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曲线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现在就是要Long China”!信跃升独家专访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2:59
相较于一年前,此次见到信宸资本高级合伙人信跃升时,隔着办公桌,都能感受到他的喜悦。 【导读】独家专访信跃升:中国经济进入"并购时刻" 近日,中信资本旗下的信宸资本宣告完成了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的募资。 信宸资本长期践行Buy-out并购策略(控股型并购),这种模式常见于产业并购基金对上下游企业的控 制权收购,但市场化的"盲池"基金鲜少采用上述模式,因此信宸资本也一度成为市场的"非共识"。 他告诉记者,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基金已经关账,募集资金超过45亿元。年初还募集完成了45 亿元 的宸曦共赢基金。在信跃升看来,这是市场对信宸资本投资能力的肯定。 不过,更让他兴奋的是,此次70%的资金来自保险公司——这个数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位深耕并购 市场二十余年的投资人直言:"保险资金是非常优质的 LP,与并购基金是天生一对。" 险资与并购基金"天然匹配" "保险资金是典型的'长钱'和'耐心资本'。"信跃升在采访中身体前倾,语气坚定,"第一,它相对市场 化,更看重长期且稳定的投资回报,对GP没有过多的附加要求;第二,专业度高,懂股权逻辑;第 三,有机会持续复投——这期投得好,后续可能连续投。" 这份信任背后,是信宸基于 ...
“现在就是要Long China”!信跃升独家专访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2:54
募资与投资策略 - 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关账募资超45亿元,年初另完成45亿元宸曦共赢基金募集[2] - 新基金70%资金来自保险公司,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凸显险资与并购基金的天然匹配性[2][4] - 采用"双曲线策略":持有期通过分红或再融资获取现金流,退出时不单纯依赖IPO,契合险资对稳定收益的需求[3][4] 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 - 中国M2超300万亿元但流动性淤积,险资因固收收益从5%降至2%以下亟需新出路[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达1397笔同比增10.09%,其中超10亿美元交易19笔[7]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政策松绑,支持险资设立私募基金及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加速险资入场[4] 中国经济与并购趋势 - 中国经济进入"并购时刻":增速放缓推动企业依赖并购整合,银行并购贷款松绑及估值理性化构成三大条件[7] - 中国资产处于经济周期与估值双底部,并购投资将享受估值修复、业绩增长及政策红利[8] - 国内资产被严重低估,例如某科技公司国内估值200亿元,对标美国可达2000亿元[7][8] 行业竞争与头部化 - 并购基金未来将向头部集中,仅存5-10家机构,因资金端偏好历史业绩、项目端要求控股能力、人才需复合型团队[11] - 信宸资本通过"战略资产卡位"布局麦当劳中国、桂龙药业等标杆项目,形成现金流与产业链协同[11] - 控股型并购壁垒高,如麦当劳中国被并购后门店数量增两倍至7100家,数字化运营效率全球领先[10][11] 行业痛点与未来构想 - 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未上市企业流动平台,需构建"基金买→整理→上市公司→基金再买"的闭环替代IPO独木桥[12][13] - 当前募资遇冷主因缺乏适销对路产品,需像工厂般研究客户需求灵活调整资源投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