品牌体验。"稳定性仍是关 键,但智能驾驶已经成为新的卖点。"一汽-大众销售顾问赵志伟说。 极氪销售代表陈禹杉也称,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压快充和自动驾驶等功能买单。(完)【编辑:李润泽】 11月7日,在第十一届长春汽车交易展览会上,有80余个品牌的近200款新能源车型集中亮相。张瑶 摄 本届车展以"绿色科技 驭见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汇 ...
高压快充概念涨2.44%,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6:52
截至11月5日收盘,高压快充概念上涨2.4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板块内,85股上涨,双杰电 气、金冠电气、中能电气等20%涨停,伊戈尔、可立克、京泉华等涨停,和顺电气、煜邦电力、盛弘股 份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2.97%、9.70%、9.60%。跌幅居前的有大众公用、兆丰股份、瑞可达等,分 别下跌3.86%、2.76%、2.30%。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 | 600237 | 铜峰电 | 1.65 | 6.39 | 1675.75 | 5.28 | | --- | --- | --- | --- | --- | --- | | | 子 | | | | | | 300507 | 苏奥传 | 1.64 | 3.26 | 1574.49 | 6.65 | | | 感 | | | | | | 300035 | 中科电 | 0.98 | 7.80 | 1236.1 1 | 1.1 1 | | | 气 | | | | | | 300490 | 华自科 | 3.10 | 7.98 | 1186.44 | 3.1 1 | | | 技 | | | | | | 600563 | 法拉电 子 | 3.1 1 | 2.1 ...
收评:主要股指低开高走 电网设备和海南板块涨幅靠前
新华财经· 2025-11-05 15:21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三大股指5日普遍低开后震荡反弹,沪指和创业板指午间收盘时小幅翻红,最终沪指报3969.25点涨幅0.23%,深成指报13223.56点涨幅0.37%,创业板指报3166.23点涨幅1.03% [1][2] - 市场成交活跃,沪市成交额约8271亿元,深市成交额约10452亿元,创业板成交额约4774亿元 [2] - 电网设备板块出现涨停潮,带动电气设备、智能电网、虚拟电厂、高压快充等多个相关细分领域显著上涨 [1] - 新能源相关领域如钒电池、BIPV概念、BC电池、钠电池、动力电池回收、风电、储能等亦有显著上涨 [1] - 海南板块重拾强势,多只海南本地股涨停,超导概念、可控核聚变、旅游、酒店餐饮等板块也呈显著上涨态势 [1] 机构观点 - 机构认为当前处于经济数据空窗期和政策会议前的真空期,市场可能震荡蓄势,11月市场波动率通常较10月下降 [3] - 有观点指出三季报显示很多行业交出满意答卷,科技行业体现盈利能力兑现,部分顺周期行业呈现见底态势,牛市基本面逐渐有数据支撑 [3] - 融资盘在10月调整中得到有效出清,融资成交额和融资余额回落到合理区间,机构整体仓位水平有所回落,场外资金持续开启流入态势 [3] - 中线投资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3] - 从三季报看,A股总体、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改善,这种改善是在固定资产周转率下行的情况下出现的 [4] 宏观与政策消息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5] - 中国与密克罗尼西亚等五个太平洋岛国签署《提升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同意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等议题开展谈判 [6][7] - 协定旨在扩大双边贸易,支持太平洋岛国吸引投资,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6][7]
A股收评:低开高走!创业板指涨超1%,电网设备、海南板块走高
格隆汇· 2025-11-05 15:08
市场整体表现 - 尽管受美股黑色星期二影响亚太股市集体下挫,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23%报3969点,深证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03% [1] - 全市场成交额1.8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441亿元 [1] - 近3400股上涨 [1] 领涨板块与公司 - 海南板块反复活跃,海马汽车、海峡股份等多股涨停 [1] - 国家电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带动电网设备、特高压、智能电网板块走高,金冠电气、特变电工等多股涨停 [1] - 钛白粉板块拉升,钒钛股份涨停 [1] - 光伏设备板块走强,阿特斯20CM涨停 [1] - 免税概念、高压快充、储能及风电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林木板块5日涨幅达3.88% [2] - 发电设备板块5日涨幅达3.43% [2] - 电工电网板块5日涨幅达1.68% [2] - 环保板块5日涨幅达1.39% [2] - 煤炭板块5日涨幅达1.49% [2] - 精细化工板块5日涨幅达1.31% [2] 下跌板块与公司 - 重组蛋白板块走低,三生国健跌逾8% [1] - 量子科技板块下挫,科大国创跌逾7% [1] - Kimi概念、数据安全、数字货币及CRO等板块跌幅居前 [1]
2025年中国高压快充行业发展背景、政策、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高压快充市场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09:20
