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口价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试水直营模式,头部合资车企渠道集体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8-21 21:58
合资车企渠道变革 -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导致合资车企市场份额被压缩 合资车企通过"一口价"和渠道变革反攻市场 [3] - 一汽-大众推出直营模式试点 全新揽境采用价格统一透明策略 用户直接向厂家付款开票 未来将推广至其他燃油车 [3] - 传统经销模式存在终端价格差异 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的直营模式打破传统 价格透明 [3] 合资车企直营模式实践 - 一汽丰田针对卡罗拉推出厂家直销模式 执行全国统一价格 [4] - 上汽通用2024年开始大规模"去库存" 采用以销定产方式 帮助经销商健康发展 [4] - 上汽大众革新渠道管理 将经销商50%佣金与服务质量挂钩 推动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型 [4] 经销商角色转变 - 合资品牌直营模式保留经销商 但将其角色从销售主导转变为服务提供者 盈利模式从销售返利变为服务返佣 [4] - 一汽-大众组建50人专业团队 提前三个月训练 直接与用户沟通 满足需求 [4] - 高尔夫GTI采用直营模式后销量翻倍 昂科威Plus"一口价"后销量从月均不足5000辆攀升至破万辆 [5] 市场影响与数据 - 统一价格政策有助于维护品牌溢价和市场稳定 减少用户价格纠结 让经销商专注服务 [5] - 2025年上半年合资燃油车平均促销幅度达23 1% 远超2023年13%的水平 [5] - 2025年上半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达36% 部分品牌销量回暖 整体呈现止跌回升态势 [5]
网约车打一口价,原来是低人一等的?
36氪· 2025-07-10 07:54
网约车行业现状 - 网约车市场已进入饱和状态,2024年1~11月合肥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仅11.5单,空驶率达45%,驾驶员日均流水不足300元的占比近八成[56][57]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平台推出"一口价"模式,通过固定车费吸引乘客,但司机需承担堵车等额外成本[14][19][59] 一口价模式分析 - 一口价对乘客的优势在于价格确定(如特惠快车比普通快车便宜约25%,杭州快车均价1.6元/公里 vs 特惠1.2元/公里)[15][47] - 司机端痛点显著:堵车不计费(杭州堵车仅按0.2元/分钟计费),极端案例中4公里行程耗时半小时仅收入9.2元[50][51] - 平台派单机制导致司机被动接受特惠单,关闭特惠选项后接单量下降50%(20-30单中特惠占比过半)[43][47] 平台应对措施 - 滴滴曾测试流水保底机制,高德上线"堵车宝"补贴,但未能根本解决矛盾[62] - 当前改革方向包括:部分城市试点"特惠计价"(基于快车实时价格打折),探索高峰期溢价/平峰期折扣的动态定价[81][82] 服务差异化困境 - 价格分层(豪华车/专车/快车/特惠)未能有效传导至服务体验,特惠快车除价格外与普通快车无显著差异[69][72] - 平台广告明确特惠快车"无额外服务"的定位,导致压缩空间转向司机收入与情绪[75][77] 行业历史演变 - 滴滴2020年首创特惠快车模式,初衷是平峰期消化过剩运力,高峰期恢复溢价[59] - 网约车普及使打车成本降低至出租车时代的1/3(用户实际支付价格对比)[85]
金店龙头,缓过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6-22 18:01
