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

搜索文档
葛兰大幅增持300765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2:47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分别为593.9万股和435.13万股 [1][3] - 该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持新诺威1391.77万股至2018.39万股,增幅达222.11% [1][3][6] - 对信立泰增持1209.72万股至2616.3万股,增幅86%,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4][6] - 对诺诚健华增持398.07万股至1304.78万股,增幅43.9% [3][4][6] - 对华东医药和百利天恒分别加仓362.01万股和25.86万股 [3][4][6] - 减持仓位包括药明康德减持7.54万股和九洲药业减持438.84万股 [6] 基金公司投研体系改革 - 中欧基金增聘赵磊与葛兰共同管理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约30只基金实行"共管式增聘" [8]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核心理念为"中欧制造" [8][9] - 专业化通过精细化分工提升研究深度,工业化解决组织协作问题,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数据资产 [8] - 目标是从"个体"向"体系"转型,构建长期可持续产生阿尔法的组织 [9]
重点来了!中欧基金窦玉明,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18 09:44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在中国公募基金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他始终将重点放在体系建 设与长期竞争力上。 他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概念,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让研究员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使优秀的投研 观点能够高效传递,并通过数据与模型的沉淀,形成可复现的投研体系。配合从选拔、培养、激励到淘汰的全链条人才 管理,力争使中欧基金投研团队在不同市场周期中都能保持方法稳定、反应迅速、判断有据。 在窦玉明看来,想要长期业绩的稳定兑现依赖的不仅是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更需要平台和团队的体系化支持。统一的 方法论、开放互信的文化、代际传承的基金经理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能够持续积累。在这样的架构下,优质 的投资洞见更有机会快速落地为交易决策,并在更大规模、更复杂的组合管理中实现可持续的业绩表现。 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打造可复制的竞争力 投研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场自上而下、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过去几年,中欧投研体系在"三化"方向持 续推进。在他看来,要在高波动、高竞争的市场中持续产出高质量投资观点,必须依托"三化"体系—专业化、工业化与 数智化,来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 ...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8 06:06
在中国公募基金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始终将重点放在体系建设与长期竞争力 上。 他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概念,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让研究员在细分领域持续深 耕,使优秀的投研观点能够高效传递,并通过数据与模型的沉淀,形成可复现的投研体系。配合从选 拔、培养、激励到淘汰的全链条人才管理,力争使中欧基金投研团队在不同市场周期中都能保持方法稳 定、反应迅速、判断有据。 窦玉明认为,长期业绩稳定兑现不仅靠基金经理个人能力,更需平台团队体系化支持。统一的方法论、 开放互信的文化、代际传承的基金经理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能够持续积累。在这样的架构 下,优质的投资洞见更有机会快速落地为交易决策,并在更大规模、更复杂的组合管理中实现可持续的 业绩表现。 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 窦玉明回想起中欧基金提出"三化"的背景,上一轮周期(2019—2021年),随着管理规模逐渐增长,如 何实现可持续的阿尔法,真正服务好大众投资者,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而"工业化"正是破解这一问题的路径,能够将投研从"手工作坊"带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解决组织内知 识的高效传递与落地执行问题。在窦玉明看来,优秀的 ...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8 01:44
在中国公募基金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始终将重点放在体系建设与长期竞争力 上。 他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概念,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让研究员在细分领域持续深 耕,使优秀的投研观点能够高效传递,并通过数据与模型的沉淀,形成可复现的投研体系。配合从选 拔、培养、激励到淘汰的全链条人才管理,力争使中欧基金投研团队在不同市场周期中都能保持方法稳 定、反应迅速、判断有据。 窦玉明认为,长期业绩稳定兑现不仅靠基金经理个人能力,更需平台团队体系化支持。统一的方法论、 开放互信的文化、代际传承的基金经理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能够持续积累。在这样的架构 下,优质的投资洞见更有机会快速落地为交易决策,并在更大规模、更复杂的组合管理中实现可持续的 业绩表现。 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 投研体系建设是长期系统工程,中欧基金过去几年持续推进"三化"方向。窦玉明认为,在高波动竞争市 场中持续产出高质量投资观点,需依托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三化"体系构建可复制投研能力。 "专业化"是"三化"的基础。他强调,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投资洞见来自长期深耕与聚焦。研究员应专注于 一个行业,基金经理应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