行业核心观点 - 高压快充技术通过提升充电效率与便捷性,有效满足快速补能需求,正推动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1] - 在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高压快充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系统性升级推动的万亿级市场空间正在打开 [1][9] - 充电效率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消费者对类似传统燃油车加油体验的便捷补能需求日益迫切 [1][9] 行业发展背景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734.8万台,较2024年底增加453万台,为高压快充技术推广奠定设施基础 [5]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 [8] - 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带动了充电桩单桩利用率提升,为充电运营商改善盈利状况创造有利条件 [5] 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高压快充行业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2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05% [1][9] - 预计2025年中国高压快充行业规模将达到8720亿元 [1][9] - 2024年中国高压直流桩保有量为44万台,预计到2026年将达98万台 [9] 主流技术路线 - 行业已形成两大主流技术路线:液冷超充与800V高压平台 [1][9] - 液冷超充以高效热管理为核心,典型案例如华为600kW全液冷超充桩适配极氪、小鹏等车型 [1][9] - 800V高压平台聚焦高压架构能效跃升,但依赖LCP聚合物等高压绝缘材料替代传统PA66 [1][9] 政策支持 -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指导意见,统筹新基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6] - 202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6] 产业链构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碳化硅功率器件、负极材料、充电模块等 [6] - 产业链中游为充电设备的设计与生产,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的生产、建设和运营 [6]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新能源汽车用户是最终受益者 [6]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内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资源 [11][12] - 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国电南瑞、特锐德、英威腾等 [2][11]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营业收入为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12][13] 技术布局进展 - 自2019年保时捷推出全球首款800V高压平台车型Taycan以来,全球主流车企纷纷加速高压快充车型布局 [10] - 比亚迪、小鹏、广汽埃安等车企较早投入研发,极狐、阿维塔等新兴品牌通过产业链合作提升竞争力 [10] - 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相继突破兆瓦级超充技术瓶颈,加速推进超快充网络建设 [10]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协同化:发展将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联动”,构建“车-桩-网”一体化的高效能源生态系统 [14][15] - 场景精细化:应用场景将呈现精细化与定制化趋势,依据用户在不同空间与时间维度的需求进行精准布局 [16] - 体验生态化:竞争维度将从单一技术参数延伸至以充电为核心的综合服务生态体验 [17]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5年10月30日
华尔街见闻· 2025-10-30 07:24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10月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新的利率水平,并计划于12月结束缩表,但有两名票委对利率决议持反对意见[6][10][17]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称12月再次降息并非板上钉钉,委员会内部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的概率从95%暴跌至65%[3][6][17] - 鲍威尔的表态引发主要资产剧烈波动,美股、美债、黄金和数字货币盘中急跌,美元指数拉升超0.5%并一度重回99关口上方,最终英伟达支撑纳指收涨0.55%,道指收跌0.16%[3][6][17] - 美债收益率全面大涨,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均上涨超过10个基点,分别报3.5980%和4.0757%[3][6] - 现货黄金在鲍威尔讲话后较日内高点下跌2.5%,COMEX黄金期货收跌0.63%至3957.90美元/盎司,而白银表现相对较好,涨幅收窄至1.1%[3][6] 科技巨头业绩与AI投资 - 英伟达股价收涨近3%,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再创新高,公司对2025-2026年累计实现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收入的预期超出市场预期[3][24] - Meta第三季度净利润因一次性非现金税收支出159.3亿美元而暴跌83%至27.1亿美元,剔除该影响后净利润为186.4亿美元,公司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可能突破800-850亿美元甚至更高,导致盘后股价重挫超8%[3][12]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营收首破1000亿美元,业绩全面超预期,云业务表现亮眼,公司大幅上调全年资本支出指引至910-930亿美元以加码AI,盘后股价涨超7%[3][12] - 微软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Azure云服务收入增长39%,但资本支出创下新高,环比前纪录增长60%,同比增逾74%,投资OpenAI对当季净利润影响近31亿美元,盘后股价一度跌5%[6][13]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提及IPO是可能的选项,为公司上市铺平道路,公司预计到2029年将消耗1150亿美元,而今年收入预计仅为130亿美元[24] 