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制金工艺
搜索文档
谁“操控”了女人的追金游戏?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21:38
公司核心商业模式与定价策略 - 公司采取一口价销售模式,饰品整件售卖,不以当日金价为基准,将每日价格波动压缩至一年两三次的提价[12] - 通过一年两三次的提价,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上涨预期,并淡化金价波动对金饰价格的影响[12] - 2023年与2024年分别提价两次,2025年10月26日将进行第三次提价,调价频率紧跟金价上涨幅度[13][14] - 提价前购买,提价后产品增值幅度即可超过10%,叠加商场会员折扣等优惠,预期增值空间更大[17] - 公司实施高度统一的渠道价格管控,价格透明度高,与行业内其他品牌形成对比[16][18][19] 消费者行为与品牌定位 - 公司产品受到消费者狂热追捧,提价前夕门店出现三小时长队,电商平台产品上架即售罄[3][4] - 近80%的购买者表示不担心公司金饰的保值率,购买动机包括情绪价值、工艺价值和品牌信仰[15][16] - 消费者将公司产品视为奢侈品,用户与奢侈品用户有很高重叠度,购买是为了工艺和品牌而非回收[21][25] - 消费者认为公司调价模式与奢侈品类似,即使金价下跌,更多会以打折形式而非直接降低单品价格[31] - 品牌信仰和提价预期是驱动消费的关键因素,情绪价值高于实用价值[6][34] 产品策略与市场趋势 - 公司强调古法制金工艺,足金镶嵌加工工艺复杂,因高纯度黄金较软,对工艺要求高[21] - 产品趋向轻量化,热销产品如玫瑰花窗项链、金刚杵吊坠等价格在18000-50000元之间,使总价更易于承受[22][24] - 2021至2023年间,10000-50000元价格区间的产品收入增幅最大,占比从不到60%提升至超过65%[24] - 古法黄金珠宝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1573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42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8%[30] - 公司产品被部分消费者视为可替代金条的一种资产配置方式,兼具工艺价值和金融属性[25] 行业对比与宏观环境 - 公司被类比为“女人的茅台”,其提价预期和品牌信仰与飞天茅台在顺周期中的表现相似[5][8][11] - 与行业“老前辈”周大福相比,公司避免了直营店与加盟店优惠差距过大的问题,购物体验更佳[18][19] - 在全球宏观经济未出现大变化的背景下,高端消费保持稳定,爱马仕、LV等奢侈品牌三季度业绩仍能维持正增长[32] - 公司成功抓住了宏观周期中逆向生长的机会,搭乘了古法金饰行业向上的趋势[7][27]
老铺黄金跑“脱节”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4-22 21:57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古法金饰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房地产等热门行业中突围,传统金饰店受困于价格透明周期,难以突破随行就市的天花板[5]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制金工艺(花丝、錾刻、镶嵌等)将黄金转化为圈层身份象征,摆脱"越重越贵"的传统定价逻辑[8][19] - 2023年公司净利率达17.32%,为同期周大福的近三倍,显示差异化工艺带来的溢价能力[10] 成本结构与盈利模式 - 原材料成本占比超92%(2023年93.09%),黄金采购价与上海金交所价差稳定在42-45元/克,无采购端优势[13][15][16] - 古法工艺加工费显著高于普货黄金:素圈金戒指加工费达900元(普货高1-2倍),单件毛利率10%(普货4%)[21] - 7克古法足金指环终端售价7000元,毛利率超45%,综合毛利率长期领先同行至少10个百分点[21][22] 会员体系与销售策略 - 忠诚会员贡献收入占比97%,消费满30万元可升级金卡/黑卡享5%折扣,2023年万元级产品占比65%[26][28][29] - 采用限购策略(单次30分钟、单笔5件)制造稀缺心理,2024年两次提价7%-15%引发"扫金"现象[31][32] - "买手客户"数量从2021年5名增至2023年10名,平均消费额从506万跃升至2095万,占高等级会员消费额近25%[34][35] 产能与产品迭代 - 2023年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超150%,外包产量占比41%[42] - 2024年生产工人数量同比翻番至429人,但古法工艺传承人全国不足10人,熟练工匠仅70名[43][46][47] - 2023年销量翻倍,但2024年新品计划(迭代79款+推新82款)显著低于2023年(迭代136款+推新119款),设计能力面临压力[50][52] 行业竞争动态 - 周大福2023年转向定价黄金产品,但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差异化策略短期未达预期[53][54] - 老铺黄金门店收入从2023年9400万元增至2024年2.4亿元(+150%),扩店策略加速收入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