黄金价格与市场表现 - 全球政局不稳定推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2022至2024年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品种收盘价均值同比分别增长5%、15%和24% [2][4] - 黄金首饰消费量呈现波动,2023年上升8%后2024年下滑24.7%,显示金价过高抑制消费 [5] - 2024年4月以来黄金首饰企业股价大幅反弹,A股潮宏基上涨近100%,港股周大福上涨30%,六福珠宝、周生生上涨超20% [9][10] 周大福经营动态 - 2024年公司股价下跌超30%,市值蒸发约800亿港元,净利润低于预期且毛利率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 [7][8] - 2025财年营收同比下降17.5%至896.6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下滑9%至59.2亿港元,主因黄金借贷公允价值变动导致61.8亿港元账面亏损 [13][19] - 经营策略转向高质量门店,2025财年净关闭906家门店至6644家,但经营利润率提升4个百分点至16.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9.8%至147.5亿港元 [16][17][20] 行业竞争与产品结构 - 老铺黄金毛利率达41.2%,周大福通过"一口价"模式(古法黄金、故宫系列)推动毛利率逆势增长5.5个百分点至29.5%,固定价格黄金产品销售额占比从7.1%跃升至19.2% [23][24][25] - 新兴品牌冲击下,周大福启动五年品牌转型计划,引入前Tiffany设计总监并计划开设20家新形象店 [26]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中国大陆和印度占全球黄金需求超50%,2021年以来中国大陆黄金饰品消费占比提升至25%-30%,2024年黄金首饰占珠宝零售额59% [31][32] - 年轻消费者(25-34岁)占比从16%跃升至59%,偏好轻量化(<10克)、设计感强的产品,推动深圳水贝市场轻量金饰贡献超35%销售额 [36][38][39] - 消费场景从婚庆转向日常佩戴(40%自戴),线上渠道(直播、微商城)和分众化定制产品崛起 [34][35][42][43] 行业长期展望 - 黄金首饰行业品牌壁垒高,周大福等龙头分红稳定(股利支付率超80%,股息率3.92%),加盟模式资本效率优势显著 [46][48] - 年轻消费偏好持续重塑市场,设计创新与文化属性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41][44][45]
老铺黄金:一年十倍!老铺真是黄金界 “爱马仕”?
搜狐财经· 2025-06-13 19:53
公司概况 - 老铺黄金前身为2009年成立的子品牌金色宝藏,主营古法金产品,结合佛教文化与玄学色彩,定位高净值收藏家群体[2] - 2016年独立运营后,2019年推出足金镶嵌产品,颠覆行业以K金为底材的传统标准,成为珠宝界"单店之王"[2] - 2022-2024年营收从13亿元飙升至85亿元,CAGR高达157%,成为港股市值最高金饰企业[1]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全"一口价"定价模式,按件计价而非克重,溢价达黄金基准价1-2倍,毛利率35%-40%[7][11] - 足金镶嵌类产品占比从40%提升至60%,毛利率较传统足金产品高8%-10%,成为盈利核心驱动力[11][14][16] - 纯直营模式控制36家门店(5年仅增18家),选址顶奢商场,单店年效达3.3亿元,接近爱马仕3.8亿元水平[22][27] 行业对比 - 传统金饰品牌以克重计价为主,行业平均毛利率15%,依赖加盟扩张(周大福等门店超5000家)[3][4][21] - 头部品牌加速转向"一口价"模式,周大福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同比增115%,营收占比从4%提至12%[8] - 老铺毛利率40%远超同行(周大生38%、老凤祥35%),净利率领先10个百分点以上[9][18][29] 奢侈品化进程 - 通过直营控货、工艺稀缺性(古法+镶嵌)和限量提价策略(年提价2-3次)塑造高端形象[11][22] - 存货占总资产70%,设计工艺成本占比偏低,毛利率40%较真奢侈品(65%-70%)仍有30%差距[34][37] - 产品仍受黄金价格周期影响,未形成全球品牌认知或标志性Logo溢价[32][36]
一年十倍!老铺真是黄金界“爱马仕”?