中国公司业绩表现 - 工业富联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2.04%至103.7亿元人民币,营收增长42.81%至2431.7亿元,增长主要受AI服务器需求驱动,其GPU 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0%[13][14] - 中微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5%,营收增长50.62%,业绩增长受核心刻蚀设备及薄膜设备推动,其薄膜设备收入在前三季度同比增长约1332.69%至4.03亿元[14] - 天孚通信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4.37%至14.63亿元,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增长75.68%,公司表示增长受益于AI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14] - 新易盛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2.53%至60.68亿元,净利润达到23.85亿元,同比增205.38%,业绩增长由AI算力投资驱动[15] - 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36%至1284.54亿元,净利润增长6.25%至646.27亿元,但第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至0.56%[13] 行业趋势与政策动态 - 华尔街看好中国互联网板块在AI应用和商业化方面的独特投资机会,美银美林建议拥抱AI应用和在线游戏,对电商平台保持谨慎,板块年初至今已上涨超50%但估值仍被认为不苛刻[16] - 摩根士丹利预计,受AI半导体强劲需求挤压,后端封装和测试产能紧张,先进封装价格将在2026年上涨5-10%,这是自疫情以来的首次涨价,中国台湾地区的日月光和京元电子将引领涨价[16] -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9月份市场份额首次超越韩国车企达到创纪录的7.4%,受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推动,其中比亚迪、名爵等品牌在英国市场尤为突出[21] - 中国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强调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城市商业体系中的应用,以推动科技消费发展[26] - 欧洲央行加速推进数字欧元计划,目标在2029年正式推出,以强化欧洲在支付体系中的战略自主,应对美国支付巨头与美元稳定币的威胁[23] 地缘政治与贸易 - 中美领导人习近平与特朗普将于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美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晤,旨在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4][10][11] - 韩美敲定贸易协议,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其中2000亿美元为现金投资,每年上限200亿美元,以换取美国维持15%的汽车关税及半导体产业关税优待[11] - 美国财长贝森特罕见敦促日本政府给予央行政策空间,市场将此解读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外部支持,日元应声走强,日本央行将于本周公布利率决议[22] - 特朗普政策冲击美国电动车行业,通用汽车宣布裁员1700人,并有5500名员工无薪休假,同时明年1月起暂停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的电池工厂生产[25]
全栈900V充电只需10分钟!焕新极氪7X上市:限时2198万起
新浪财经· 2025-10-29 19:33
产品上市与定价 - 极氪7X正式上市,推出三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2.98-26.98万元,限时售价为21.98-25.98万元 [1] - 官方公布购车权益总价值达6.999万元,包含20英寸轮圈、专属车漆、后排电动沙发、高阶辅助驾驶等 [1] 车型配置与设计 - 三款配置车型主要差异在于电池和动力,其他舒适性配置全系标配 [4] - 新车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提供六种车身配色和四种内饰配色,轮圈尺寸为19-21英寸 [4] - 车身长4825mm,轴距2925mm,座舱得房率超83%,后排头部空间1021mm,腿部空间1187mm,二排开门角度近90° [7] - 拥有40处储物空间,包含905升后备厢和62升前备厢 [7] 智能座舱与舒适性 - 智能座舱升级为8295芯片与ZEEKR AI OS,支持四区域语音交互和Kr AI大模型对话 [7] - 新增场景化迎宾模式和情绪化语音助手Eva [7] - 顶棚采用麂皮绒材质,配备四门双层夹胶玻璃,后排标配石墨烯加热座椅、电动躺椅等 [7] - 可选装-6℃至50℃冷暖冰箱和13英寸OLED后排娱乐屏 [7] 智能驾驶与安全 - 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H7,标配31颗感知硬件和英伟达Thor-U芯片,算力达700 TOPS [9] - 支持无图城市NZP、D2D车位到车位领航、APA自动泊车等功能 [9] - 车身采用第三代纤晶车身技术,屈服强度提升10%,后碰变形量减少16% [9] - 电池包可承受71.4吨侧向挤压,新增高压配电盒主动滑落防护等安全技术 [9][11] 动力系统与续航 - 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后驱电机功率370千瓦,零百加速5.4/5.1秒;四驱双电机总功率585千瓦,零百加速2.98秒 [13] - 全系升级全栈900V高压架构,10分钟内可从10%电量充至80% [13] - 入门版配备75度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620公里,支持5.5C超快充;中高配版配备103度麒麟电池,续航里程802公里/715公里,支持6C超快充 [13] 配置亮点总结 - 车型具备6项行业首发配置、30项同级第一配置以及137项全系标配配置 [14]
绑定小米、蔚来等多款爆款车型,富特科技的下一个舞台在欧洲?