来了!基金一周大事件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9:53
天天基金销售数据 - 上半年基金销售额达1.05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6260.41亿元同比增长25.29% [2] - 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微增0.49%净利润0.6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2] 中欧基金投研转型 - 推动"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转型形成"中欧制造"方法论强调体系化投资能力 [3] - "工业化"投研模式不替代个体反而放大人才价值因个体是"智慧生产线"关键环节 [3] - 注重长期导向五年或十年维度考核业绩目标构建可持续产生投资洞见的组织 [4] 科创债ETF规模突破 - 嘉实科创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达200.22亿元为首只200亿级产品 [6][7]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成立后整体规模从初始290亿元飙升至1156.91亿元其中8只跻身百亿俱乐部 [7] QDII基金动态 - 6月底多家机构获批新QDII额度后近期多只基金限购加码最低单日申购限额降至500元 [8]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募资超21亿元为首只提前结募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8][9] - 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募资超20亿元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升温 [14]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30%其中52只超50%20只超70%6只翻倍 [15] - 银华基金上半年营收13.46亿元同比增0.81%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11.74%结束三年下滑 [12][13] 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现 -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46只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中43只年化收益为正占比90%17只超10% [16] 建信基金高管变动 - 建信基金新任副总裁刘大超上任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1.43万亿元公募规模9283亿元 [18][19] - 上半年加速科创ETF特色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 [19] 创新药板块行情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98%较去年低点涨150%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46% [23] - 基金经理认为港股创新药性价比优于A股部分三四线A股公司存在估值泡沫行业进入精选个股阶段 [23] 私募基金动态 - 公募十年老将刘浩峰联合前同事陈蔚丰创立上海大康永祺私募基金专注二级市场投资 [27][28]
信息量很大!刚刚,中欧基金窦玉明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07:47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依赖个体转向体系化建设,"中欧制造"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三化协同构建可持续的投研体系,实现长期业绩稳定性 [5][8][9] - 工业化投研体系的核心是提升组织协作效率与洞见落地能力,而非替代个体价值,第三代基金经理需依托平台支持实现更稳定的阿尔法输出 [17][18] - 主动投资是公司的战略聚焦方向,通过提升"良品率"和长期主义文化,与被动投资形成差异化竞争 [27][28][29] 专业化转型 - 专业化要求投研人员长期聚焦细分领域,形成超越市场一致预期的"洞见",依赖深度研究与知识密集型团队协作 [9] - 研究员需覆盖20~50只股票,构建30~100只股票组合需10~20名研究员支持,个人每年仅能产出1~2个有效洞见,凸显体系化必要性 [12] 工业化转型 - 工业化强调流程一致性与团队协作,例如"五要素选股模型"统一内部语言,解决传统投研中洞见传递低效问题 [9][10] - 去中心化架构弱化投资总监决策垄断,通过平等协作提升新老员工融合效率,基金经理稳定性显著提高 [14][15] - 工业化体系将个体能力转化为组织通用能力,例如中欧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产品年化净值增长率达93.07%,超额收益显著 [21] 数智化转型 - 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可传承的数据资产,包括数字化(结构化归档)与智能化(模型辅助决策),量化团队中机器主导流程修正 [10] - 技术手段实现"一人方法"到"组织能力"的转化,但决策核心仍为人,例如研究员需在3分钟内清晰表达观点以提升协作效率 [10][14] 长期主义与良品率 - "良品率"是投研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双月产品委员会分析中长期表现不佳产品,督促基金经理修正偏差 [24][25] - 近5年中欧基金权益类业绩排名稳定行业前4,10年业绩排名第2~4名,验证长期主义方法论有效性 [25] 主动投资战略 - 公司放弃ETF布局,专注主动投资能力建设,认为"好"与"省"不可兼得,主动投资需极致人才与深度研究文化 [28][29] - 主动与被动投资文化冲突显著,全球巨头如贝莱德(被动)与资本集团(主动)均未实现两者兼顾 [29]