海豚投研· 2025-06-13 19:17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通过"一口价"模式和纯直营策略,成功将黄金饰品奢侈品化,实现40%的毛利率和157%的营收CAGR(2022-2024年)[1][6][13][18] - 公司单店店效达3.3亿元(2024年),接近爱马仕3.8亿元的水平,85%增长来自存量门店提效而非扩张[29] - 与传统金饰企业15%的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老铺通过足金镶嵌品类(毛利率45%-50%)和每年2-3次提价策略建立溢价优势[13][18] - 当前商业模式仍受黄金价格周期制约,存货占比达70%,与奢侈品70%的毛利率标准存在30个百分点的差距[38][40] 商业模式创新 定价策略 - 全系产品采用"一口价"模式,足金镶嵌类产品克价达1815元/克,较竞品溢价30%以上[13][19] - 足金镶嵌品类占比从40%提升至60%(2021-2024年),带动整体毛利率比传统金饰高25个百分点[14][18] - 每年对热门系列进行2-3次提价,抵消金价波动影响[13] 渠道管理 - 纯直营模式,5年仅新增18家门店(总数36家),全部进驻SKP/万象城等顶奢商场[24] - 通过控制供给营造稀缺性,单店营收3.3亿元相当于周大福300家加盟店的产出[29] - 销售费用率高于行业但净利率仍领先10个百分点,因直营模式避免加盟体系窜货乱象[31] 与传统金饰行业对比 传统模式痛点 - 克重计价模式下行业平均毛利率仅15%,依赖渠道扩张维持增长[6][7] - 加盟体系导致终端控价能力弱,2024年老凤祥等品牌已出现门店负增长[24] - 产品同质化严重,需求疲软时陷入加工费价格战[7][9] 老铺突破路径 - 将黄金加工费占比从行业2-3%提升至5-6%,通过工艺设计实现溢价[36] - 足金镶嵌产品颠覆珠宝业K金传统,用100%足金承载宝石/珐琅等材质[5][13] - 直营模式下存货周转天数仅90天,远低于传统企业180天水平[40] 与国际奢侈品差距 现阶段优势 - 单店坪效比肩爱马仕,选址策略复制奢侈品"少开店、开大店"逻辑[24][29] - 古法工艺+佛教文化形成独特品牌调性,与大众金饰形成区隔[4][22] 待突破瓶颈 - 毛利率40%与奢侈品70%标准存在差距,缺乏Logo溢价[38] - 设计工艺成本占比仅5-6%,低于奢侈品牌15-20%的投入水平[35] - 存货占总资产70%,仍无法完全脱离黄金价格周期影响[40]
一年十倍!老铺真是黄金界“爱马仕”?
海豚投研· 2025-06-13 19:17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通过"一口价"定价模式和纯直营渠道策略,成功将黄金饰品从投资属性转向消费属性,实现40%的高毛利率和157%的营收CAGR(2022-2024年)[1][6][18] - 公司单店店效达3.3亿元(2024年),接近爱马仕单店水平(3.8亿元),85%增长来自存量门店效率提升而非扩张[29] - 与传统金饰企业15%毛利率相比,老铺足金镶嵌类产品毛利率达45%-50%,溢价能力显著[13][18] - 当前商业模式仍受黄金价格周期制约,存货占比70%,与奢侈品70%毛利率相比存在30个百分点的品牌溢价差距[38][40] 商业模式创新 定价策略 - 全系采用"一口价"模式,克价达1064-1815元(基准价1-2倍),足金镶嵌类产品毛利率比足金系列高8-10个百分点[13][19] - 竞品一口价产品占比不足20%,老铺100%采用该模式,整体毛利率稳定40%[18] - 传统金饰企业以"克重+加工费"为主,行业平均毛利率15%,陷入加工费内卷[6][7] 产品结构 - 足金镶嵌类产品营收占比从2021年40%提升至2024年60%+,融合宝石/珐琅等材质强化视觉层次[13][14] - 传统足金产品定位婚庆/祈福场景,毛利率35%-40%[13] 渠道运营 直营模式 - 36家门店(5年仅增18家)全部直营,选址一线城市顶奢商场(如SKP、万象城)与LV/爱马仕毗邻[24] - 纯直营实现终端控价/控货,避免加盟模式下的窜货乱象,维持稀缺性[25] 店效管理 - 单店年营收3.3亿元(2024年),超越周大福等传统品牌10倍以上[29] - 新增门店贡献营收增量仅15%,85%增长来自存量门店提效[29] 行业对比 与传统金饰企业差异 - 传统企业依赖加盟扩张(周大福等门店数千家),老铺通过店效提升而非渠道扩张实现增长[23][32] - 传统企业销售费用率8%-12%,老铺达20%+,但净利率仍高出同行10个百分点[31] 与奢侈品差距 - 奢侈品毛利率普遍70%+,老铺40%差距显著,缺乏Logo溢价和全球认知度[38] - 设计+制造成本占比5%-6%(行业最高),但工艺溢价未完全转化为品牌溢价[36]
和货拉拉关系密切的「网约车界拼多多」小拉出行火了,滴滴们感受到压力了吗?
