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阿尔法

搜索文档
工业化思路构建资管新范式团队智慧驱动可持续阿尔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0
行业规模与挑战 - 中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3万亿元 [1] - 行业面临核心挑战:传统基金经理单打独斗模式难以承载大规模资金管理需求 [1] - 单个基金经理深度研究股票上限为20至50只,但百亿规模基金需覆盖数百只标的 [1] 中欧基金战略转型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 [1][2] - 战略目标为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以实现长期可持续业绩 [1] - 转型推动投研团队从"个体"向"体系"进化 [1] 专业化建设 - 投研人员深耕垂直领域以实现"十年磨一剑"的专业深度 [2] - 80人投研团队年均贡献约30个投资洞见 [2] - 基金经理平均每年捕捉5个优质洞见即为较好结果 [2] 工业化体系构建 - 采用"五要素模型"统一基本面分析框架(行业赛道/行业趋势/公司治理/经营质量/经营趋势) [3] - 标准化流程大幅提升知识转化效率 [3] - 工业化体系增强团队稳定性,60%-70%基金经理业绩源于团队赋能 [4][5] 数智化赋能 - 数智化建设涵盖量化模型转化和智能分析平台两大环节 [3] - 智能平台整合内外部研报及交易数据辅助投资决策 [3] - 数智化目标为解放基金经理使其聚焦价值判断 [3] 人才培育机制 - 每月召开产品研讨会进行多维度量化打分 [5] - 实施中长期考核周期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5] - 培养第三代基金经理(战略指挥官)需二十年周期 [5] 实践成效 - 新生代基金经理冯炉丹2016年加入后通过平台资源实现显著业绩 [6] - 近5年权益类大型公司绝对收益业绩稳居行业第2至第4名 [7] - 近10年投资业绩持续保持前列 [7] 产品管理理念 - 聚焦主动管理赛道,认为ETF过量涌入会创造主动基金阿尔法机会 [6] - 内部推行"良品率"考核标准:定好基准不漂移并长期战胜基准 [7] - 通过风格定位和策略补齐完善产品货架 [7] 体系核心竞争力 - 专业化分工、工业化流程、数智化赋能与有温度的组织文化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 [8] - 体系使超额收益来源从个人天赋转向可复制性与可持续性 [8] - 目标为实现长期可持续阿尔法输出 [8]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从依赖个体到信赖体系 打造可持续阿尔法大平台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02:23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推动投研体系向"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转型 旨在通过系统化组织机制替代传统小团队模式 提升投资体系稳定性和阿尔法输出能力 [3][4][5][6][7][8] 行业生产方式变革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依赖少数优秀个人的"手工作坊式"小团队作战 转向系统化组织机制以支撑规模扩张和稳定阿尔法输出 [4] - 国际一线资管机构管理千亿甚至万亿美元规模时仍能保持平稳业绩 证明系统性生产方式的可行性 [4] 专业化改革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长期深耕特定行业 基金经理专注单一风格 通过反复实践建立超越市场的认知优势 [4][5] - 80人投研团队按每人平均3年产出一个洞见计算 每年可贡献约30个高质量投资洞见 [5] 工业化改革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和标准化流程(如"五要素选股模型")实现洞见的高效分享与复制 减少沟通损耗 [5][7] - 工业化模式使个人贡献以乘数效应叠加 个体缺失可能影响整体生产线效率 与传统单兵作战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7] 数智化改革 - 数智化通过量化手段将非结构化投资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库 并通过智能化将投资方法论固化为可复制算法模型 [6] 组织与文化支撑 - 工业化体系需价值观一致、能力优秀且协作意愿强的人才 在统一理念下保留个体主观能动性 [7] - 优秀组织吸引顶尖人才并形成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文化 [7] 转型成效与目标 - 权益、多资产、量化及债券业务在工业化改造后整体能力显著提升 内部培养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表现突出 [8] - 最终目标是通过团队协作实现资金高效管理 成为输出长期稳定阿尔法的大平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