非盟敦促采取大胆行动,通过工业化和创新解决非洲的就业危机
商务部网站· 2025-07-12 23:53
非洲就业危机与工业化 - 非洲联盟联合举办第三届非洲创造就业论坛 主题聚焦通过区域一体化 数字和金融包容性促进就业创造和经济恢复力 [1] - 非洲60%以上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 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对经济未来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2] - 非洲对全球价值链贡献不足3% 农业部门支撑60%以上生计 是最大就业领域 [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埃塞俄比亚副总理强调青年是增长和变革的潜力 呼吁通过一体化提升就业创造和经济复原力 [2] - 非盟委员会主席指出渐进式行动已过时 需采取大规模行动推动私营部门拥抱非洲自贸协定 [2] - 建议利用青年驱动的创新技术应对数字贸易转型挑战 同时保障青年企业家获得可负担资本 [2] 行业机会 - 农业价值链的区域一体化被列为创造就业的核心路径 与非洲自贸区市场直接关联 [1][2] - 数字和金融包容性被明确为提升经济恢复力的关键手段 尤其针对青年群体 [1][2]
第三次财富大转移,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7-08 20:24
全球财富转移历史与趋势 - 过去40年经历两轮大规模财富转移:第一次是90年代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以土地和房产为核心,8亿农民进城带动土地产权大调整,国人70%财富集中在房产[1][2] - 第二次是2008年后互联网产业变革,财富从土地转向用户数据资源,互联网大厂及员工、股票投资者成为主要受益者[2] - 未来5-10年可能迎来第三轮转移,核心驱动力是325万亿M2存款从银行体系流向金融市场,尤其关注科技产业资本化[3][15] 中国产业升级与金融战略 - 国家发展必经两阶段:先成为工业大国保障军工与贸易,再升级为金融大国以支持高科技研发并守护国民财富[5][6][7] - 当前重点是将产业优势通过金融市场放大,如新能源汽车、创新药、芯片等领域已开始挑战美国市场份额[12][13] - 中国创新药板块近2-3个月上涨100%-200%,显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升级的积极反馈[13] 资本市场未来机遇 - 存款迁移路径依赖股票赚钱效应,10万亿资金流入或推动A股突破3400点,数十万亿规模可能挑战3500点[15][16] - 科技爆发叠加美元霸权削弱,A股有望替代房地产成为新财富分配工具,但当前全球市场仍处混沌期需谨慎[16][19][20] - 具体案例:泡泡玛特成为全球新消费龙头,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AI模型挑战OpenAI市场份额[13]
工业化预制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的优势与未来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07
建筑幕墙材料革新 - 工业化预制的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成为幕墙材料的革新代表,颠覆传统施工模式 [1] - 工厂自动化喷涂确保颜色、光泽和纹理均匀一致,可实现金属色、仿石材或纯色等多种效果 [1] - 采用高性能涂料如氟碳漆,具备优异附着力和耐候性,耐紫外线、抗擦洗、长久不褪色 [1] 施工效率与质量提升 - 出厂即完工的板材无需二次喷涂和现场施工,避免色差、皱纹、气泡等质量问题 [1] - 施工流程简化至裁切和直接安装,施工速度比传统方式提升至少50% [1] - 减少施工现场灰尘和噪音,改善施工环境,现场管理更便捷 [1] 成本与环保优势 - 工业化预制板材节省工时和管理成本,降低maintenance费用,整体项目预算更可控 [1] - 仿石材代替真石材、氟碳水泥板漆代替铝板,成本减少 [7] - 符合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推动幕墙材料向"工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发展 [2] 未来发展趋势 - 预制装饰面纤维水泥板将成为高端幕墙工程标配 [2] - 推动幕墙材料产业变革,提升质量和效率,注入绿色环保和高品质创新力量 [2] 产品结构与应用 - 外墙装配式纤维水泥板可替代石材幕墙和铝单板幕墙 [4][6] - 产品结构包括防水层、龙骨系统、保温层及其保护层等 [9]
10个省份城镇化率超70%,广东城镇人口超9700万
第一财经· 2025-05-31 19:50
城镇化率总体情况 - 2024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比上年增加1083万人,城镇化率达67%,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 [1] - 已有10个省份城镇化率超过70%,上海(89.46%)、北京(88.2%)、天津(86.01%)三大直辖市位居前三 [2] - 广东(75.91%)、江苏(75.5%)、浙江(75.5%)沿海三省城镇化率超75%,辽宁、福建、重庆、内蒙古四省超70% [2][3] 区域发展差异 - 中西部城镇化率提升显著:2024年10个城镇化率增幅超1%的省份中,8个位于中西部,山西(+1.35%)、甘肃(+1.34%)增幅突出 [3] - 内蒙古城镇化率首次突破70%大关,重庆和内蒙古作为中西部工业化先行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中西部前五 [3] - 安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年增长29.8%(+407.7万人),增速全国第一,合肥近三年常住人口累计增长53.7万人 [6] 人口规模与消费市场 - 6个省份城镇人口超5000万:广东(9701万)、山东、江苏、河南、浙江、四川,广东城镇人口比第二名多约3000万 [4] - 10个省份乡村人口超2000万:河南、山东、四川、广东等,这些区域是城镇化潜力重点 [4][5] - 广东庞大城镇人口(9701万)叠加高人均消费,形成全国最大消费市场 [4] 城镇化战略与产业联动 - 国家聚焦冀中南、皖北、鲁西南等城镇化潜力片区,推动产业梯度布局与人口就近就业 [5] - 中西部强省会城市(武汉/成都/重庆等)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带动人口持续流入 [5] - 合肥2024年常住人口增长14.9万,近三年迁移人口占比达87.9%,显示强人口吸引力 [6]