钛媒体APP· 2025-06-10 08:54
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 - 网约车行业已形成高度内卷的竞争格局,新进入者面临巨大挑战 [1] - 滴滴在2021年接受网络安全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为其他平台提供短暂机会 [2] - 滴滴审查期间市场并未出现真正的窗口期,二三线平台竞争依然激烈 [2] 小拉出行商业模式 - 采用"一口价+先支付后乘车"模式减少纠纷,抽成低至1%吸引司机 [1] - 平台定位为司机补充收入渠道,不追求行业垄断 [1] - 独创"双料平台"模式,同时提供拉人和拉货服务 [8] - 四轮小件服务填补"电动车装不下,面包车太浪费"的市场空白 [4][6] - 司机可自由选择拉人或拉货订单,无需严格分箱 [8] 平台运营数据 - 会员司机最高抽佣10%,非会员最高20%,远低于行业平均22%的水平 [10] - 实际案例显示64.32元订单平台仅抽佣3.22元,抽佣比例不足5% [10][11] - 订单覆盖区域正在逐步扩展,平台持续成长 [7] 司机端反馈 - 抢单模式导致订单竞争激烈,经常出现十几人抢一单的情况 [9] - 部分司机反映实际收入不如预期,需结合顺风车平台提高收益 [14] - 存在客户滥用货运订单载人现象,给司机带来合规风险 [12][13] 市场竞争态势 - 滴滴货运正在布局四轮小件快送业务,直接威胁小拉核心市场 [15] - 小拉需加快扩张步伐以应对滴滴的资源优势 [15] - "一口价"和"低佣金"仍是小拉的核心竞争力 [16] 公司背景与发展 - 小拉出行由货拉拉前员工创立,业务继承货拉拉基因 [6] - 货拉拉机构投资者在2023年2月认购小拉pre-A轮优先股 [6] - 平台近期调整战略重心,重新高调启动网约车业务 [7]
小拉出行,打一场更理性的低价持久战
36氪· 2025-06-04 20:09
行业现状与痛点 - 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从2016年2.25亿增长至2024年5.39亿,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但运力已趋于饱和[1] - 多地发布行业风险预警,显示运力超出实际需求,行业竞争激烈[1] - 主流自营平台抽佣比例达20%-35%,聚合平台模式下平均抽佣更高出5%[5] - 司机面临收入减少、算法黑箱、层层抽佣等问题,用户对价格确定性和透明度需求强烈[1][5] 新玩家小拉出行的商业模式 - 采用"会员制+低抽佣"模式,司机抽佣最低1%,会员费1-299元对应不同抽佣比例(最高不超10%)[7][8] - 拒绝接入聚合平台,避免二次抽佣,95%司机为会员司机[9][10] - 用户端仅提供"一口价"模式,价格透明且普遍低于主流平台(如日照案例价差达45%),远距离订单更具价格优势[15][16] - 背靠货拉拉共享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与货拉拉合作开展四轮小件业务(部分城市占司机收入70%以上)[16][23] 差异化竞争策略 - 聚焦下沉市场,渗透二三线城市(二线及以下城市网约车渗透率不足10%),避开一线城市红海竞争[21][22] - 允许兼职司机抢单,全职司机可选择高会费低抽佣套餐,提升司机收入灵活性[10] - 顺风车和四轮小件业务拓展司机收入来源,截至2024年5月覆盖242城[23] - 低成本基因支撑"三低"模式(低抽佣、低单价、低补贴),不依赖动态定价和补贴战[16][24] 市场机会与挑战 - 下沉市场网约车渗透率低但增速明显,契合理性消费趋势[21][22] - 行业现存模式痛点(高抽佣、算法不透明)为新玩家提供突破机会[24] - 品牌认知度不足,北方城市渗透率较低,需平衡低价策略与运力质量[25][26] - 需解决用户对车型/服务质量的投诉,扩大订单量以维持商业模式可持续性[26]
为豪华加上“全路况”标签 贾鸣镝:坚持为用户提供顶级美式豪华体验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20:37