全景网· 2025-10-29 10:33
为匹配海外客户交付与服务需求,公司已完成海外工厂选址,于泰国建立生产基地。此次出海建厂不仅 能抓住新能源汽车海外渗透率提升的关键窗口期,进一步扩充海外产能以承接雷诺、Stellantis 等客户订 单,还将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 —— 通过本地化采购完善关键原材料渠道,增强供应链稳定性,为海外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筑牢产能与供应链保障。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122.64%;利润总额达到0.67亿 元,同比增长14.71%;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15.15%。 近期,天风证券发布富特科技(301607.SZ)首份覆盖研报,券商认为,公司客户结构优质和受益欧洲 趋势明确带来高成长性,潜在新业务带来估值提升机遇。 富特科技自2011年成立以来,从电网充换电产品起步,逐步聚焦于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并拓展至非车载 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线。2024年9月,富特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标志着其发展进入新阶 段。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 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以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 ...
每日复盘-20251017
国元证券· 2025-10-17 19:44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跌幅达3.36%[2],上证指数下跌1.95%至3839.76点[2][7],深证成指下跌3.04%至12688.94点[2][7] - 市场成交额19544.0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微增57.47亿元[2],全市场仅602只个股上涨,4783只个股下跌,呈现普跌格局[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市场风格上,稳定和金融风格相对抗跌,成长风格领跌[2][19],大盘价值表现优于小盘成长[2] - 行业层面,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下跌,银行(-0.34%)、交通运输(-0.35%)跌幅较小[2][19],电力设备及新能源(-4.99%)、电子(-4.10%)、汽车(-3.74%)跌幅居后[2][19] - 概念板块中,赛马板块上涨1.04%[22],兵装重组板块大跌5.36%[2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1148.20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750.48亿元,大单净流出397.73亿元[3][23],小单资金则净流入1088.80亿元[3][23] - 南向资金净流入63.03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56.56亿港元[4][25],港股市场成交额3146.24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91.93亿港元[4] - 主要宽基ETF成交额普遍增加,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增加6.00亿元至32.79亿元[3][28] 全球市场 - 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恒生指数下跌2.48%[4][32],日经225指数下跌1.44%[4][32],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法国CAC40指数上涨1.38%[5][33] - 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65%[5][33],热门科技股中,英伟达上涨1.10%,特斯拉下跌1.47%[5]
8000万辆电动车的补能考题:充电网络如何迎战“三年倍增”?
高工锂电· 2025-10-17 18:51
政策核心目标 - 国家六部门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2] 市场现状与目标逻辑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保有量占比10.27% [5]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均超过1120万辆,渗透率已升至46.1%,行业对于全年销量上探1600万辆基本无异议 [5] - 按当前每年超1000万辆的净增长推算,80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将在未来3-4年内实现,"三年倍增"是一项与市场同步、略有提前的系统规划 [6] - 2800万个充电设施与3亿千瓦公共容量的组合旨在构建网络化、分层化、错峰共享的补能体系,从单点设施到整体网络转变是核心逻辑 [6][7][8] 五大重点行动方向 - 第一,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城市区域以快充为主,全国计划新增160万个直流快充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快充枪;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充电枪;农村地区新增不少于1.4万个直流枪,实现乡镇级全覆盖 [10] - 第二,优化居住区充电条件:新建住宅车位全部配备或预留充电条件,既有小区结合改造增建,计划打造1000个"统建统服"试点小区 [11][12] - 第三,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新增双向充放电设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超过2000万千瓦时 [13] - 第四,强化供电保障与服务:升级配电网,推广智能有序充电 [14][15] - 第五,提升充电运营质量:完善政府监测平台,推动设施标准化、服务可评价化 [16][17] 对电池技术的影响 - 政策驱动高压快充生态,电池技术竞争焦点明确指向快充性能、循环寿命与本质安全三者并重的综合较量 [17][18] - 随着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落地,具备4C乃至6C快充能力的电池用户体验优势将得到极大释放 [17] - 2025年新车主流充电倍率已普遍达到2C,高端车型正向5-6C迈进,峰值充电倍率在今年上探到10C [21] - 快充技术呈现多元演化:磷酸铁锂体系突破倍率上限,三元体系聚焦高端市场,结构创新成为共同路径 [25] 车网互动与电池价值重估 - 车网互动规模化推广使电动汽车从能源消费终端变成能源系统的可调节单元 [22] - 在频繁双向充放电场景下,循环寿命、容量保持率和充放电稳定性成为新评估维度,电池正从零部件转向可运营资产 [23] 安全标准升级 - 2026年7月1日实施的动力电池新国标致力于构建贯穿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本质安全" [24] - 新国标升维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热扩散测试升级为"不起火、不爆炸"、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引入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300次大功率快充后仍保持安全稳定) [26] - 产业界推出如"航天级隔热装甲"、"龙骨结构"等创新方案,从材料、结构和系统层面构建多重防护体系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