品牌战略与文化融合 - 公司在广州车展与非遗"宋锦"合作,实现中国文化深度融合 [1] - 上海车展采用"以堂为尊"沉浸式设计及螭龙纹装饰,提升品牌吸引力 [1] - 豪华品牌定位强调稀缺性和情绪价值,通过中国文化建立情感链接 [3] 轻量化运营与渠道优化 - 品牌定位"小而美、美而精",采用轻量化运营应对市场竞争 [5] - 发布"星火燎原"计划,优化经销商网络,降低投资标准(原4千-6千万元降至400万元返200万元、150万元返70万元) [6] - 经销商成本降低60%,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减人增效 [6] - 服务标准升级为"林肯之道PRO",95-97家经销商已完成升级(覆盖率超90%) [6] - 轻量化店财务成本0.5个点,ROS优化,去年经销商销售回报率1.2个点(行业领先) [7]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 - 上海车展推出三款新车(领航员首发限量版、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飞行家七座版),形成"海陆空三叉戟"阵容 [8] - 产品新增"全路况"标签,强调舒适、静谧与豪华,同时具备福特母品牌赋能下的强大性能 [8] - 全球战略方向包括"Sanctuary"(心灵胜境)和"Discovery"(探索人生与内心) [8] - 新车型采用"一口价"模式(如林肯Z和冒险家定价23.58万元起,降4.7万元后18.88万元起),提升价格透明度并缩短用户决策周期 [9] 未来规划 - 短期目标(2-3年)聚焦现有产品运营,精准定位用户群 [9] - 中期目标(2030年前)丰富产品矩阵,强化新标签运营 [9] - 长期目标(2030年后)完善产品阵容,持续提供顶级美式豪华体验 [9]
老铺黄金跑“脱节”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4-22 21:57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古法金饰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房地产等热门行业中突围,传统金饰店受困于价格透明周期,难以突破随行就市的天花板[5]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制金工艺(花丝、錾刻、镶嵌等)将黄金转化为圈层身份象征,摆脱"越重越贵"的传统定价逻辑[8][19] - 2023年公司净利率达17.32%,为同期周大福的近三倍,显示差异化工艺带来的溢价能力[10] 成本结构与盈利模式 - 原材料成本占比超92%(2023年93.09%),黄金采购价与上海金交所价差稳定在42-45元/克,无采购端优势[13][15][16] - 古法工艺加工费显著高于普货黄金:素圈金戒指加工费达900元(普货高1-2倍),单件毛利率10%(普货4%)[21] - 7克古法足金指环终端售价7000元,毛利率超45%,综合毛利率长期领先同行至少10个百分点[21][22] 会员体系与销售策略 - 忠诚会员贡献收入占比97%,消费满30万元可升级金卡/黑卡享5%折扣,2023年万元级产品占比65%[26][28][29] - 采用限购策略(单次30分钟、单笔5件)制造稀缺心理,2024年两次提价7%-15%引发"扫金"现象[31][32] - "买手客户"数量从2021年5名增至2023年10名,平均消费额从506万跃升至2095万,占高等级会员消费额近25%[34][35] 产能与产品迭代 - 2023年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超150%,外包产量占比41%[42] - 2024年生产工人数量同比翻番至429人,但古法工艺传承人全国不足10人,熟练工匠仅70名[43][46][47] - 2023年销量翻倍,但2024年新品计划(迭代79款+推新82款)显著低于2023年(迭代136款+推新119款),设计能力面临压力[50][52] 行业竞争动态 - 周大福2023年转向定价黄金产品,但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差异化策略短期未达预期[53][54] - 老铺黄金门店收入从2023年9400万元增至2024年2.4亿元(+150%),扩店策略加速收入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